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1-10-27 14:31:01
上周,高鐵電氣登錄科創板,陜西迎來第63家A股上市公司,同時,也是寶雞第5家上市公司。
這家中鐵系老牌公司,前身最早可追溯到1958年,伴隨著我國第一條電氣化鐵路“寶成線寶鳳段”的修建而誕生。經過六十多年發展,無論是業績表現、產品布局、技術突破等,高鐵電氣均已呈現“黑馬”之姿,加之背靠中國中鐵這棵大樹,以及“交通強國”“一帶一路”“新基建”等諸多政策利好,未來發展前景還是值得期待的。
與此同時,作為從寶雞壯大起來的企業,高鐵電氣對當地的經濟拉動效應較為可觀。至少在制造業方面,“西部工業重鎮”的有其一份功勞。
整體來看,上周陜西資本市場起伏不大,總市值微漲0.09%,仍然排在全國第15位,而9月份及之前,主要徘徊在第13、14的位置。具體到個股,未有超過10%漲幅的公司,漲幅最大為9.82%的延安必康,三人行則以-10.77%領跌。
值得關注的還有,中航西飛同時被主力資金、北向資金、融資資金青睞,西部材料、隆基股份也被資金看好。其中,隆基股份繼上上周獲得6.43億元融資資金買入,上周再獲1.52億元融資資金加倉。
具體來看本期巷觀陜股。
截至2021年10月24日,陜西共有A股上市公司63家,板塊總市值為14747.58億元,全國排名第15位,較前一周增加12.60億元。陜西板塊市值最大的是隆基股份,市值4580.44億元。
10月第3周(2021年10月18日~2021年10月24日),陜西股中,中航西飛市值增長最多;陜西煤業市值縮水最多;漲幅最大的是延安必康,上漲幅度為9.82%;跌幅最大的是三人行。此外,中航西飛同時被主力資金,北向資金,融資資金看好。
市值方面,截至2021年10月24日,陜西板塊總市值為14747.58億元,較前一周14734.98億元,增長0.09%(加權平均)。
從全國來看,10月第3周陜西板塊總市值全國排名第15位。相比第14名河北,少了123.78億元。從區域來看,陜西板塊總市值西北排名第1。(省區市排名未統計中國香港、澳門、臺灣)
粉巷財經發現,陜西63家上市公司,以市值計算,行業主要集中在電氣設備、國防軍工、采掘。
據統計,與河北相比,陜西上市公司總數比河北少3家;千億市值公司數量與河北持平;科創板公司數量比河北多7家;今年新上市公司數量與河北持平。
陜西擁有上市公司最多的城市(地級行政區)是西安(45家),其次是寶雞(5家)、咸陽(5家)、延安(2家)、渭南(2家)。
10月第3周,陜西新增1家上市公司:高鐵電氣(688285.SH),從IPO情況來看,陜西沒有新增申報的公司,沒有新增過會企業。
高鐵電氣“成色”其實不錯。就公司本身而言,業績方面,背靠“中鐵”這棵大樹,2018-2020年營業收入、歸母凈利潤一直保持著正增長狀態,近三年的復合增長率分別為14.15%、45.54%,利潤表現要明顯好于營業收入。
產品布局方面,頗具前瞻性,在業內最早實行了鐵路與城軌兩線并行發展的策略,核心技術及其產品覆蓋了電氣化鐵路接觸網產品、城市軌道交通供電設備領域,近三年市場占有率約分別為60%、50%,行業領先地位穩固,此次科創板成功上市,也將進一步鞏固其龍頭地位。
技術突破方面,多次實現國內首創的研發成果,包括國內首家研發350km/h以上高速鐵路接觸網產品等,多項產品達到國際領先水平,是電氣化鐵路接觸網行業標準的主要起草單位之一。
從市場環境來看,鐵路電氣化改造程度、高鐵里程數、城市軌道交通里程數等,都是影響行業發展的重要因素,而作為國民經濟的大動脈,國家近年來對鐵路行業,尤其是高鐵的投資力度不減。未來一段時間內,無論是高鐵、還是城軌,發展的腳步都不會停下,眼下“交通強國”“一帶一路”“新基建”等諸多政策,均利好行業發展。
此外,背靠“中鐵”這顆大樹,高鐵電氣即便只是切塊蛋糕分杯羹,獲益也匪淺,要知道,中國中鐵2019年僅基礎設施建設收入就達7315億元。
