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1-12-24 22:51:15
當前,大國博弈的焦點在制造業,區域競爭的重心也在制造業。河南為什么要實施“換道領跑”?最直接的原因是“制造業大而不強、大而不優”。
每經記者 劉艷美 每經編輯 楊歡
圖片來源:攝圖網_501756693
改變制造業大而不強,河南要“換道領跑”
河南省第十一次黨代會指出:實施換道領跑戰略,在傳統產業上高位嫁接,在新興產業上搶灘占先,在未來產業上前瞻布局,全面提升產業競爭力。12月23日,河南舉行“實施換道領跑戰略”新聞發布會。河南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廳長朱鳴在會上表示,河南將堅持“二三一”產業結構價值取向,將制造業比重穩定在30%以上,加快構建先進制造業體系,挺進全國制造強省第一方陣。
其中特別提到,聚焦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等7大新興產業,加快推動新一代信息技術構建“芯屏網端器”生態、高端裝備問鼎“大國重器”、新型材料筑基高端前沿、生物醫藥“康養一體化”發展、新能源汽車大規模推廣應用、新能源產業“高占比用能”替代、節能環保“裝備+服務”全鏈條提升。到2025年,新興產業年均增長15%以上,實現規?;对觯傮w規模達到2.6萬億元,成為全省產業發展的新引擎新支柱。
解讀:當前,大國博弈的焦點在制造業,區域競爭的重心也在制造業。河南為什么要實施“換道領跑”?最直接的原因是“制造業大而不強、大而不優”。
比如,在工信部開展的兩批先進制造業集群競賽決賽中,全國共有9個省份的25個集群勝出,其中廣東、江蘇各6個,山東、浙江分別有2個、3個,河南則無一上榜。在全國已公布的4762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中,河南也僅以207家與四川并列排在第11位,與經濟規模全國第五的地位明顯不符。相比之下,浙江、廣東、山東、江蘇分別以470家、429家、362家、285家排名前四。
實際上,河南產業集群以傳統資源型產業為主,主要集中在食品、紡織服裝、裝備制造、化工、鋁制品等行業。2020年,河南傳統產業、高耗能工業占規上工業比重分別達到46.2%和35.8%,高技術制造業比重僅11.1%。
有分析指出,這幾年河南經濟增速放緩明顯,與GDP排在其之前的浙江差距越來越大,一個重要原因就在于產業轉型升級速度慢,發展動能嚴重不足。“今天的投資結構就是明天的產業結構。”在新一輪全球產業鏈重構和區域專業化分工,河南提出“換道”,既是無奈之舉,也是趨勢使然。
2022年全國兩會時間確定
新華網消息,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24日表決通過了關于召開十三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的決定。根據決定,十三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將于2022年3月5日在北京召開。全國政協主席會議日前審議通過了關于召開政協第十三屆全國委員會第五次會議的決定(草案),建議全國政協十三屆五次會議于明年3月4日在北京召開。
成渝共建西部金融中心,支撐人民幣“走出去”
24日,中國人民銀行等部門聯合印發《成渝共建西部金融中心規劃》。規劃提出,到2025年,西部金融中心初步建成,支撐人民幣“走出去”的區域戰略地位更加凸顯,金融服務“一帶一路”建設格局初步形成,基本建成中國(西部)金融科技發展高地。到2035年,西部金融中心地位更加鞏固,金融服務“一帶一路”功能更加完善,西部金融中心的國際影響力顯著增強。
南京打造首個萬億級產業地標
新華日報消息,記者從南京市政府獲悉,聚焦推進軟件名城提質升級,該市將建設萬億級國家軟件和信息服務集群,打造首個萬億級產業地標。到2025年,全市軟件和信息服務規模將突破1萬億元,涉軟從業人員超110萬人,產業規模和綜合競爭力穩居全國前列。軟件產業將成為南京具有國際知名度的品牌產業地標。
蘇州離“機場夢”更遠了?
