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有二次探底可能 美元或受“潛在利好”支撐
2009-11-21 04:11:35
每經記者 鄭步春
本周美元指數被暫時撐住,但其反彈之勢還需后續走勢證實。本周美元反彈動能一方面來自官員們力挺,另一方面和公布的經濟指標較差相關,這兩因素均有些偶然性,故還需更多數據或事件確認。
伯南克罕見地唱多美元
本周一(16日),美聯儲主席伯南克唱多美元,稱其“留意美元匯率”。美聯儲主席直接提匯率,這是相當罕見的事。事隔一天,歐洲央行行長特里謝對此進行應和,這同樣罕見。
特里謝本周二,先后兩次出言挺美元,一次是接受法國某報采訪,一次是參加一個典禮時。特里謝大致的意思有兩個:一為歐洲歡迎強美元,二為歐元“無意成為國際儲備幣種”。除此之外,歐元集團主席容克周二也表示,美國支持強勢美元至關重要。這些官員的言論令投資者紛紛減持風險貨幣,推動美元、日元等融資貨幣大漲。
不過美元漲勢未能持續,周三起美元顯著回落,然后于周四和周五再度反彈。美聯儲圣劉易斯分行行長JamesBullard周三表示,美聯儲在2012年之前或將維持利率不變。這樣的話,肯定對美元有利空,似乎是和伯南克及特里謝唱對臺戲。
美元本周四及周五再拾升勢,這和美國連續公布較差的經濟指標相關,因投資者持有澳元、英鎊之類“進取性貨幣”的理由,因美國弱勢經濟指標而喪失不少。澳元與英鎊本周只上沖一天,其后四天跌幅甚大,這顯然和一整周美國公布較差經濟指標相關。當然,澳元和英鎊之弱還有些其自身原因。
風險厭惡情緒重新抬頭
本周美國公布的經濟指標令人擔心,但資產市場價格仍然堅挺不衰,如石油、有色金屬等。這一方面使未來通脹預期提高,另一方面提示經濟仍有二次探底嫌疑。
本周公布的美國經濟指標幾乎就沒有好的,這在今年下半年階段相當罕見。周一美國公布的10月零售額好于預期 (公布值為增1.4%,預測為增0.9%),但這是假象,因扣除汽車零售額后,是差于預期的,該“核心零售額”環比為升0.2%,只及預測的增0.4%一半。當天同時公布的11月紐約州制造業指數也遠差于預期,公布值為23.51,而預測值是30.00。
本周二美國公布的10月工業產值環比增0.1%,遠不及預測的增0.4%及9月時的增0.6%。
本周三美國公布的10月新屋銷量為52.9萬套,遠不及預測的60萬套及9月時的59.2萬套。
本周四美國公布的初請失業金及持續申領失業金人數微多于預期,當天同時公布的10月領先指標升0.3%,差于預期的升0.4%,更遠差于9月時的升1.0%。
好于預期的經濟指標極少,似乎只有周四公布的11月費城聯儲商業前景指數,該指數公布值為16.7,好于預測的12.2%。
本周美國公布的領先指標、工業產值、房屋指標太差,而這些指標均為重量級指標,故毫無疑問暗示了經濟遠非人們原先想象地那么樂觀,而這又提升風險厭惡情緒,對美元構成中短期支撐。
經濟有二次衰退的風險
次貸危機由樓市引發,樓市數據當然極為重要。除上述樓市數據不佳外,其它方面數據也顯示美國樓市危機仍未走出。近期數據顯示,美國房貸申請數萎縮至12年低點,而與此同時,美國三季度遭查封房屋創歷史新高。
美國另一重量級經濟指標就是就業指標,而其當前失業率達到驚人的10.2%。目前美國的每周初領失業金人數雖有所好轉,但始終無法回到40萬人以下,而這意味著失業率還可能上升。
某種程度上講,失業率上升、樓市止贖案例上升、消費下滑等因素會相互影響,形成某種惡性循環,比如當人們丟失工作時,支付購樓款或進行消費額無疑會減少。當前美國經濟正面臨前期刺激效應淡化階段,經濟雖有所起色,但遠未產生內生增長動能,所以如果不能追加刺激手段,則不排除二次探底可能。
如果美國經濟出現二次探底,則美元中短期內容易反彈,不過如果美國當局繼續無節制地強化經濟刺激力度,那么這種情況下美元弱勢還將維持。決定美國當局采用激進或緩和的刺激手段的重要因素應該是通脹情況和國內外壓力,而這又非常復雜。
當前奧巴馬政府受民眾信任度下降,政敵們正捉住良機進行攻擊,所以未來繼續大手筆刺激經濟未必還能行得通,而這一般就是美元“潛在利好”,因此投資者近階段似可做多美元,并做空漲幅過度的澳元、英鎊之類。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聯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9604220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33203568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無錫:15152247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