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經緯APP 2017-05-26 00:08:15
近日,微信朋友圈傳出一張復旦大學某教授的酬薪單,圖片顯示,5月份該教授工資應發15335元,但實際到手只有8272元。中新經緯客戶端(微信公眾號:jwview)輾轉采訪到事件當事人,其回應稱網上信息屬實,工資單也是真實的。
在朋友圈轉發此消息的中山大學教授謝有順在接受中新經緯客戶端采訪時表示,薪酬單的主人是他的師兄,而非他本人。據他介紹,當事人已經調入復旦大學工作十幾年。
當事人對中新經緯客戶端表示,網傳工資單屬實。對于外界關注的“扣繳教師公寓費用”這一項,他表示,教師公寓實為學校公租房,有居住年限,而目前的工資水平無法滿足在上海的生活。“通過這張工資單,可以大體看出一位工作30年的老教授的收入情況。能說(收入)高嗎?”當事人說。
謝有順認為,這份工資單“是有些低的”,但全國高校差不多都是這個水平。
此前,網上有傳言稱,基本工資只是大學教授收入的一部分。謝有順對此表示,大學教授額外的收入是微不足道的,絕大多數還是靠基本工資,生活壓力很大。
有媒體報道稱,該教授的月工資還不如上海月嫂的到手工資高,還有媒體將其與民國時期各教授的收入情況作對比。謝有順認為,把當今大學教授的薪資與上述群體工資相比較是沒必要的。“不是月嫂太高了,而是教授太低了。”他認為大學教授的工資應該更高一點,讓教授更有尊嚴、更加體面、更好地投入教學。
據了解,高校目前所實行的是績效工資制。簡言之,這是一種以教學、科研工作量和院校收入為基礎,決定教師工資額度的分配制度。在各種不確定因素的共同影響下,這間接促使教師工資收入的逐步分化。
中國高等教育學會組織的2013年部分高校教師收入情況調查顯示,年薪在10萬元以下的教師占比近一半,20萬元以上的占比不足5%。
對此,國內一些高校教師也紛紛表達了自己的看法。
復旦大學計算機科學技術學院教授楊珉在微博表示,普通老師固定收入真是如此,就算加上雜七雜八的,基本上副教授15萬左右(年薪,編者注),理工科好點。
中央財經大學金融學院教授韓復齡在微博上表示:“實實在在就這么多,教授遠不是高收入群體。”
原標題:“復旦老教授”回應:網傳工資單屬實 收入高嗎?
來源:中新經緯APP 記者:常濤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