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5-11-27 22:00:19
業內人士指出,智能車載設備和集成電路兩條賽道正處在政策、技術、產能三重紅利疊加的爆發期,高景氣周期均有望延續12至18個月。
每經記者|張宏 每經編輯|賈運可
11月27日,國家統計局公布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以下簡稱規上工企)利潤情況。數據顯示,1~10月份,規上工企利潤同比增長1.9%,自今年8月份以來累計增速連續三個月保持增長。
1~10月份,裝備制造業是規上工企利潤增長的主要動力,利潤總額占全部規上工企利潤的比重達38.5%。高技術制造業中,截至10月底,智能無人飛行器制造、智能車載設備制造、集成電路制造、電子專用材料制造行業規上工企利潤同比分別增長116.1%、114.9%、89.2%、86.0%。
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微信采訪時,建投華科投資股份有限公司投資一部總經理常亮表示,智能車載設備和集成電路兩條賽道正處在政策、技術、產能三重紅利疊加的爆發期,高景氣周期均有望延續12至18個月。
針對智能無人飛行器制造行業,建投華科投資股份有限公司投資三部總經理熊斌認為,其高景氣周期有望延續至2027年,并在政策推動下進入規模化應用加速期。
最近幾年,我國裝備制造業和高技術制造業迎來高速發展。
今年前10個月,規模以上裝備制造業利潤同比增長7.8%,拉動全部規上工企利潤增長2.8個百分點,利潤總額在全部規上工企利潤總額的占比較上年同期提高2.0個百分點。從細分行業看,裝備制造業的8個大類行業中有7個行業利潤實現同比增長,其中,鐵路船舶航空航天、電子行業利潤實現兩位數增長,增速分別達32.0%、12.8%。
此外,規模以上高技術制造業利潤同比增長8.0%,高于全部規模以上工業平均水平6.1個百分點。從細分行業看,智能車載設備制造行業利潤同比增長114.9%,集成電路制造、電子專用材料制造行業利潤分別增長89.2%、86.0%。
這些高速增長的行業正處于產業發展周期的哪個階段?未來多長時間內有望延續增長勢頭?
對此,常亮表示,新質生產力視角下,智能車載設備和集成電路兩條賽道正處在政策、技術、產能三重紅利疊加的爆發期。比如,在集成電路制造端,國產產能仍處于爬坡階段,但AI(人工智能)算力需求正把缺口進一步拉大。根據IDC數據,2025年中國智能算力規模預計達1037.3EFLOPS(百億億次浮點運算/秒),同比增長43%,高端算力卡仍然“一芯難求”。在大算力需求不斷增加的背景下,晶圓廠的高稼動率和漲價態勢被進一步固化。
今年前10個月,智能無人飛行器制造行業利潤較去年同期增長116.1%。
對此,熊斌指出,新質生產力視角下,智能無人飛行器賽道已進入空域逐步開放、技術持續降本與應用場景快速落地三者形成協同效應、驅動行業良性發展的新階段。
從市場規模上看,2025年中國民用無人機市場規模預計將達到1277.86億元,且2025年第三季度我國無人機飛行時長已達1984.1萬小時,接近2024年全年的四分之三,顯示出市場需求的快速增長。
從技術成熟度看,在制造與供應鏈端,無人機與智能汽車產業鏈重合度已超過60%,汽車級芯片與傳感器的規模化應用正驅動整機成本快速下探,智能無人飛行器將與智能汽車、智能機器人走向融合發展。
從應用場景上看,無人機已經從最初的軍事專用裝備,迅速滲透到農業、物流、測繪、應急救援等數十個行業,形成多元化應用場景,預計隨著空域管理效率提升與政策強制規范落地,行業需求將迎來更廣闊的釋放空間。行業高景氣周期有望延續至2027年,并在政策推動下進入規模化應用加速期。
傳統產業方面,1~10月份,石墨及碳素制品制造、生物化學農藥及微生物農藥制造、生物基化學纖維制造行業累計利潤分別較去年同期增長77.7%、73.4%、61.2%。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