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04-11 15:14:08
每經編輯|何小桃 蓋源源
竹筒奶茶作為新晉“網紅”,今年突然爆火,此前曾有人質疑竹筒衛生問題,結果擔心的事真發生了!
4月9日,在浙江杭州某景區,有網友發現景區內的奶茶店用霉變竹筒,簡單清洗后回收裝奶茶賣給顧客,而且洗刷竹筒的也不是流動水,清洗環境很臟。
“奶茶店清洗發霉的竹筒裝奶茶”引發眾多網友關注,被推上微博熱搜。
4月10日晚間,杭州市臨平區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官方微博發布通報稱,4月10日下午,網友通過視頻平臺反映,塘棲景區某奶茶店存在食品衛生問題。獲悉相關視頻內容后,臨平區市場監管局迅速開展實地調查,目前已立案,涉事奶茶店已停業,后續調查情況將及時向社會公布。
景區奶茶店清洗發霉竹筒裝奶茶?
4月9日,在浙江杭州某景區,有網友發現景區內的奶茶店用霉變竹筒,簡單清洗后回收裝奶茶賣給顧客,而且洗刷竹筒的也不是流動水,清洗環境很臟。
視頻顯示,在狹窄的小巷里,大量待清洗的竹筒被裝在一個個塑料桶里泡著水,一名女子正坐著,從桶里拿出竹筒洗刷。在塑料桶周圍,還放著一個大紙箱,里面也放滿了竹筒,而大部分竹筒底部發黑,有霉變痕跡。
目擊者張先生稱,自己當時看見有人在刷竹筒,且用水也不是流動水,環境很臟。
“那個人蹲在小巷子里,在那里刷竹子,也沒有流動的水,水也挺臟的,環境也不太衛生,竹筒放在箱子里面,竹筒里面就是霉,清洗的人是竹筒奶茶店的工作人員。”張先生說,“這些網紅產品真的挺臟的,直接裝奶茶不太能接受。”
對此,12315工作人員稱,這是存在食品安全隱患的,可以告知相關情況,會交辦給當地市場監管局。
竹筒奶茶爆火,
售價一杯30元左右
今年春天,“竹筒奶茶”成為奶茶界新晉網紅,在景區手捧竹筒奶茶的打卡照,在各大社交平臺上刷屏。
將各式奶茶、飲料等放入竹筒中,一圈圈地擠上奶油頂,最上面撒餅干碎等作為裝飾,一杯竹筒奶茶便制作完成。
竹筒奶茶的最大特色,就在于容器取自天然的竹筒。
據央視財經此前報道,如今,在蘇州山塘街、平江路等景區,有的奶茶店平常一天能賣600—700杯,節假日能賣到1000多杯。
在北京南鑼鼓巷,700米的街上目前散布著超12家竹筒奶茶店,每家店門口都碼著3排以上的竹筒墻;廣東潮州、汕頭等地出現了竹筒奶茶的姐妹版本“竹簍奶茶”,有的還裝上LED燈泡方便人們在夜晚與背后的景點合影;竹筒奶茶甚至成為城市旅游的打卡文案模板,社交平臺上鋪天蓋地的“總要為了這杯竹筒奶茶來趟某地吧!”,城市名可以直接替換為蘇州、杭州、寧波、廈門等。
但紅火的背后也伴隨著消費者的質疑。多位網友上傳的照片顯示,奶茶店內展示的竹筒已明顯褪色。有網友稱,買到竹筒奶茶后感覺杯子表面磨損嚴重,懷疑被重復利用多次,對其衛生條件存疑。也有消費者發文稱“看到有人拿麻袋撿(用過的)竹筒,擔心衛生問題”。
值得注意的是,竹筒奶茶的售價普遍一般在30元左右,也引發了網友們對另一個熱搜話題#30元竹筒奶茶是智商稅嗎#的議論。
有買過"網紅"竹筒奶茶的網友跟帖評論稱,為了吸引消費者打卡,商家在包裝上求突破,另一方面,部分消費者會想著竹筒可以帶回家做裝飾物或者筆筒等。但這位網友覺得,奶茶內在味道口感并沒有提升,甚至部分商家只是依靠竹筒造型來提高銷量,選用的奶茶比普通奶茶更難喝;此外,竹筒衛生情況存疑,比如竹筒內部是否清洗干凈,是否存在從垃圾桶里將別人喝完丟棄的竹筒回收后重貼標簽再次售賣等問題。
編輯|何小桃 ?蓋源源
校對|程鵬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錢江晚報、央視財經、新聞晨報等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