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每日經濟新聞
          四川頻道

          每經網首頁 > 四川頻道 > 正文

          一條鰣魚撬動千萬產值!新質生產力賦能瀘州農業

          瀘州市融媒體中心 2024-11-26 13:09:00

          近日,在江陽區董允壩現代農業園區,作為江陽區鰣魚全產業鏈項目之一的鰣魚智能仿生態繁養殖工廠正式投運,首批1萬尾魚苗投入現代化智能養殖大棚。該項目由西交利物浦大學教授劉青華領銜,與蘇州兩家企業合作,旨在打造鰣魚全產業鏈,包括智能生態養殖、生物醫藥應用等。

          鰣魚,長江三鮮之首,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在中國銷聲匿跡。

          “占地50畝的鰣魚繁養殖中心全面建成后,只需2名管理人員,就能創造每年1000萬元的產值。”西交利物浦大學教授、江陽區鰣魚全產業鏈項目技術顧問劉青華認為,這是新質生產力賦能農業的體現。

          去年,瀘州市江陽區與來自蘇州的兩家公司簽約,合作開展鰣魚智能生態養殖及衍生膠原蛋白和卵肽生物醫藥應用的全產業鏈開發,打造高端水產示范項目。

          目前,項目有了新進展。近日,在江陽區董允壩現代農業園區,作為江陽區鰣魚全產業鏈項目之一的鰣魚智能仿生態繁養殖工廠正式投運,首批1萬尾魚苗投入現代化智能養殖大棚。

          全產業鏈開發

          年產值超千萬元

          “明年這個時候,這批魚苗將長到每尾1.2斤左右,達到上市銷售規格。”11月21日,站在露天鰣魚養殖水池旁,劉青華介紹說,目前鰣魚在上海、北京等地的市場銷售價格是每斤300元至500元,明年這一池魚保守估計產值能達到數百萬元。

          養殖大棚旁邊的大片空地,明年將建成鰣魚繁殖場。據劉青華介紹,目前瀘州養殖工廠用的是其團隊在蘇州基地的魚苗。待繁殖場建成后,將在瀘州培養、銷售仿生態繁養殖的鰣魚魚苗,為周邊鄉鎮、區縣、省市養殖戶提供魚苗和生態養殖技術。

          屆時,這里將形成鰣魚繁養殖研究中心,年產值將超過1000萬元。

          “鰣魚全身都是寶。我們對鰣魚進行了全基因組分析研究,發現198個基因組中含有強大修復功能的基因,給我們提供了一個很好的研發機會。”因2007年在世界上首次實現鰣魚人工繁殖,而被譽為“中國鰣魚之父”的劉青華,研究鰣魚數十載,他說,正是基于這個發現,項目開始做鰣魚全產業鏈開發。

          位于江南科技產業園的江陽區鰣魚全產業鏈項目鰣魚研發加工中心,已經裝飾一新,即將生產鰣魚肽系列新產品。

          目前,江陽區鰣魚全產業鏈項目生物醫藥方向上,正在全力推動鰣魚肽系列產品上市銷售。作為鰣魚肽系列產品之一的蛋白固體飲料將在本月底實現試生產。

          目前生產廠房、設備和原料均已到位,一旦取得生產許可批復,即可開足馬力生產。“2026年,鰣魚肽將進軍歐美市場。”劉青華說。

          下一步,研發加工中心將延伸鏈條增效益,充分發揮鰣魚營養價值、藥用價值,與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合作,積極推動鰣魚保健食品、醫美產品、生物醫藥產品等開發,不斷提升產業效益。

          博士技術人才

          在瀘州智能養魚

          作為一位瀘州引入的技術人才,劉青華博士帶領了三個不同領域博士后團隊、領導一個國家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他在瀘州如何養魚?答案就藏在鰣魚智能仿生態繁養殖工廠這個名稱中。

          目前,該工廠是劉青華團隊打造的鰣魚養殖3.0版本。針對鰣魚生理特性,其團隊打造了一個仿生態、智能化的繁養殖系統。

          仿生態。工廠養殖的鰣魚生活在仿生態的環境中,有最適合鰣魚的仿季節溫度、光照調控以及生態餌料。采用鰣魚、銀斑魚和大河蟹生態混養技術,通過生物鏈促進鰣魚生長。通過生態水草浮床模擬自然水質,減少養殖用藥殘留和重金屬殘留。660米仿生態溪流實現循環水養殖,通過循環水凈化技術實現零排放,對生態環境零污染。

          目前,工廠內混養的銀斑魚正在上市銷售,大河蟹也將在明年投入蟹苗并上市銷售。

          為什么要打造仿生態系統?劉青華說,在仿生態環境下養殖的鰣魚具有野生魚的品質,沒有普通高密度養殖環境下存在的土腥味、口感較差等問題,呈現了鰣魚原有的口感和風味。“這種方式養殖的鰣魚銷售價格比普通養殖的鰣魚貴。”劉青華說。

          智能化。鰣魚養殖池旁邊的監測設備,正在實時監測水中氧氣溶解量、溫度等數據。如果遇到溫度低于5度、溶氧量低于5ppm等突發事件會自動報警。鰣魚智能仿生態繁養殖工廠是全國首個鰣魚智能仿生態繁養殖工廠,實現線上和線下大數據智能化管理,養殖的鰣魚全程可溯源。

          “智能化管理系統極為方便,不需要人工去目測水質、感知溫度、觀察魚是否缺氧等。”劉青華說,通過智能化管理,35畝的養殖區只要一個人值守,最大限度提高了生產管理的銜接和效率,做到高效生產。

          “就是用最新最好的技術和最適合當地環境的創新手段,研發最好的產品,提高產品價值,體現新質生產力優勢。”劉青華表達了他對新質生產力的看法。在他看來,鰣魚智能仿生態繁養殖工廠中,智能化管理可以最大限度防范養殖風險,仿生態創新技術又讓鰣魚擁有上佳品質。這些創新,正是新質生產力賦能農業的具體體現。

          責編 胡玲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日本精品在线观看_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一区二区三区_97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_国产中文字幕六九九九
        2.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精品 | 日本中文字幕乱码在线 | 中文字幕乱码视频网 | 中文字幕精品视频在线观 | 原创国产中文AV | 婷婷网色偷偷亚洲的天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