每日經濟新聞 2025-05-06 16:20:11
每經編輯 蒙錦濤
當全球自動駕駛產業步入深水區,一項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戰略合作正在改寫行業規則。
中國自動駕駛領軍企業Momenta與全球出行巨頭Uber正式達成戰略合作協議,宣布將自動駕駛系統整合至Uber平臺,首批商業化服務計劃于2026年在歐洲落地。
這場“中國智駕領軍者”與“全球出行巨頭”的聯姻,正在書寫自動駕駛產業的全新范式:當行業普遍陷入“技術突破卻難覓規模出口”的困境時,Momenta憑借其獨創的“飛輪式L4”技術體系與Uber的全球運營網絡,構筑了一條令競爭對手難以效仿的獨特賽道。這種建立在雙方獨特稟賦基礎上的戰略協同,已然超越了傳統產業合作的維度,成為自動駕駛商業化進程中一個不可復制的獨特樣本。
站在更宏觀的視角看,Momenta與Uber的合作更是中國新質生產力全球輸出的生動例證,驗證了中國自動駕駛技術的全球適用性。隨著2026年歐洲服務的啟動,全球出行產業或將見證一個由中國技術定義的自動駕駛時代。
規模優勢加速商業落地能力
Momenta與Uber攜手,開創了自動駕駛新范式。而Momenta的可規模化,是雙方合作可以落地的關鍵。
據第三方研究機構的數據,截至2024年底,Momenta在城市高階輔助駕駛第三方智能輔助市場的份額超過60%,位居行業首位。
這一規模效應形成了三重優勢:首先,Momenta的“數據飛輪”已通過搭載Momenta L2級別駕駛輔助系統的量產車隊實現良性循環。這一大規模車隊不斷積累多樣化、真實場景下的駕駛數據,相較于小規模Robotaxi試點項目,能夠更高效地支持系統訓練與優化。因為Robotaxi所采用的軟硬件平臺與Momenta現有的L2高級駕駛輔助系統(ADAS)保持一致,實現了技術通用與數據共享,每一公里的行駛數據都在持續提升系統的自動駕駛表現。
其次,Momenta將在今年推出行業內首個前裝量產的Robotaxi方案,通過復用量產傳感器和計算單元來降低單車成本。這一方案完全打破了Waymo自研傳感器、多激光雷達的高成本路線,并降低了Robotaxi的成本,讓其能夠真正實現商業可行性。
最重要的是,這種規模化能力還體現在全球適配性上。基于無圖技術的領先優勢,Momenta的方案能夠快速適應不同地區的道路環境和法規要求,真正實現了“一套系統,全球適用”。目前,Momenta已經構建起覆蓋中美歐日等地的量產網絡。
眼下,Momenta已成為全球頂尖車企的共同選擇。作為少數同時獲得豐田、大眾、通用、上汽、奔馳等全球十大車企中七家深度合作的自動駕駛企業,Momenta展現出了驚人的發展加速度:從2022年成功交付1款量產車型,到2023年的8款,再到2024年快速躍升至26款。截至2025年4月上海車展,Momenta累計合作量產車型已突破130款,且這一數字正以指數級速度增長。
更安全的市場運營驗證、更低的邊際成本、更快的市場響應……這種全面的規模化能力,使Momenta能夠將技術優勢快速轉化為商業價值,建立起競爭對手難以逾越的商業化護城河。
飛輪大模型的制勝之道
與Uber的合作,正是Momenta技術優勢向全球化市場延伸的關鍵一步。
在Robotaxi的商業化進程中,數據是其核心競爭壁壘。未來,誰能高效獲取海量駕駛數據、快速迭代算法,誰就能在競爭中占據先機。
傳統輔助駕駛系統依賴真實道路數據訓練,但極端場景(如高速爆胎、團霧天氣、突發事故等)的數據天然稀缺,僅靠現實路測難以覆蓋所有長尾風險。如何突破數據瓶頸,實現自動駕駛系統的安全與泛化能力,成為行業的關鍵課題。
而Momenta的創新解決方案“飛輪大模型”將帶來更多突破。以“量產數據+數據驅動算法+閉環自動化”為核心,構建了一套貫穿L2與L4的自進化體系。其最新一代R6飛輪大模型引入強化學習架構,能夠在虛擬仿真環境中模擬海量復雜駕駛場景,并從中自主學習與優化策略,實現自動駕駛系統在極端和長尾場景下的持續進化。這種“AI訓練AI”的機制,不僅大幅降低了真實路測的成本,還讓系統具備了類似人類駕駛員的動態適應能力。
今年下半年即將推出的R6飛輪大模型更將這一優勢推向新高度——基于強化學習的一段式端到端架構,將感知、決策、控制全鏈路打通。這種“知行合一”的能力,將幫助Uber更快實現Robotaxi的商業化部署,降低對人工駕駛的依賴,優化成本結構。
簡單來說,Momenta與Uber的深度協同,不僅加速了自身技術的全球化驗證,也為整個Robotaxi賽道樹立了“數據-算法-商業化”的正向循環標桿。在這場自動駕駛的競賽中,誰的數據飛輪轉得更快、誰的生態合作更緊密,誰就能率先駛向規模化的終點。
中國AI賦能全球
如果站在更宏觀的角度來看,Momenta與Uber的合作更標志著中國AI技術真正進入“賦能全球”的新階段。
此前,Momenta已與大眾、豐田等跨國車企建立了深度協同。這種“技術出海+本地化適配”的模式,打破了傳統中國供應商只能提供低成本方案的刻板印象。如今,Momenta與Uber的合作更是進入到技術賦能生態的層面。
正如中國新能源汽車改寫全球汽車產業格局一樣,Momenta的實踐證明,在人工智能驅動的出行革命中,中國企業正在從跟隨者變為創新引領者和產業賦能者。
Momenta與Uber的合作之中,Momenta帶來的不僅是“中國制造”,更是“中國智造”的方法論。Momenta不僅是中國智駕技術國際化的代表企業,更是中國AI商業化能力出海的關鍵代表。Momenta對于Uber的技術賦能,恰是中國AI技術實現從“出海”到“賦能”質變的關鍵里程碑。這不僅是單個企業的成功,更是中國新質生產力全球價值的重要印證。
未來,隨著更多中國科技企業走出去,世界或將重新理解中國創新的深度與廣度——它不僅能夠解決本土問題,更能為全球產業升級提供普適性方案。這或許才是中國技術出海最珍貴的價值所在。
編輯|蒙錦濤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