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04-21 19:58:07
◎在過去一年,德邦與京東物流已在倉儲、供應鏈以及科技等方面加大了業務滲透。后續隨著雙方資源的進一步互補及整合,德邦會在深耕大件的基礎上,利用京東系統性的業務資源實現業務的快速增長。
每經記者|趙雯琪 每經編輯|劉雪梅
加入“京東生態圈”一年后,德邦凈利潤修復明顯。
4月20日,德邦股份(SH603056,股價6.75元,總市值172.02億元)發布2022年度業績報告顯示,其2022年實現營業收入313.92億元,同比增長0.1%;凈利潤6.49億元,同比增長339.08%,這也是德邦上市以來凈利潤第二高的數值。
對于業績猛增的原因,德邦曾在業績快報中表示:一是持續推進精益管理舉措,有效控制成本費用;二是持續推進末端網絡變革、提升自動化設備比例以及實施更趨精細化的彈性資源管控,人工成本顯著節降,從而提升了毛利水平。不過德邦去年凈利潤大增,一定程度上也是因2021年同期凈利潤下滑較大,基數變小所致。
作為快運行業的老大哥,德邦一直在探索公司在新競爭環境下的轉型方向。選擇融入京東,也被業內解讀為當下最好的選擇。這兩年來,隨著快運市場競爭態勢的不斷升級,行業整合節奏加速,上市、并購、整合,正在成為零擔行業的常態。頭部企業迅速發展壯大,逐漸拉開與中小企業的差距。
作為快運行業的老大哥,德邦一直在探索公司在新競爭環境下的轉型方向。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劉雪梅 攝
從已發布的財報來看,過去一年,順豐快運扭虧為盈,京東收購德邦物流,而安能物流也宣布從追求規模向追求利潤全面轉型,頭部企業都在尋找新的爆點,這些也為快運市場的競爭帶來了新的不確定性。
財報顯示,德邦2022年快運和快遞大件業務占了96.8%,其中快遞業務占比66.21%,德邦表示,大件快遞規模效益還有較大提升空間,未來隨著大件快遞業務量增加,運營效益將不斷提升,公司整體盈利能力有望持續修復。
細分業務看,德邦快遞業務營收207.85億元,同比增長5.33%,開單貨物總重量同比增長6.84%,公斤單價同比下降1.42%,總票數7.49億件,同比增長6.59%,快遞毛利率9.93%,同比增長1.5個百分點。
對于快遞業務毛利率的增長,德邦在財報中解釋,主要由于公司積極開展應對舉措,并持續完善大件配稱體系,在提升服務質量的同時,實現業務、收入雙增長,同時公司通過各個操作環節及支撐環節進行精準的資源投入,針對性推進降本增效舉措,實現收派轉運各環節效率穩步提升,成本合理管控。
而傳統的快運業務,德邦財報數據顯示,快運營收96.01億元,同比下降10.09%;開單貨物重量同比下降14.78%,公斤單價同比增長5.51%,其他業務主要為倉儲與供應鏈業務,營業收入10.06億元,同比增長6.12%,毛利率11.98%,同比增長1.15個百分點。
不過此前德邦也在財報中提到,目前快運行業和快遞行業區分界線已較為模糊,細分行業相互滲透,加之部分大型生產企業及電子商務企業自建物流體系以降低對第三方物流企業的依賴,進一步加劇了市場競爭。
在成本方面,2022年全年德邦營業成本為281.92億元,同比下降0.97%。其中,人工成本141.47億元,同比下滑1.92%,占收入比減少0.93個百分點;運輸成本91.17億元,同比增長0.73%。德邦表示,運輸成本上升主要是受油價上漲的影響。
截至報告期末,公司擁有末端網點8801個,包括5901個直營網點和2900個合伙人網點,鄉鎮覆蓋率達到94.0%。分撥中心數量132個,干線線路達到2270條,自有運力占比61.46%,同比提升了6.31個百分點。
這也是京東物流完成對德邦股份的收購后,德邦發布的首份財報,去年3月份,德邦正式被京東物流收購,在德邦融入京東生態圈一年后,雙方的協同效應逐步釋放出來。
國海證券研報顯示,德邦股份與京東集團、京東物流已簽署服務協議,公司向京東集團提供綜合物流服務,并且從京東物流處取得供應鏈解決方案支持,未來京東對于德邦的導流作用與業務協同均有望繼續發揮。
據德邦3月17日發布的日常關聯交易預計公告,2023年,德邦股份預計向京東集團及其控制企業提供金額22.83億元的勞務。公告中數據預計,德邦與京東集團的業務合作有望額外帶來約7.28%的收入增長。
國海交運周延宇對此發布研報表示,與2023年1月公告的關于簽署服務協議暨關聯交易公告中的1.8億元相比,此次預計金額有大幅提升,京東集團導流規模明顯增加,代表雙方業務合作試點順利,未來更多業務經營與運營協同有望加速落地。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目前德邦依然保持自己獨立的品牌和公司運營,不過在過去一年,德邦與京東物流已在倉儲、供應鏈以及科技等方面加大了業務滲透。后續隨著雙方資源的進一步互補及整合,德邦會在深耕大件的基礎上,利用京東系統性的業務資源實現業務的快速增長。
作為快運行業的老大哥,德邦轉型的關鍵一步帶來了超出預期的效果,而從整個快運市場來看,各家頭部企業也都開始了新的轉型。
此前,安能在2022年財報中提到,2023年為公司轉型關鍵年,公司將實施強調品質及盈利能力的新戰略。順豐快運業務則在2022實現不含稅營業收入279.2億元,同比增長2.3%,凈利潤達到2767萬元,實現扭虧為盈。
業內認為,2022年是快遞快運行業積極探索的一年,前期通過搶量以規模效應形式獲得一定的成本優勢的道路已走不通。由于運輸的中轉及運輸環節涉及更多的人工投入,量的增長帶來的單噸成本下降邊際遞減較快遞更緩,行業競爭也更需要比拼效率。
封面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劉雪梅 攝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