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5-09-16 21:14:30
每經記者|周逸斐 每經編輯|張益銘
9月16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農業農村部部長韓俊,副部長張興旺、麥爾丹·木蓋提介紹“十四五”時期農業農村發展成就,并答記者問。
韓俊指出,去年全國的糧食產量首次突破1.4萬億斤,比2020年增產740億斤。現在人均糧食占有量已經達到500公斤。
城鄉居民收入倍差縮小
韓俊介紹,“十四五”時期,我國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的主要成就可以概括為以下幾個方面:
14億中國人的飯碗端得更牢。糧食產量邁上新的臺階,做到谷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國家糧食安全是有充分保障的。同時,棉油糖產能也是持續提升,果菜茶、肉蛋奶和水產品的供給充足,種類多樣,老百姓的餐桌越來越豐富。
脫貧攻堅的偉大成就成色更足。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以后,堅持把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作為鄉村全面振興的底線任務,推動相關的責任體系、政策體系、工作體系有效銜接,建立健全防止返貧致貧的監測和幫扶體系,牢牢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致貧的底線。目前,已經累計識別幫扶600多萬監測對象穩定消除返貧致貧風險。
農業現代化取得重要進展。累計建成高標準農田超過10億畝,去年底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已經達到63.2%,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超過75%,農作物的良種覆蓋率超過96%。
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取得新成效。各地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因地制宜推進鄉村產業發展、鄉村建設和鄉村治理,打造各具特色的宜居宜業和美鄉村。鄉村產業蓬勃發展,去年全國規模以上農產品加工業企業營收達到18萬億元左右。
農民收入水平持續提升。“十四五”時期,農民收入保持較快增長,去年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23119元,城鄉居民收入的倍差逐步縮小。去年城鄉居民收入比由2020年的2.56:1降到2.34:1,縮小趨勢非常明顯。
農村發展活力不斷煥發。大力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已經累計培育農民合作社超過200萬家,家庭農場近400萬個,大力發展農業社會化服務,全國現在有110多萬個經營性服務主體,去年服務面積超過22.9億畝次。
守住“舌尖上的安全”
麥爾丹·木蓋提介紹,在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方面,“十四五”期間,全國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合格率穩定在97.5%以上,守住了老百姓“舌尖上的安全”。
健全法規“防火墻”。新制修訂農獸藥殘留限量標準3782項,比“十三五”末增加近四成。新制修訂農業行業標準1373項,淘汰落后標準491項,目前有效農業行業標準6471項,我國農業產業發展各環節基本實現有標可依。
嚴控生產“安全關”。如期完成高毒農藥淘汰任務,高毒農藥已經從大田農業生產中退出。2017年以來,獸用抗菌藥使用量總體呈下降趨勢,全面停用促生長類抗菌藥物飼料添加劑,從源頭上保障了農產品質量安全。
織密監管“一張網”。每年開展風險監測,將人民群眾日常吃的果菜茶、肉蛋奶、魚蝦蟹都納入監測范圍,發現問題及時溯源處置。在鄉鎮實施網格化管理,推行“區域定格、網格定人、人員定責”,推廣新型膠體金快速檢測技術,在地頭上就能夠出農藥殘留的檢測結果,讓監管“最初一公里”扎得更牢。
打好一套“組合拳”。聚焦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農獸藥殘留超標問題,開展食用農產品“治違禁、控藥殘、促提升”三年行動,對重點問題品種采取精準治理,一個品種一套治理措施,加密日常巡查,每月開展抽檢。對問題突出的地方,點對點進行約談提醒敦促,壓實壓緊屬地責任。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