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2-12-26 15:15:40
每經編輯|畢陸名
據環球網綜合俄羅斯衛星通訊社、美聯社報道,一列運輸氨的貨運列車當地時間25日傍晚在塞爾維亞東部出軌,事故引發氣體泄漏造成超過50人中毒。事發地皮羅特隨后宣布進入緊急狀態,當地政府敦促居民不要外出。
外媒稱,當地時間25日的氨氣泄漏已造成51人中毒。圖自塞爾維亞媒體
美聯社稱,由于泄漏事故導致能見度降低,在當地通往保加利亞的公路上,有幾輛汽車發生交通事故。報道稱,事故發生時正值圣誕節假期,當地交通量繁忙。受有關事件影響,警方關閉了高速公路。目前尚不清楚這輛列車出軌的原因。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報道,針對此次事故,皮羅特市市長表示,氨氣泄漏造成51人中毒,有7人被送至醫院接受治療。美聯社稱,氨氣泄漏可能導致嚴重傷害甚至死亡。
據悉,氨具有中等毒性,但卻有很強的腐蝕性。即使空氣中的濃度非常低,只有百萬分之三十(ppm),可能來自非常小的泄漏,甚至有時是常規操作。如果一個人接觸它超過15分鐘,就會導致呼吸困難。在100ppm時,會出現眼睛和喉嚨的刺激,在500-700ppm時,任何接觸都會變得危險,有灼傷喉嚨、皮膚、肺和眼睛的風險,可能會導致失明。在更高的濃度下,死亡的風險大大增加。傷害的嚴重程度取決于氨的確切濃度和接觸時間的長短,但在最壞的情況下,它可以導致呼吸道被灼傷,使受害者窒息。
這還沒有結束。當氨氣溢出時。例如,在海上發生碰撞導致罐體破裂,特別是如果碰到水,它會與空氣中的凝結物發生反應,形成沉重的有毒霧氣,不會消散。雖然氨的可燃性明顯低于液化天然氣(LNG),但它仍然是可燃的,因此任何海上泄漏都會伴隨著爆炸或火災的風險。嚴重的氨氣泄漏在海浪的作用下也將是毀滅性的。氨在水中溶解后會形成氫氧化銨,對海洋生物有劇毒。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環球網、公開資料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