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得用戶者得天下”!2025年新能源車滲透率或超60%,智能出行是未來3至5年競爭高地

          2025-11-20 12:23:47

          《2025中國新能源汽車用戶需求趨勢研究》報告顯示,今年新能源汽車市場滲透率預計突破60%,用戶決策邏輯產生質變,從“政策依賴”轉向“價值驅動”,關注性價比、安全與智能。用戶購車動機、過程、偏好三維度重構,需求從“基礎焦慮”升維至“品質追求”。展望2026年,市場競爭加劇,企業需平衡多方因素,引領行業高質量發展。

          每經記者|劉曦    每經編輯|余婷婷    

          2025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迎來歷史性拐點。卓思天成(即北京卓思天成數據咨詢股份有限公司)日前發布的《2025中國新能源汽車用戶需求趨勢研究》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顯示,2025年,新能源汽車保有量有望超過3800萬輛,在汽車總保有量中占比超過10%,市場滲透率預計突破60%。在整體銷量結構中,純電車型占據主導地位,占比預計達到約60%。

          值得注意的是,這一轉型不僅體現在宏觀銷售數據的量變,更深刻反映在用戶決策邏輯的質變之中。《報告》顯示,在用戶購車動機中,續航里程和補貼政策等因素占比顯著下降,而駕駛感受、舒適性及智能化配置已躍升為核心驅動力。具體來看,上述三項因素在購買動因中分別占據18%、10%和9%的權重。

          圖片來源:《報告》

          與此同時,“性價比不錯”“配置高”“加速動力強勁”等關鍵詞成為消費者在購車決策中最常提及的關注點。這一結構性變化充分說明,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已從早期的“政策依賴”與“技術試水”,正式步入以用戶體驗為核心、以綜合產品力為競爭基礎的價值驅動新階段。

          用戶決策從“嘗鮮體驗”轉向“理性對比”

          市場的結構性變化,首先源于用戶決策邏輯的系統性重構。這一重構貫穿于動機、過程與偏好三個層面,共同指向一個更加理性、成熟的市場。

          在購買動機上,驅動力的核心已從“政策”移向“產品”。《報告》顯示,用戶更多因為產品的駕駛感受、舒適性和智能化等內在價值而出手,同時性價比高、使用成本低等經濟性因素也有較大提升。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續航里程和優惠補貼政策作為購買原因的占比出現明顯下降。可以發現,用戶的買單理由已從外在激勵轉向了對產品綜合價值的深度認可。

          在用戶決策過程中,行為模式正呈現出從“嘗鮮體驗”向“理性對比”的顯著轉變。其中,用戶購車時平均關注因素數量明顯增長,從去年的4.2個上升至5.9個,關注焦點高度集中在整車安全性與智能化配置方面。與此同時,用戶在購車前的平均對比車型數量也有較大幅度增加,且對比范圍從過去以燃油車為主,全面轉向與同級純電車型進行細致比較。

          圖片來源:《報告》

          這一趨勢在具體車型的競品格局變化中體現得尤為清晰。以理想L6的競品對比為例:2024年,其核心競品主要為問界M7、理想L7、豐田漢蘭達和寶馬X1等涵蓋燃油與混動的車型;而到了2025年,用戶將其與問界M7、問界M5、理想L7、特斯拉Model Y、小米YU7、嵐圖FREE等一系列純電與智能車型進行集中對比,反映出用戶決策場景已全面邁入“電動化跨品牌對標”的新階段。

          在需求層面,用戶的關注焦點正經歷一場從“基礎焦慮”到“品質追求”的顯著升維。隨著大容量電池的廣泛普及與充電基礎設施的持續完善,純電車型的“續航焦慮”已得到實質性緩解。《報告》顯示,新能源純電車型的平均續航里程已從2022年的450公里提升至2025年的530公里。

          在此背景下,用戶的注意力自然轉向更高層次的體驗維度。《報告》指出,2025年用戶開始更多地關注續航之外的舒適性與智能化配置,對車輛整體使用滿意度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在用戶訪談中,不少受訪者明確表示:“除了續航和安全,做工質感對我來說也非常重要”,以及“我買這輛車,看中的就是駕駛感受和行駛品質”。

