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7-05-18 20:09:34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劉明濤
每經記者 劉明濤 每經編輯 謝欣
一面是IPO,一面是限售股解禁,在流動性沒有放大甚至收緊的情況下,供給端不斷加快供給,自然擊碎了投資者最后一道心理防線。在5月,大批次的新股首發限售股解禁給了市場當頭一棒,每經投資寶(微信號:mjtzb2)通過數據統計發現,到了6月份,A股將迎來短暫的喘息機會,6月83億股的限售股解禁數量創下了2017年年內最低水平。
定增限售股解禁減持風險小
據WIND數據統計顯示,在經歷5月共140.19億股限售股解禁后,6月份兩市解禁股數量將驟降至83.02億股,環比下降了40.78%。值得關注的是,單月解禁83億股限售股,也是2017年全年唯一的月解禁股數量少于百億股。
每經投資寶(微信號:mjtzb2)注意到,在6月的解禁股構成中,定向增發機構配售股解禁數量占比較多,達到69.36億股,占月總解禁股數量的86.68%,而次新股首發原股東限售股份解禁數量只有12.72億股,占比較少。
6月定增股解禁是否會給市場帶來巨大的減持沖擊呢?每經投資寶(微信號:mjtzb2)根據數據統計發現,截至5月17日,6月55只涉及定增股解禁的個股里,有25只個股的定增股有賬面浮盈超過10%,占定增股解禁數量比不足50%。其中,同力水泥、天海防務、航天發展、天舟文化等8只個股定增股賬面浮盈超過100%,參與機構或存在減持套現意愿。
與此同時,還有25只個股定增股處于被套狀態,特別是高價定增的凱利泰、福安藥業以及奧飛娛樂,目前參與定增的機構浮虧比例超過40%。
其實,除了即將解禁的定增股,目前正在進行定增的公司,也有不少跌破定增價。
據WIND數據統計,截至5月16日,2017年兩市正在進行定增的上市公司共有436家,其中定增預案已被證監會批準(27家)的和正在實施定增(163家)的上市公司共190家。而這190家上市公司中已有75家跌破定增價,占比約40%。
次新股的解禁壓力仍需警惕
相比定增解禁股,今年處于風口浪尖反而是次新股的首發限售股解禁。
券商中國日前統計數據稱,去年以來上市的58只次新股出現了重要股東增減持記錄(多為高管親屬),這里面有28只次新股出現減持操作,合計凈減持市值5.87億元,其中司太立、高科石化和海順新材的減持市值分別達到1.88億元、1.08億元和0.79億元。
受此影響,目前A股有不少涉及首發限售股解禁的次新股,股價均出現暴跌,最突出的案例便是第一創業。
5月11日,第一創業解禁9.8億股首發限售股,其股價在限售股解禁后出現連續三個“一字”跌停,每經投資寶(微信號:mjtzb2)發現,在第一創業的解禁股股東名單中,有諸多投資公司和實業貿易公司,這些股東的減持套現意愿或成為第一創業股價大跌的主要誘因。
深圳一位不愿具名的私募經理告訴每經投資寶(微信號:mjtzb2),“現在市場環境一般,因此個股受到限售股解禁的影響將會非常大,特別是首發原股東限售股份,這些限售股股東持股成本低,獲利空間巨大,套現意愿自然就強烈。而在沒有資金愿意接盤的情況下,股價走勢就會很難看了。所以,在今年次新股整體炒作氛圍不佳的情況下,投資者需要留意有首發限售股解禁的次新股,他們短期承受的拋售壓力很大。據我了解,近一年來,已經有不少次新股出現重要股東減持,因此需要時刻警惕他們的減持風險。”
也有市場人士表示,6月有限售股解禁的次新股包括中國核建等,雖然對市場影響不會太大,但還是需要注意個股自身的股價表現。
A股“五窮”完結專題報道: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