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03 21:13:03
7月2日,亞馬遜海外購宣布首個年中大促“海折節”即將啟動,覆蓋亞馬遜購物App、微信小程序及京東官方旗艦店等,主打無湊單、無復雜計算、全周期無預售,提供單件零門檻全球包郵,并上線“進口超市”頻道。亞馬遜海外購通過與頭部物流公司合作,積極提升配送效率。專家認為,跨境電商賽道競爭激烈,亞馬遜海外購需通過更多差異化打法擴大影響力。
每經記者|王郁彪 每經實習編輯|余婷婷
亞馬遜也不想錯過年中這個關鍵消費節點。
7月2日,亞馬遜海外購宣布,首個年中大促“海折節”將在7月8日至7月12日開啟,在亞馬遜購物App、微信小程序“亞馬遜海外購”以及京東亞馬遜海外官方旗艦店同步上線。無湊單、無復雜計算以及大促全周期無預售,走的也是國內消費者如今最熟悉的大促路線。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王郁彪 攝
不過,“618”才剛剛過去,“海折節”是否處在好時機?亞馬遜中國副總裁、亞馬遜海外購中國及亞馬遜新加坡電商負責人李巖川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現場采訪時表示,7月是海外零售市場的傳統促銷高峰,既是海外品牌的上新季,也是與品牌方洽談新品、折扣的窗口期。
此外,《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此次亞馬遜海外購年中大促主打“單件零門檻全球包郵”,還正式上線了“進口超市”頻道。顯然,其目的并不單單只是強化國內用戶消費記憶、打造新IP(具有商業價值的創意內容或品牌)那么簡單。
雖然與亞馬遜海外購的進口電商模式不同,但阿里、京東也正在把世界變成“包郵區”。無論是出口還是進口,一場場激烈巷戰正在持續上演。在有限的市場和無限的競合關系里,2025年這場跨境電商中場戰事又將走向何方?
跨境電商開打“全球包郵”
一直以來,亞馬遜標志性大促都是“黑色星期五”(以下簡稱“黑五”,這是亞馬遜在全球范圍內的重要促銷節點,主要集中在第四季度)。而主打國內消費者進口購物體驗的亞馬遜海外購的這場年中大促,在低價、選品以及物流方面也處于全方位備戰狀態。
3萬個品牌、200多萬件商品參與,此次“海折節”的整體規模達到亞馬遜年度級別大促,用戶可享“單件零門檻全球包郵”。記者了解到,此次大促將有兩種發貨的形式,一部分是從亞馬遜海外購寧波保稅倉發貨,最快兩日達;另一部分選品支持順豐直郵,最快16小時即可抵達國內。
據記者了解,亞馬遜海外購在去年7月就正式推出了順豐國際直郵服務。與上線初期相比,目前整體直郵包裹中,順豐直郵的占比穩步提升。寧波前置保稅倉方面,自2023年“黑五”上線以來,寧波保稅倉發貨日均訂單量同比已增長近50%。亞馬遜海外購已將保稅倉配送時效同比提升超25%。
李巖川向記者透露,此次活動的所有商品均由亞馬遜海外站點直供。物流方面,目前,亞馬遜海外購與包括順豐在內的多家頭部物流公司建立了合作關系,這些本地物流合作方擁有廣泛的配送網絡,能觸達絕大多數地區。
事實上,無論是以亞馬遜海外購為代表的進口電商,還是以國內頭部電商平臺出海為代表的出口電商,跨境電商賽道早已“卷”起“全球包郵”。
去年“雙11”前,國內頭部電商平臺都擴大了境外“包郵區”。2024年7月中旬,淘寶推出了“大服飾全球包郵計劃”;9月,淘寶出海戰略全面升級為“淘寶天貓出海增長計劃”。去年10月底,京東全球售也進一步加大補貼投入力度,對海外多地包郵服務進行了升級。同時,京東全球售還新增了馬來西亞、泰國兩站“海外包郵區”,并在兩地上線了獨立站點。
大促之外,亞馬遜海外購還需哪些突破?
近年來,全球電商巨頭亞馬遜調整在華戰略,轉向移動端及第三方平臺合作。包括微信小程序運營以及入駐京東開店,都是以一種相對降低獨立運營成本、專注選品及供應鏈管理的方式,來進行“輕資產”運營。
對于為何選擇與京東合作,李巖川指出,從理念上看,亞馬遜和京東在很多方面有相似之處,比如重視技術驅動效率、建設自有物流體系等。“作為一家技術公司,亞馬遜在跨境采購、物流履約和成本控制方面,都有相對比較成熟的系統和技術支撐。”對于雙方存在的競合關系,李巖川認為,在互聯網行業,競爭與合作并存已是常態。
去年“黑五”期間,亞馬遜海外旗艦店正式入駐京東。今年2月,京東亞馬遜海外官方旗艦店宣布,其商品總數正式突破百萬大關,并上線50萬款服飾鞋包新品,未來店鋪還將保持每周新增10萬款新品的速度持續更新。今年“618”大促期間,京東亞馬遜海外官方旗艦店打破了自身店鋪單日銷量的歷史紀錄。
或許是嘗到了增長的甜頭,看到了年中節點消費的潛力,專屬于亞馬遜的年中大促也就順理成章地誕生了。
李巖川告訴記者,除了價格外,亞馬遜海外購希望打出一些差異化。“除‘618’等主流電商促銷節點之外,亞馬遜海外購其實還能夠提供許多仍屬小眾的品牌和系列。如一些國際大牌的海外線、僅在海外線上銷售的獨家系列,或是海外市場新興趨勢品牌。”李巖川補充道。
工信部信息通信經濟專家委員會委員盤和林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微信采訪時也表示,國內進口電商領域,亞馬遜海外購的確需要更多差異化的打法,同時擴大自身在國內電商市場的影響力。
不過,近年來,亞馬遜“海淘”的功能性以及認知度,在國內消費市場正被不斷放大,新用戶不斷涌來。而在出口跨境方面,對于中國賣家而言,亞馬遜幾乎是出海的最重要電商渠道之一,優勢較為明顯。
兩個方向的跨境電商,如今均是“熱戰”不斷,但巨頭的比拼,打的還是“長期戰”。未來,可能大家手握的都是一張駛向全球市場的“船票”了。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