          這一系列數據背后,是一場深刻的產業價值鏈重構——隨著財政優惠補貼全面退坡、技術路線逐漸明晰、市場競爭日趨白熱化,行業正徹底告別政策驅動的“溫床期”,全面邁入用戶價值主導的“深水區”。

          性價比、安全與智能始終是核心訴求

          值得關注的是,在用戶需求快速迭代的背景下,高維性價比、絕對安全與智能進階始終是用戶持之以恒的三大核心訴求。

          首先,性價比依然是影響用戶購買決策的“定盤星”。《報告》顯示,從今年4月至9月的累計銷量排名與購買原因分析來看,無論是售價10萬元以內的吉利星愿、五菱宏光MINI EV,還是定價20萬元以上的特斯拉Model Y、小米SU7,其購買原因中“性價比因素”均位列前三。

          這表明,在不同價格區間中,性價比始終是用戶決策的關鍵考量,反映出消費者對產品綜合價值的理性評估已成為市場主流。

          圖片來源:《報告》

          需要強調的是,當下的性價比內涵已極大豐富——它不僅僅是價格與配置的簡單對比,而是涵蓋了能耗、維修保養等長期使用成本,以及與產品品質相關的情緒價值感知的綜合體現,是用戶對品牌、產品力和價格的綜合感知結果。

          安全與質量,是用戶賦予的“一票否決權”與不可逾越的底線。《報告》指出,安全性是新能源汽車用戶普遍關注的基礎需求,在用戶決策中擁有“一票否決權”。與此同時,產品質量問題也呈現出新特征,除了行駛質量問題(如風噪、胎噪)外,更多與車機系統、智能化配置等電子設備相關。其中,對于增程和插混車型,則需同時應對油車和純電車型的雙重挑戰,質量管理復雜度更高。

          圖片來源:《報告》

          智能化正成為決定市場格局的關鍵變量。《報告》分析指出,智能化是新能源汽車高端車型必備的產品要素,優秀的智能體驗能助力產品脫穎而出,反之則極易引起用戶不滿。同時,中低端車型的智能化功能也在快速普及,正處于從無到有、從有到優的進化過程中。

          其中,從用戶需求進化圖譜可以清晰地看到,智能化已經從之前的分化屬性和魅力屬性,逐漸進化成為影響用戶體驗的重要因素。它涵蓋智能駕駛、智能座艙、智能車機等多個方面,是吸引不少傳統燃油車用戶轉向新能源汽車的重要原因,也是未來3至5年內不變的競爭高地。

          2026年市場競爭將更加激烈

          展望未來,《報告》指出,2026年市場競爭將更趨激烈。行業面臨多重挑戰:對外,補貼政策進一步退坡;對內,產品爆發式增長伴隨同質化現象加劇;同時,還需應對持續技術迭代的燃油車的強勢反擊。

          然而,挑戰之中往往蘊藏機遇。市場已反復證明,“不是沒有消費能力,而是缺少真正讓人心動的產品”。多款車型創下短時間高額訂單數等現象,無不印證精準滿足用戶需求的產品依然能引爆市場。

          與此同時,產業環境也在發生深刻變革。2026年7月1日起將實施的《電動汽車用動力蓄電池安全要求》(GB38031—2025)將大幅提升電池安全門檻,加上智能網聯技術的持續成熟與商業模式的不斷創新,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正邁向更健康的價值回歸階段。

          在此背景下,那些能夠在安全與創新、成本與品質、標準化與個性化之間找到最佳平衡點的企業,將在新一輪競爭周期中贏得先機,引領行業走向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2

          0

          国产日本精品在线观看_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一区二区三区_97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_国产中文字幕六九九九
        2.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日本人成ⅴ在线观看免费 | 日韩欧美永久在线 | 一级日本大片免费观看视频 | 中文字幕精品制服丝袜 | 正在播放酒店精品少妇约 | 亚洲成a人v影院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