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8-02-28 21:30:43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陸佳麗
每經記者 陸佳麗 每經編輯 楊 軍
2月28日,正值品牌發布7周年之際,上汽大通宣布智能終端選配器升級迭代,迎來2.0版本正式上線。
“上汽大通做C2B業務的出發點是通過與用戶直聯來解決用戶的痛點,滿足用戶個性化需求,但經過半年多實踐,大通依舊收到很多用戶的吐槽。”近日,上汽集團副總裁藍青松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此次升級智能選配器也正是基于用戶的“吐槽”而來。
“上汽大通已是一家數據公司,在試水C2B業務的第一款車型D90上市時,就已有160萬用戶在線測試,這期間我們和用戶都在學習,我們必須要拋開思維慣性和定勢,讓用戶來做決策。”藍青松說,這才能夠提高用戶黏性與忠誠度。
通過大數據迭代智能選配器
所謂C2B就是從車型開發階段開始,從產品定義到開發、驗證、選配到定價、改進都讓用戶深度參與。
智能終端選配器是上汽大通C2B智能化大規模定制業務的核心,技術的關鍵在于將配置的選擇權交還給消費者——用戶可以定制需求、智能下單,自主個性配置,選配器后臺會直接生成訂單,并實現訂單的可追蹤和查詢。
“C2B打法就是基于互聯網、大數據的智能化,實現業務鏈再造。”藍青松告訴記者,D90車型上市后,有不少用戶對智能選配器不滿意。記者體驗上汽大通的智能選配器后發現,比如當選擇分時四驅配置時,智能選配器捆綁的前后大燈的配置是LED,不能選擇鹵素燈。這也讓部分用戶不太滿意。
“在這半年里,我們接收到大量數據,其中包括幾十萬用戶的吐槽,用戶不滿意的前十項、前二十項,甚至前兩百項的數據都有。”藍青松表示,此次推出智能選配器2.0版本正是為解決這些“槽點”。
2020年C2B將爆發?
當然,智能選配器作為新技術,給上汽大通帶來的挑戰也非常大。
“確實經歷了很多困難,C2B初期業務銷售規模也較小,但我們現在的目的主要是推動這項創新業務,讓用戶參與其中,并通過這項業務積累起大量數據。”在藍青松看來,C2B目前還是“小荷才露尖尖角”,威力還未釋放。截至今年1月底的數據顯示,在上市以來的5個月時間內,D90車型收獲的訂單超1.5萬輛,這與表現較好的自主品牌SUV相比,還相差甚遠。
更重要的是,C2B業務不僅是上汽大通以及上汽集團的一次試水,更承擔了上汽集團創新轉型與數字化突圍的重任。上汽乘用車憑借上汽集團與阿里巴巴的斑馬系統在自主品牌中站穩了腳跟,上汽大通作為集團旗下自主品牌的另一支生力軍,自然背負不小壓力。而為了支持上汽大通做C2B業務,上汽集團此前大手筆投入了30億元。
“短期內智能數據方面還有一些困難,主要在于數據鏈待解構,目前國內車企的供應商,基本上停留在信息化時代。信息化時代還是只會做大批量化生產,無法做到智能化定制。但上汽大通要將建立的大數據平臺要延伸到供應商。”據藍青松介紹,接下來,上汽大通將主要攻克供應鏈方面的問題。“除迭代升級,我們還要在推動C2B關鍵領域的同時,盡快完成供應商的智能化,推動供應商從信息化向智能化轉變。”
“到2020年,當上汽大通成功融合了傳統能力和創新能力,屆時C2B業務就會發揮出它應有的能量。”藍青松說。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