據《國際金融報》報道,江蘇省發改委網站消息顯示,《關于蘇南碩放國際機場飛行區改擴建及附屬工程項目核準的批復》已辦結通過。這標志著,蘇南碩放機場飛行區改擴建及附屬工程項目獲得批復。
江蘇省社會科學院共同富裕研究中心主任何雨指出,改擴建碩放機場,不僅可以服務無錫,也能同時兼顧蘇州和常州的需要。“畢竟蘇州離上海太近,與上海一體化程度比較高,特別是有虹橋機場的近水樓臺。相對來說,建設蘇州機場的緊迫性、重要性不如無錫碩放機場。”
鶴崗取消招聘政府基層工作人員計劃
黑龍江省鶴崗市政府網站消息,12月23日,鶴崗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發布《關于取消公開招聘政府基層工作人員計劃的通知》。通知明確,因鶴崗市政府實施財政重整計劃,財力情況發生重大變化,決定取消公開招聘政府基層工作人員計劃。
新華社:央企總部搬遷,背后考量幾何?
12月24日,中國船舶集團有限公司總部遷駐上海。今年以來,央企總部搬遷相當活躍。算上剛成立的中國稀土,目前,國資委履行出資人職責的央企有97家,其中總部位于上海的企業有6家、東北三省5家、廣東5家、湖北3家、河北雄安2家、四川1家、江西1家、港澳4家。中央企業被視為中國經濟的“頂梁柱”,作為企業運行“神經中樞”的央企總部外遷背后,有著怎樣的考量?
24日,新華社刊文指出,站在城市發展的角度,過多資源集中一城一地,催生了交通擁堵、房價高漲、環境惡化等“大城市病”,加重了城市運行的負擔。近年來,中央對推動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提出了明確要求。
站在企業發展的角度,隨著全面深化改革“加速跑”,央企總部“堅守”在北京的必要性下降,而進一步貼近市場、貼近資源、貼近產業鏈上下游,更有利于做強做優做大。
由此可見,在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和加速市場化改革的雙重考量下,央企總部調整可謂大勢所趨。
值得注意的是,推進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并不是要限制北京的發展,而是立足“四個中心”的功能定位,推動實現高質量發展。
城市健康指數評估,珠海搶眼
12月23日,《清華城市健康指數2021》正式發布,結果顯示,后疫情時代,城市間健康得分差距加大,整體轉型仍需加速。
報告從“健康服務、健康行為、健康設施、健康環境、健康效用”五個維度,以及醫療服務、經費保障、健康支出、健康意識、健康水平等具體評價指標,對90個城市健康水平進行評價,并公布引領型、優質型城市名單。
城市健康指數2021評價:引領型、優質型城市名單 圖片來源:清華新型城鎮化研究院
其中,深圳市、北京市、上海市、杭州市、廣州市、成都市、珠海市等7個城市是引領型城市??梢钥吹?,引領型城市多為中心城市,追趕型城市多為一般地級市。但其中,珠海市排名全國第七,表現優異,是引領型城市中僅有的一般地級市。與此同時,超大城市領先水平在擴大,中小城市各有特色。
不同城市類型總分分檔情況 圖片來源:清華新型城鎮化研究院
我國新能源年發電量首破1萬億千瓦時
新華社24日消息,國家能源局最新數據顯示,今年1至11月,我國新能源發電量達到10355.7億千瓦時,首次突破1萬億千瓦時大關,同比增長32.97%,占1至11月全國全社會用電量的比例達到13.8%,同比增長2.14個百分點。
全國風電發電量、太陽能發電量、生物質發電量分別達到5866.7億千瓦時、3009億千瓦時、1480億千瓦時,同比分別增長40.8%、24.3%、23.4%,新能源發電對全國電力供應的貢獻不斷提升。
張文兵任湖北省委常委
據湖北日報客戶端12月24日報道,近日,中共中央批準:張文兵同志任湖北省委委員、常委。
張文兵出生于1971年11月。2020年6月,從國家市場監管總局赴湖北履新,任湖北省政府黨組成員,同年7月任副省長。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