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每日經濟新聞
          今日報紙

          每經網首頁 > 今日報紙 > 正文

          汽車行業正處于科技拐點 智駕競爭是一場“馬拉松”

          每日經濟新聞 2025-11-20 20:49:27

          每經記者|裴健如    每經編輯|余婷婷    

          進入四季度以來,車企搶抓年底政策切換窗口期,生產供給保持較快節奏。車企新品繼續密集上市、行業綜合治理工作穩步推進,汽車市場延續良好發展態勢。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以下簡稱中汽協)最新數據顯示,2025年10月,我國汽車產銷分別完成335.9萬輛和332.2萬輛,環比分別增長2.5%和3%,同比分別增長12.1%和8.8%,月度產銷規模再創新高。其中,新能源汽車和出口市場表現亮眼,成為驅動車市增長的重要引擎。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分會(簡稱乘聯分會)秘書長崔東樹預判,今年四季度,車市在政策引導和高增長基礎上有望延續平穩增長勢頭。自明年起,新能源車購置稅將由“免征”調整為“減半征收”,政策變化刺激消費者在今年年底前集中購車,疊加年末車企沖量,新能源與出口雙輪驅動的格局進一步強化,智能網聯技術升級和“反內卷”帶來的市場秩序改善也將支撐消費信心,預計四季度車市銷量仍能實現小幅正增長。

          在此背景下,第二十三屆廣州國際車展(以下簡稱2025廣州車展)今日(11月21日)正式啟幕,首發新車93輛,展車總數1085輛,其中新能源車629輛,以電動化和智能化為特點的首發新車集中展出,為各車企的年底收官之戰吹響沖鋒號角。作為每年國內的最后一場A級車展,廣州車展身負承前啟后的重任,既是對各企業全年發展態勢的總結,也是各企業展示新成果、對新一年布局謀篇的關鍵舞臺。尤其是借助廣州車展的帶貨力和長尾效應,車企都想為年末的銷量沖刺之戰再添一把火。

          值得注意的是,在國內汽車產銷量穩健增長的同時,車市呈現出新變化與新特征,智能駕駛已成為產業競爭的重要領域,正在經歷快速迭代與技術突破。在新技術的推動下,智能駕駛的應用體驗快速提升,并加速從高端市場走向主流市場。

          隨著智能汽車時代到來,中國憑借龐大的消費市場、技術創新能力和政策支持,已經培育出一片蓬勃發展的智能汽車市場。從“技術引進”到“技術輸出”,中國高階智駕方案也在驅動全球出行變革,各企業都在探尋“中國答案”。

          新的市場格局正在重塑,汽車行業風云激蕩。國內車市今年挑戰幾何?競逐智駕賽道,企業該如何突出重圍?智駕技術是否就是制勝未來的關鍵?

          在2025廣州車展召開前夕,梅賽德斯-奔馳(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執行副總裁、梅賽德斯-奔馳中國研發自動駕駛及車聯網負責人王忻,上汽大眾汽車有限公司銷售與市場執行副總經理、上海上汽大眾汽車銷售有限公司總經理傅強,理想汽車產品部高級副總裁范皓宇,比亞迪集團品牌及公關處總經理李云飛,一汽大眾銷售有限責任公司大眾品牌市場業務負責人趙建民,嵐圖汽車銷售服務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博曉,地平線副總裁、戰略部&智駕產品規劃與市場部負責人呂鵬等高管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以下簡稱NBD)分享了他們對上述問題的思考。

          智能化已是中國品牌核心競爭力

          NBD:作為每年國內的最后一場A級車展,廣州車展的舉辦意味著車企年度收官戰敲響戰鼓。站在歲末節點,你們認為,2025年對國內車市而言是不是極具挑戰性的一年?

