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10-31 16:13:50
每經記者|范文清 每經編輯|裴健如
隨著一汽、東風董事長人選的落定,有關一汽、東風、長安三大汽車央企合并的傳聞也逐漸沉寂,但三大車企豪擲160億元合力打造的超級智能新能源平臺并未停止“運轉”。
在日前舉辦的第30屆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年會暨展覽會(SAECCE)上,中汽創智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汽創智)展示了其成立三年來在新能源智能網聯汽車領域的創新技術成果,包括高比能全固態電池及其核心材料、云駕C-Pilot車路云一體化解決方案、燃料電池高活性低成本低鉑催化劑等7項技術。
中汽創智成立于2020年6月,總部位于江蘇省南京市,是由國內三大汽車央企集團——中國一汽、東風公司、長安汽車(與其母公司兵裝集團共同持股),以及南京江寧經開區,四方各持股25%成立的一家公司。
彼時,坊間有關上述三大汽車央企重組合并的傳聞甚囂塵上,而中汽創智是三家汽車央企繼T3出行之后,成立的又一家合資公司。與T3出行關注網約車等出行領域的業務不同,中汽創智主要聚焦智能底盤、新能動力、智能網聯三大汽車前沿技術的研發與推廣。
“之前,三大汽車央企確實有被考慮過合并重組,但三家車企因為有著各自的難題需要解決,合并重組的時機尚未成熟。而隨著電動智能技術在汽車領域的滲透與推廣,三家車企在新領域進行更深層次的合作與探索,將具有更大的想象空間。”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業內知情人士向記者透露。
中汽創智的管理層主要來自上述三大車企。企查查信息顯示,中汽創智的法人代表是李豐軍,他自2018年5月起任中國第一汽車集團有限公司(即一汽集團)研發總院副院長兼智能網聯開發院院長。中汽創智的董事長王國強,現任中國第一汽車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黨委副書記。
中汽創智的董事長和法人代表都來自一汽集團,可見一汽在推動該公司發展過程中是主導力量。
此外中汽創智的8名董事中,一汽占有1席、東風占有3席、長安占有2席、南京江寧經開科技占有1席,還有1席為中國汽車動力電池產業創新聯盟理事長、中國汽車芯片產業創新戰略聯盟聯席理事長、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副理事長董揚。
而從中汽創智公布的最新技術成果來看,該公司的業務重點主要聚焦在氫燃料材料、固態電池、芯片等“卡脖子”技術的創新研發上,意在著力增強在電動智能汽車產業鏈供應鏈的自主可控能力。
“公司將優先向一汽、東風、長安等幾大股東方輸出產品,也不排除向其他整車企業拓展業務。”中汽創智相關部門負責人向記者透露,目前公司在軟件、車用操作系統等方面已經在上述三大車企的一些新車型上有實際搭載與應用。中汽創智一方面與博世、大陸、采埃孚等全球零部件巨頭存在業務競爭,同時在智能技術方面又與華為等科技公司存在競爭關系。
根據中汽創智的發展規劃,2020年為公司“基點期”,開展三大領域關鍵技術攻關,初步建成數字化業務體系;2021年-2023年為“成長期”,實現三大領域技術突破,拉動國內汽車行業共性技術進步;2024年-2025年為“成熟期”,建成超級智能新能源技術平臺。
“走過三年的第一代產品研發階段后,中汽創智將進入技術迭代和產品市場推廣兩條路并行的新階段。”中汽創智相關部門負責人向記者表示,未來中汽創智將力爭在芯片等“卡脖子”技術上實現突破,在電動智能供應鏈的關鍵領域提升自主品牌的話語權。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