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28 16:25:51
威馬汽車近期動態引發“復活”關注。11月27日其全資持股的銷售公司成立,此前官方賬號也釋放積極信號。威馬曾是資本寵兒,后資金鏈出問題,2023年申請重整,今年迎來投資人深圳翔飛,公布“復活計劃”,制定“三步走”規劃。當下威馬仍在招聘人員。不過,有汽車分析師認為,威馬想重生面臨融資、重塑影響力等重重考驗。
每經記者|黃辛旭 每經編輯|余婷婷
威馬汽車近期動態頻頻,引發行業對其“復活”的廣泛關注。
天眼查App顯示,11月27日,智馬行(溫州)新能源汽車銷售有限責任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為劉彥明,注冊資本2億元人民幣。
公司經營范圍包括新能源汽車整車銷售、新能源汽車電附件銷售、新能源汽車換電設施銷售、汽車銷售等。股東信息顯示,該公司由威馬汽車制造溫州有限公司全資持股。
圖片來源:天眼查
早在11月3日,威馬汽車官方賬號發文稱“好事將近,敬請期待”,并附圖“念念不忘,必有回響”(該文現已被刪除)。11月5日,該賬號又宣布“小威隨行App即日起重新上線”,手機App的藍牙車控、遠程車控、藍牙鑰匙等功能恢復使用。
對于目前其最新動向及復工復產情況等問題,《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向威馬汽車工作人員進行求證,但是對方表示:“目前的進展還不方便對外透露。”
作為國內最早一批造車新勢力,威馬汽車一度是資本市場的寵兒。根據公開資料,威馬汽車獲得了包括且不限于百度、騰訊以及紅杉等明星資本和各路國資的投資。在2020年,威馬汽車創始人沈暉曾放出豪言:“威馬汽車一定是將來新勢力TOP3之一。”
但從2022年開始,威馬汽車的資金鏈就出現了問題。之后為節省成本,威馬汽車開始數次傳出降薪、裁員、停工停產等消息。2023年10月開始,威馬汽車開始申請預重整、重整等程序,直到今年終于迎來重整投資人。
今年9月6日,威馬汽車重整投資人深圳翔飛汽車銷售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深圳翔飛)通過威馬汽車官微發布《致供應商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公布對新威馬的相關規劃,計劃未來5年向市場推出10款以上的新產品,適配全球市場多樣化需求。深圳翔飛表示,正在全力以赴推動威馬EX5和E5車型在溫州基地快速恢復量產,初期預計投資10億元用于設備升級、供應鏈恢復和產品開發等。
此外,《白皮書》還提到,新公司將在法院批準重整后按計劃、按比例清償供應商貨款,同時新公司獲得了溫州市政府的多項支持,包括融資支持等。
在威馬汽車宣布復工復產相關規劃后,《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9月中旬先后探訪了原威馬汽車位于上海青浦區的兩處主要辦公地點。
其中位于上海會恒路上的原威馬汽車大廈,當時此處大門緊閉,辦公樓內部空無一人。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黃辛旭 攝
而位于上海青浦區滬青平公路1366號的威馬汽車設計·采購中心在9月份已悄然復工。記者當時看到,園區內停放著威馬EX6 Plus、EX5-Z等車型,偶有員工進出辦公室。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黃辛旭 攝
直至目前,記者發現威馬汽車仍在“招兵買馬”。從第三方招聘軟件來看,翔飛新能源汽車集團招聘地址主要為威馬汽車設計·采購中心和威馬汽車制造溫州有限公司,招聘的崗位覆蓋了產品流程管理經理、采購經理、車間生產主管等。
圖片來源:獵聘
按照威馬汽車《白皮書》的“復活計劃”,其已制定了2025年至2030年“三步走”的發展規劃。
其中,2025年至2026年為復興階段,計劃于今年9月復產EX5和E5車型,確保年內實現產銷1萬輛、爭取2萬輛的目標,并布局泰國KD工廠,開拓東南亞、中東等海外市場;到2026年,計劃實現10萬輛滿產運行,預計收入近百億元,創造超3000個就業崗位。
2027年至2028年則進入發展階段,年銷量目標為25萬輛至40萬輛,推動高階輔助駕駛車型量產并啟動IPO籌備;至2030年,力爭實現年產100萬輛、營收1200億元,構建智慧出行生態圈。
但從當下的車市競爭態勢來看,威馬汽車想要真正實現“重生”,仍面臨重重考驗。一位汽車分析師向記者表示:“部分沉寂的品牌若想卷土重來,必然會遭遇不小的挑戰。在激烈的競爭壓力下,它們面臨的首要問題便是融資。即便成功融資,能否重塑影響力也是一大難題——畢竟當前市場的競爭對手強弱分化已十分明顯。”
封面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張建 攝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