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4-08-22 17:37:16
◎房企涉足康養領域可以追溯到十幾年前。據記者梳理,目前已有萬科、綠地、融創、遠洋、融僑、復星、保利等數十家房企面局康養產業領域。尤其是近幾年,康養行業更是迎來快速發展期。
◎中海企業集團康養公司總經理郭鑫表示,康養行業的發展應該是土地、資金、人才和科技四位一體,但土地供給不均衡、資金及人才缺乏是康養行業發展面臨的難點,好在科技發展會加快彌補這些不足因素的影響。
每經記者 陳榮浩 每經編輯 魏文藝
隨著房地產行業進入持續調整期,房企開始尋找新的發展賽道以謀求轉型。
在眾多賽道中,康養行業成為房企紛紛涉足并發力的方向之一。部分房企中從事康養業務的相關人士近日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以下簡稱每經記者或記者)采訪時表示,房企從事康養產業屬于水到渠成的事,因為不少房企這幾年積累下來較多存量資產需要盤活。與此同時,從事康養業務,更加考驗房企的運營能力。
記者注意到,近年來,部分房企的康養資產規模迅速增加。在聯投置業副總經理、悠樂商業執行董事龐穎看來,以前做地產更多是考慮怎樣賺錢、項目利潤率如何,但進入存量時代后,房企會從城市功能升級方面去思考,會在原先的居住空間上做加法,而康養與地產有很強的鏈接性,這也是不少房企選擇布局康養領域的重要原因。
中海企業集團康養公司總經理郭鑫則表示,目前康養產業正變成一個綜合服務行業,其發展應該是土地、資金、人才和科技四位一體,但土地供給不均衡、資金及人才缺乏是康養行業發展面臨的難點。
事實上,房企涉足康養領域可以追溯到十幾年前。
以保利發展為例,其從2008年就開始盯上了康養業務,當年即成立健康養老產業發展研究小組,并于4年后在“北京西山林語”項目落地了首個醫養結合機構北京和熹會。至此,保利發展也正式進軍康養行業。
再如綠地集團,于2017年成立綠地康養產業集團,并正式發布康養產業規劃,其主打的康養產品為“康養居”;首開集團2015年與民營企業寸草春暉合作,籌建了首開寸草公司亞運村養老院;而遠洋集團早在2012年便成立了遠洋養老,并創立“椿萱茂”健康養老服務品牌。
據記者梳理,目前已有萬科、綠地、融創、遠洋、融僑、復星、保利等數十家房企面局康養領域。尤其是近幾年,康養行業更是迎來快速發展期。
“去年我們成立的悠樂商業管理公司,已經有78萬平方米的在管面積,就是原來存下來的資產。原先賣不掉的房子運營都非常難,而且很多是在郊區,但這是我們必須解決的問題。”
龐穎表示,以前房企更多的是考慮做空間,現在更多地則是考慮怎樣去做社區運營,即怎樣把空間利用起來。社區運營可以細分成很多種,比如康養運營、文旅運營、商業運營等,不同企業可以尋找自己的小切口。
郭鑫也表達了類似觀點:“當地產行業進入下行周期,下一階段的轉變之一,就是從普通住宅向功能性住宅轉移,住宅要附加更多健康管理功能,包括康養地產、康養機構都屬于康養產業領域。”
據郭鑫介紹,康養產業發展到現階段,已經形成多個細分賽道。比如55歲至70歲的人群,第一需求是旅居,第二需求是高端醫療保健品及抗衰老,第三需求是老年教育,第四需求是傳統的適老化改造。而75歲以上人群的主要需求則是醫療康復,以及尋求康養機構的照護。針對不同客戶的需求,都有較大的潛力可以挖掘。
據機構統計,如果把養老及旅游納入康養市場范疇,則目前我國康養產業的市場規模在十萬億元以上。
本月中旬,每經記者在海南陵水實地走訪時了解到,目前當地較為常見的康養項目有兩種:一種是酒店式康養,通常由一棟或者幾棟樓房組成,配上食堂等基礎設施和酒店式公寓就能運行;另一種則傾向于復合型康養,一般包括醫療、溫泉、鄉村、運動等多種復合元素。
而從價格來看,酒店式康養項目比較便宜,基礎配套也比較簡單。相較而言,復合型康養項目的價格更高,配套也更加完備,部分康養中心甚至配套了健康管理、養生康復、心靈療養等全流程療養服務。
在陵水一家康養酒店,店長閻女士告訴每經記者,一般從8月底以后,就陸續有老年人組團過來養老。“我們這種屬于酒店式康養,不配醫療團隊,但對于打算長期在海南這邊養老的人來說,性價比是比較高的。”
記者在現場看到,該酒店式康養機構由兩棟獨立大樓組成,在進門一樓右側配備了一個老年活動中心,一樓靠內側的位置配置了食堂,二樓則配置了幾臺麻將機和臺球桌。整體來看,該酒店式康養和酒店式公寓比較相似。
據介紹,該酒店式康養機構平均單人開銷在4000~5500元/月,組團的人數越多,居住時間越長,人均開銷也越低。
從店里張貼的價格表來看,如果是1~2人居住單人間,每月每人開銷約在5400元;如果是6人組團,每月每人開銷約4000元。
“我們這里有兩棟樓,基礎設施主要包括麻將、鋼琴、桌球、KTV等,平常會配備10來名服務人員,除了固定開銷外,每月還有1000元的餐飲開銷,每日三餐,4素4葷。”據閻女士介紹,一般來海南養老的,北方組團過來得比較多。
記者在走訪中了解到,除了這種規模較小的酒店式康養項目外,在海南還有不少集健康管理、康復療養、休閑度假等多功能于一體的康養度假基地,一般包括中西餐廳、大堂吧、商務中心、精品店、茶餐廳和康樂中心等多種配套。
據海南東方市某康養基地宣傳資料,一般雙人療養15日的開銷在5040~5790元,雙人療養30日的開銷在8280~9780元??叼B基地內配備濱海慢行步道、濱海沙灘、休閑躺椅、兒童公園,以及各種游樂設備、各種健身器材等各種設施。
對于當下康養行業發展存在的問題,陳育駿表示,目前康養行業正變成一個綜合服務行業,主要體現在三個維度:一是面對客戶的服務,第二是內部運營效率,三是需要考量如何與城市接軌。“從當下視角來看,康養產業最需要提供的床位并不是活力老人的床位,缺口最大的反而是剛性需求的4000多萬的強護理人口。”
郭鑫提到,康養行業的發展應該是土地、資金、人才和科技四位一體,但土地供給不均衡、資金及人才缺乏是康養行業發展面臨的難點,好在科技發展會加快彌補這些不足因素的影響。
在走訪過程中,有從業人士向每經記者表示,在康養領域布局較深的除了房企外,還有不少險資機構,包括泰康、太保、國壽、陽光等。“房企布局康養行業與盤活存量資產有一定關系;而險資機構布局康養行業,主要是因為保險資金的長周期特征與康養行業的穩定性匹配性,可以幫助險資機構整合養老服務產業鏈。
封面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陳榮浩 攝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