          范皓宇:2025年確實充滿挑戰。AI(人工智能)重塑了技術體系和競爭格局,但也為車企打開了前所未有的想象空間。

          趙建民:今年是我進入汽車行業的第十六個年頭。回望這16年,2025年可以說是過去這么多年里最艱難的一年;但如果往后看,2025年也有可能是最輕松的一年。

          呂鵬:2025年對中國汽車市場而言是非常具有挑戰的一年,行業正處在科技拐點。智駕技術已從之前的“技術演示”進入“量產驗真”階段,用戶對實際體驗的要求遠高于功能宣傳。

          NBD:2025年被不少業內人士稱為“智駕元年”,伴隨快速迭代與技術突破,智駕成為當下汽車智能化競爭焦點。車企之間競爭加劇,倒逼智能駕駛加速從高端市場駛向主流市場。你們認為,智能駕駛技術會成為企業決勝未來的關鍵因素嗎?

          王忻:我們認為,破局點不是孤立的一項技術,而是涵蓋智能、安全、品質、設計和舒適等多維度、系統性的表現。中國客戶對智能輔助駕駛的需求和要求非常高,智能輔助駕駛是奔馳“豪華智能”體系的關鍵組成部分。但是要破局,應該是安全、能效、智能座艙生態的全方位深度融合。

          傅強:智能駕駛是企業破局的重要方向之一,但它僅是構建核心競爭力的必要條件,而非充分條件。真正決定破局的,在于企業的體系性綜合能力——這既涵蓋服務體系的完善程度,也包括汽車作為移動出行工具本身所應具備的安全、品質與可靠性等基礎屬性。

          李云飛:智能化已成為中國汽車品牌參與全球競爭的核心能力。尤其在政策監管趨嚴、技術快速迭代的背景下,車企必須“軟硬結合”,實現真正的“整車智能”。中國絕大多數汽車企業正從電動化向智能化轉型,現階段對于中國汽車品牌來說,是非常重要的戰略機遇期。

          李博曉:智能輔助駕駛很重要,嵐圖在這個領域投入了足夠多的資源。今年年初,我們就提出了要“All in”AI。但它是破局的重要手段,不是唯一手段,最重要的還是整個技術底座的體系化能力建設,這才是決勝未來的關鍵。

          智駕領域還有長尾問題待解決

          NBD:在智慧出行領域的競爭中,你們認為企業能夠穿越周期的優勢是什么?企業該如何積極應對,從而在持續的變革中抓住機遇?

          王忻:“安全”和“創新能力”是奔馳的核心優勢。在智能輔助駕駛領域,奔馳的核心理念是“安全為先”。這種對安全的追求,使奔馳的智能輔助駕駛形成差異化優勢。智駕不是去拼短跑冠軍而是一場馬拉松,其實到目前為止,智駕領域還有很多的長尾問題有待解決。奔馳不以短期功能領先為目標,而是追求安全、可靠和用戶體驗等長期價值。

          范皓宇:當市場上的產品在硬件配置上趨同的時候,輔助駕駛能夠提供最直接、可感知的差異化體驗,這是車企實現銷量增長、構建護城河的重要技術。此外,輔助駕駛也是企業構建體系化AI能力的重要一環。我們做輔助駕駛或者智能駕駛,最終的目標是創造用戶價值,通過輔助駕駛給用戶帶來更安心、舒適、便捷的體驗。

          李博曉:嵐圖在智能輔助駕駛賽道已經找到自己的節奏和感覺了。我們堅持兩條智駕路線并行。一方面,我們全棧自研可控;另一方面,我們與華為等伙伴展開開放式合作共創,給用戶提供了豐富的產品選擇。發力智駕的同時,我們更注重技術底座的構建和耦合,包括天元智能架構、嵐海動力技術、智能座艙技術等,構建了覆蓋MPV(多用途汽車)、SUV(運動型多用途汽車)和轎車的完善產品矩陣,這也是嵐圖接下來的核心競爭力之一。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汽車 汽車行業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日本精品在线观看_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一区二区三区_97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_国产中文字幕六九九九
        2.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最新国产一级视频免费 | 午夜欧美成是人在线观看 | 日产中文字幕在线精品一区 | 中文字幕一级大片 | 精品国产丁香五月天在线观看 | 亚洲成AⅤ人片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