當然,風險亦有之。高鐵電氣在招股書中做出提示,提及產業政策調整、行業景氣度變化等對于重要客戶及連帶公司業績影響。此外,鐵路或城軌交通建設投資金額大、建設周期較長,需按國家和地方建設規劃進行,若出現建設周期變化,那么高鐵電氣經營業績將相應波動。
對西部工業重鎮寶雞而言,有這樣一家企業坐鎮,制造業水平放在全陜西也屬前列。而“中鐵系”之外,寶雞還有中石油集團、中航工業集團、中國西電集團等央企巨頭下的諸多工業,這幾年漸次蓄勢,為經濟增益不少。
先看融資資金,10月第3周,陜西板塊融資凈買入總額為9208.91萬元。融資凈買入最多的陜西股是隆基股份,金額是1.52億元。其次是彩虹股份(9176.83萬元)和金鉬股份(2839.24萬元)。
再看北向資金,10月第3周,國際醫學北向資金持股比例增加0.61個百分點,陜西煤業北向資金持股比例增加0.30個百分點,藍曉科技北向資金持股比例增加0.26個百分點。
主力資金方面,10月第3周,航發動力凈買入額居首位,為2.17億元,其次是中航西飛(2.14億元)和高鐵電氣(1.52億元)。
中航西飛同時被主力資金、北向資金、融資資金看好。西部材料被主力資金、融資資金看好。隆基股份被北向資金、融資資金看好。
目前,中航西飛尚未出具三季報成績單,上周同時被三類“熱錢”加倉,主要是受益于軍工板塊拉升走強。
此前川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研究所所長陳靂受訪時曾表示,國防預算未來5年間有望保持7%左右的增速,武器升級和智能化發展將有效帶動上下游產業鏈穩定增長。“從長期來看,軍工行業具備較好的投資機會”。此外,中航西飛作為牛散劉世強重倉股,亦吸引著不少投資客。
隆基股份的熱度也是意料之內,碳中和時代背景下,光伏、儲能、新能源等高端制造業的需求可能會迎來較長一段時間的“黃金成長期”。隆基作為光伏龍頭,也將受到持續的高度關注。這一點,在近期密集披露的基金三季報中也能得到佐證,多位明星基金經理加大了新能源、光伏等板塊配置,并一致看好相關領域長期配置價值。
截至10月24日,陜西板塊市值最大的是隆基股份,市值最小的是博通股份。上周市值增長最多的是中航西飛,增長43.19億元;市值縮水最多的是陜西煤業,縮水48.48億元。
相比前一周,西部超導名次前進1位,從第7名上升至第6名;國際醫學名次前進1位,從第10名上升至第9名;中國西電名次前進1位,從第11名上升至第10名,進入陜西股市值前10強;美暢股份名次下降1位,從第6名下降至第7名。
大宗交易方面,10月第3周,陜西板塊有隆基股份出現大宗交易,金額為1873.56萬元。
漲跌幅方面,截至2021年10月24日,陜西板塊市值與前一周相比,區間漲幅為-0.08%(加權平均值),漲幅排名全國第20位。
從漲跌幅來看,上周漲幅最大的陜西公司是延安必康,上漲幅度為9.82%。跌幅最大的是三人行,下跌幅度為10.77%。
延安必康上上周還以19.56%的跌幅領跌區域上市公司,上周漲幅9.82%只能說是略有回調。消息面上,延安必康股東減持套現2.28億元,影響了股價波動,但幅度并不大。
再來看上周跌幅最大的三人行,根據三季報,其業績表現是不錯的——2021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收21.42億元,同比增長16.59%,歸母凈利2.61億元,同比增長42.72%。與此同時,天風證券維持了“買入”評級,給出的理由是公司盈利能力持續提升,毛利率凈利率同比均有所改善;公司現金流凈額較去年同期改善明顯等。上周券商給予目標價個股漲幅排名中,三人行以目標漲幅92.93%一度排在首位。在此情形下,依然領跌區域上市公司,只能嘆一句“原因不明”。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使用前核實。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