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5-05-06 12:09:21
每經編輯 陳柯名
據許昌日報消息,近日,按照“五一”節期間工作安排,結合網絡上關于許昌胖東來銷售和田玉有關情況的反映,許昌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魏都區分局對時代廣場銷售和田玉的胖東來唯初珠寶有限公司開展了日常檢查。
現場查閱了2025年1至4月份銷售的和田玉數量和價格情況,并隨機抽查了在售的13件和田玉商品的進銷貨相關手續。
圖據許昌時刻
經檢查,許昌市胖東來唯初珠寶有限公司2025年1至4月份共銷售和田玉商品4177件,銷售金額2959.2175萬元,平均毛利率不超過20%;目前在售和田玉商品均按規定明碼標價;被隨機抽查的在售13件和田玉商品進貨手續齊全,進貨臺賬完備,鑒定機構具有合法資質,鑒定證書有效。
此外,據大象新聞,天眼查App顯示,許昌市胖東來唯初珠寶有限公司成立于2019年9月,法定代表人為高亞琴,注冊資本710萬人民幣,經營范圍含珠寶首飾零售、珠寶首飾批發、珠寶首飾回收修理服務、珠寶首飾制造、化妝品零售、日用百貨銷售等,由許昌市胖東來商貿集團有限公司全資持股。
抽查檢查信息顯示,該公司曾在2023年被許昌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魏都區分局檢查25次,結果均合規。
此前報道,近日,網紅“柴懟懟”在短視頻平臺稱,胖東來以低成本從玉石獲取暴利、“幾百塊的東西賣幾千幾萬”,并公開貶低胖東來的產品質量。
胖東來4月8日發布針對“柴懟懟”等3起網絡侵權的回復說明。4月30日,胖東來公布受理案件通知書,顯示關于起訴“柴懟懟商業詆毀、侵犯名譽權”一案,已于4月25日在許昌市中級人民法院立案。
5月3日,胖東來創始人于東來曾表示,如果不讓“柴懟懟”這種隨意污蔑傷害他人的行為受到應有的處罰,“我會主動關閉或永遠離開胖東來這個企業”。
今日,藍鯨新聞記者發現,胖東來商貿集團官網顯示“已關閉”狀態,網頁內容清空。藍鯨新聞致電胖東來方面,對方表示:后臺正在維護升級,暫時不對外開放了,此外該工作人員表示,官網關閉會持續一段時間,具體什么時候再次開放不太確定。
據證券時報報道,繼雷軍及小米汽車事故之后,另一個“流量明星”胖東來最近也進入多事之秋,將“創始人IP”的雙面性展現出來。
胖東來的近日遭遇可以歸為兩類。一是質疑,有網紅博主認為,胖東來商超的玉石銷售業務涉嫌“低成本玉石高價銷售牟取暴利”。這場“隔空交鋒”最終演變為一場企業名譽保衛戰與自媒體流量博弈的典型案例。
二是模仿。一些地方陸續出現名為“胖都來”等類似名稱的賣場。浙江嘉興一家名為胖都來的賣場5月1日舉辦開業活動。因其名稱與品牌胖東來相似,引發爭議。2日,胖東來方面回應稱,已經取證并向對方郵寄律師函。
據北京日報消息,胖都來賣場工作人員回應記者稱,賣場已于5月1日開業,命名是因為老板姓都。售賣的商品以服裝和日用百貨為主,沒有刻意模仿胖東來。記者注意到,該賣場的社交賬號在4月前后開始就開業進行宣傳,此前曾發布視頻解釋稱,“胖”寓意著豐盈、富足、美好,這一理念貫穿于他們的經營中,確保商品琳瑯滿目,價格實惠,服務貼心,“都”字則取自集團董事長的姓氏。
2日下午,記者多次聯系該賣場所屬的浙江盈中控股集團,以及賣場所在的海寧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電話無人接聽。
天眼查顯示,浙江胖都來商業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今年2月20日,位于浙江省嘉興市,注冊資本達1000萬元,經營范圍包括:商業綜合體管理服務、日用百貨銷售、服裝服飾批發、農副產品銷售等。公司法定代表人為都建明。
此外,在一些三四線城市,也在出現“做自己城市的胖東來”的新品牌,對胖東來本身品牌影響如何,仍有待觀察。
編輯|陳柯名 杜恒峰
校對|金冥羽
封面圖來源:視覺中國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自許昌日報、大象新聞、北京日報、證券時報等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