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5-10-30 22:14:40
每經記者|彭斐 每經編輯|文多
10月28日晚間,大唐發電(SH601991,股價3.76元,市值695.85億元)在發布2025年第三季度報告的同時,披露了一項收購交易。
大唐發電公告顯示,大唐發電全資子公司大唐安徽發電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安徽公司)于2025年9月與淮南礦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淮南礦業)簽訂《產權交易合同》,以象征性的1元價格,收購了淮南礦業持有的安徽電力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安徽電力股份)50%的股權。交易完成后,安徽公司將持有安徽電力股份100%股權。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這筆看似“劃算”的交易背后,是大唐發電對一家負債企業的全面接手。大唐發電公告顯示,截至評估基準日2025年4月30日,安徽電力股份的資產總額約7.87億元,負債總額卻達到約24.73億元,所有者權益為-16.86億元,資產負債率約314%。
如此負資產,大唐發電為何愿意接手?
對此,大唐發電在公告中表示,公司本次收購股權旨在更好履行社會責任和民生保供責任,最大限度保護股東及相關方利益。
然而,扛起責任的同時,上市公司短期內的財務壓力也隨之而來。根據大唐發電公告,本次交易預計將影響上市公司合并口徑歸母凈利潤減少約5.89億元。
標的公司“資不抵債”
10月28日晚間,大唐發電發布了2025年第三季度財務報告。報告顯示,大唐發電前三季度業績表現穩健,實現營業收入893.45億元,實現歸母凈利潤67.12億元,同比增長51.48%。
然而,大唐發電同日披露的一則公告卻顯示,公司以1元錢的交易價格接手了一家凈資產為大額負數的虧損電力企業——安徽電力股份。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象征性的1元轉讓價,或反映了標的公司安徽電力股份堪憂的財務狀況。大唐發電公告披露,安徽電力股份成立于1999年2月,現有兩臺320MW火力發電機組,分別于1997年和2005年投運。然而,這家運營多年的電力企業近年來深陷經營困境。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除了前文提到的“資不抵債”,安徽電力股份的虧損也在持續。2023年度,安徽電力股份凈利潤為-2.70億元,2024年度,安徽電力股份虧損額進一步擴大至3.53億元。
正是基于這樣嚴峻的財務基本面,大唐發電本次交易的評估和定價顯得尤為特殊。
大唐發電公告顯示,依據中水致遠資產評估有限公司出具的《資產評估報告》,以2025年4月30日為評估基準日,安徽電力股份的股東全部權益價值評估結果為-8.55億元(采用資產基礎法評估)。
這意味著,即便按照評估值,安徽電力股份也處于嚴重的負資產狀態。根據國有資產轉讓的相關規定,股權轉讓價格最終設定為象征性的1元。
上市公司短期利潤承壓
明知是負資產且持續虧損的“燙手山芋”,大唐發電為何仍選擇全盤接手?大唐發電公告給出的解釋是將落腳點放在了社會責任與能源保供上。
大唐發電還在公告中強調,安徽電力股份作為淮南市唯一的市政供熱和工業供熱企業,承擔著區域內重要的能源保供責任,企業居民供熱覆蓋面積約35萬平方米,為民生用熱保障提供了關鍵支撐。
大唐發電表示,本次收購旨在“更好履行社會責任和民生保供責任,最大限度保護股東及相關方利益”。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通過實現全資控股,大唐發電能夠更直接、更有效地對安徽電力股份的生產經營進行管理,確保其在供熱季等關鍵時期發揮作用。當然,履行責任并非沒有代價。
由于安徽電力股份的凈資產為負,大唐發電收購其股權將產生商譽11.77億元。大唐發電聘請了北京卓信大華資產評估有限公司以2025年9月30日為基準日,對公司商譽進行了減值測試評估。評估結果顯示,公司商譽可收回金額為3.98億元,需計提商譽減值準備7.79億元,減值率高達66.22%。
同時,大唐發電公告還提到,因安徽電力股份自2025年9月起納入合并范圍,預計將沖回以前年度確認的信用減值損失2.74億元。綜合影響下,本次交易預計將導致上市公司合并口徑歸母凈利潤減少約5.89億元。
盡管短期內對合并凈利潤帶來負面影響,但大唐發電顯然著眼于更長遠的布局。大唐發電在公告中表示,交易完成后,安徽電力股份將依托上市公司在技術、管理等方面的專業優勢,通過精準化提質增效舉措,進一步提升管理效能,有效培育自主經營與可持續發展能力,加速擺脫經營困境。
2025年上半年,大唐發電的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47.35%,前三季度同比增長51.48%。大唐發電穩健的整體業績,也為消化此次收購帶來的短期財務壓力提供了基礎。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