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的造車新勢力陣營,大致可分成兩派:一派是受互聯網熏陶的科技人,典型的造車新勢力戰隊;另一派則是有著豐富的汽車行業從業經驗,從傳統車企走出來的老兵。電咖汽車董事長兼CEO張海亮則屬于后者。
從上汽集團到樂視超級汽車,再到如今的電咖,一路走來,張海亮的經歷可謂豐富。回顧這段經歷,張海亮坦言,作為一個從業多年的汽車人,這樣的轉變背后有自己的情懷。“不僅希望能夠發揮自己的作用、實現個人價值,同時也希望能為推動汽車行業的轉型和發展做貢獻。投身互聯網,是看重了更大的機遇和可能,看重更大的發揮空間。”
在張海亮看來,將傳統造車經驗和互聯網思維有機結合,為用戶帶來全新出行體驗,是其選擇進入新興造車行業的初衷。張海亮認為,造車新勢力最核心的互聯網思維主要體現在兩點:一是重視用戶體驗,二是時刻都在迭代。
從傳統車企到新勢力
1994年,張海亮進入上汽大眾。此后,他一路走來,擔任過上汽集團副總裁、上汽大眾總經理、上汽大眾汽車銷售有限公司總經理等職位。在傳統汽車行業打拼的22年里,張海亮積累了關于采購、物流、汽車銷售、服務貿易、供應鏈、技術研發、生產制造等汽車產業鏈各環節的豐富經驗。
2016年是張海亮職業生涯的一個轉折點。那時樂視超級汽車聲名鵲起,融資不斷、各路大佬加盟。張海亮于當年4月加入樂視超級汽車,并在2017年3月升任為樂視超級汽車全球CEO。
“作為國內新造車勢力先鋒,樂視在產品理念、營銷思維等方面曾是互聯網造車的引領者。在樂視的經歷,使我在互聯網造車領域有了一個起點,也讓我經歷了互聯網思維的洗禮。”談及這段經歷,張海亮言語之中充滿感恩。
2017年10月,由于樂視超級汽車的資金鏈出現問題,張海亮進入電咖汽車,成為造車新勢力中的創業者,開啟了其職業生涯的又一個轉變。
事實上,電咖與樂視超級汽車頗有淵源。電咖曾是樂視參與投資的一家新能源汽車企業,樂視所占股比曾達到35%,到2017年9月才轉讓了其所持的全部股權。
回顧兩次轉變,張海亮直言,“事實證明,在合適的時間加盟并投身于互聯網造車行業,是一個非常正確而明智的選擇。”
在上汽集團和樂視超級汽車的兩段經歷,讓張海亮接受到了傳統汽車和互聯網造車的雙重“培訓”。
“互聯網思維非常重視客戶體驗,汽車廠商也經常談以用戶為中心,其中的差異在于‘極致’二字。比如,如何把用戶放到心中而非口號里,如何從整個價值鏈的各環節出發進行設計,如何建立用戶為本的企業文化等;其次,互聯網的節奏非常快,通過不斷修正、迭代更新以適應消費者不斷升級的需求。”張海亮認為,這是互聯網造車與傳統造車理念的本質區別。
高端品牌已在規劃中
與不少風起云涌的新造車勢力相比,最先把產品推向市場的電咖汽車略顯低調。張海亮認為,這是電咖的企業特色。“電咖要靠產品說話。”
和蔚來、前途等造車新勢力的第一款車定位中高端不同,電咖選擇從A00級市場切入再逐步將產品進行升級的發展路線。
對此,張海亮解釋稱,“該細分市場的容量較大,但產品投入相對其他細分市場較少,我們以更低的成本去嘗試新能源企業從研發設計、供應鏈管理、生產制造以及終端交付等重要環節的銜接。”
2017年11月,電咖推出首款微型純電動智能互聯汽車電咖EV10,該車型補貼后的價格為5.98萬~6.78萬元。截至目前,該車累計銷售已超千輛。此成績給了張海亮對電咖發展的信心,“不僅是一個數字的突破,更是對我們整個體系能力的一次成功檢驗。”
在今年的北京車展上,電咖推出了EV10升級版車型。根據計劃,電咖后續很快會再推出一款中高端SUV車型。據張海亮透露,該車型由擁有15年設計經驗的前保時捷設計副總裁Hakan親自操刀設計,擁有20多年行業技術經驗的前上汽大眾技術中心執行總監牛勝福帶領核心團隊技術攻關。
除此之外,電咖的高端品牌也已在規劃中。未來,電咖的產品將覆蓋從A0級轎車到5座SUV、7座SUV等多個細分市場。“我們的第二款產品已在緊鑼密鼓地籌備中,今年廣州車展會是一個重要的加速點,屆時我們必將成為新造車勢力陣營中有力的挑戰者。”張海亮直言。
融資工作正在推進
與不少造車新勢力一樣,資金、生產資質和量產交付是電咖當前面臨的“三座大山”。
首先,汽車作為資本密集型產業,對資金量的需求是當下造車新勢力共同的焦慮。早在2015年9月,電咖曾獲得樂視網戰略投資數千萬元。此后在2017年11月,電咖又獲得1億元的天使輪融資。截至目前,電咖的融資總額大于1.1億元。不過,與蔚來、威馬及小鵬等造車新勢力相比,電咖在上一階段的融資能力略顯薄弱。對此,據張海亮透露,近期,電咖與浙江中新力合科技金融服務股份有限公司舉行了戰略簽約儀式,電咖首支新能源產業發展基金正式成立,基金規模將超25億元。
“融資是永遠的話題,目前電咖的融資工作正在有條不紊地推進中,從而為持續的技術研發和完善的產業鏈布局提供充分的資金保障。”張海亮表示,“目前我們手上有很多項目在談,投資主要會圍繞新能源產業技術及供應鏈方面進行,比如投資電機、電池、燃料電池等領域。”
除了融資外,生產資質也是電咖繞不過去的一道坎。目前,電咖選擇東南汽車代工的“曲線造車”模式。對此,張海亮解釋稱,“這是為了迅速響應市場需求,縮短汽車生產周期。”
張海亮進一步解釋稱,在生產制造上,電咖采用兩條腿并行模式,即:一方面借鑒互聯網企業的做法,以輕資產模式快速啟動,與東南汽車戰略合作、優勢互補;另一方面,自建工廠,擁有自主性研發、生產能力。目前,電咖第一個生產基地已在浙江紹興動工。
“我們不能把夢想當現實來講,創新還是要講基礎和本質。”張海亮認為,現在對電咖來說,“首先是要把車做好,將性價比和體驗做到極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