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5-10-27 19:22:27
綜合財新網、界面新聞10月27日報道,記者從知情人士處確認,宏勝飲料集團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祝麗丹已離職,辦公室已搬空。對此娃哈哈官方未回應。
每經編輯|程鵬 潘海福
綜合財新網、界面新聞10月27日報道,記者從知情人士處確認,宏勝飲料集團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祝麗丹已離職,辦公室已搬空。對此娃哈哈官方未回應。
祝麗丹曾是娃哈哈系的核心高管之一。天眼查APP顯示,其名下有167家企業,在158家“娃哈哈系”“宏勝系”企業中擔任法定代表人或高管。
近期,宏勝集團管理層多次出現震蕩。10月11日,有消息稱,祝麗丹已經被帶走調查,引發廣泛關注。當日晚間,祝麗丹對澎湃新聞記者回應稱:“就不要輕信謠言了吧。”

宗馥莉(左),祝麗丹(右) 圖源:“哈哈號角”公眾號
隨后,有媒體報道稱,宏勝集團內部系統顯示,祝麗丹崗位為“待定”。而此前,她的職位是“管理中心總監兼人力資源部部長”。
此外,10月初,娃哈哈集團的另一核心成員嚴學峰因為涉嫌違紀,被杭州市上城區紀律檢查委員會立案調查。隨后,又被解除立案審查,但職務一度顯示為“待定”。
日前,界面新聞從知情人士處獲悉,嚴學峰已重新擔任宏勝集團的生產中心總監兼訊爾公司總經理。嚴學峰還任宏勝集團的監事,并在娃哈哈有關聯的近190家公司中擔任監事。
嚴學峰被外界認為是宗馥莉的“心腹”,以及娃哈哈集團的核心人物。
2024年宗馥莉接班娃哈哈后,原娃哈哈的一批“老臣”退出公司核心位置,而與宗馥莉共進退的有三個關鍵人物分別是:宏勝飲料集團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祝麗丹、財務負責人丁秀娟和監事嚴學峰。他們接管供應鏈、生產等核心部門,是宗馥莉推動業務調整的關鍵執行者。

祝麗丹(左)、嚴學峰(右)。
宏勝飲料集團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以飲料為主業,同時經營飲料上游產業鏈配料生產、高端裝備制造、印刷包裝,提供飲料生產全產業鏈解決方案,負責娃哈哈相關產品的生產與銷售。宏勝飲料集團有限公司由恒楓貿易有限公司100%控股。
宏勝飲料集團由宗馥莉控股。值得注意的是,今年該公司主體發生變更,由“有限責任公司(外商投資、非獨資)”變更為“有限責任公司(外國法人獨資)”。
在宏勝集團管理層動蕩之際,近期還被大眾關注的另一事件是宗馥莉宣布重新啟用“娃哈哈”品牌。
據第一財經近日報道,有山東娃哈哈經銷商證實,已經接到宗馥莉所控股的宏勝系業務員通知,要求經銷商打款繳納保證金,2026年繼續銷售“娃哈哈”品牌產品。這意味著,41天前宗馥莉決定啟用新品牌“娃小宗”替代“娃哈哈”的計劃出現重大反轉。
據多家媒體此前報道,9月13日,宏勝系公司杭州娃哈哈宏輝食品曾發布《關于開展2026銷售年度經銷商溝通工作的通知》,表示為維護“娃哈哈”品牌使用的合規性,公司決定從2026年新的銷售年度起,更換使用新品牌“娃小宗”。
“娃小宗”是宏勝集團旗下品牌。今年2月至5月期間,宏勝集團密集提交了數十個“娃小宗”商標申請,覆蓋食品、啤酒飲料、方便食品等多個品類,還同步注冊了“宗小哈”“娃小哈”等關聯商標,其中部分申請已完成初步審定。
據北京商報報道,知名戰略定位專家、福建華策品牌定位咨詢創始人詹軍豪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表面上宗馥莉暫時平息風波,實則暗藏隱患,國有資產風險未消。娃哈哈仍有國資持股,此前宗馥莉方曾拒絕支付商標使用費,且宏勝作為代工方掌握定價權,若雙方未明確利潤分配、商標授權費用等核心規則,可能因利益傾斜引發國有資產流失爭議;二是商標授權根基不穩。當前使用許可更像臨時妥協,而非長期共識。“娃哈哈”商標歸屬集團,轉讓或長期授權需全體股東同意,此前宗馥莉推動商標轉讓未果,未來若股東立場分歧,商標使用權限可能再生變數。
10月23日,一位娃哈哈集團內部人士告訴界面新聞,宗馥莉已回來上班,但因此前辭去娃哈哈集團董事長及總經理,她現在是以宏勝飲料集團總裁的身份行事。
據北京商報報道,10月26日,宗馥莉回歸娃哈哈后的第一個周末,其叔叔宗澤后旗下宗盛系品牌“娃小智”啟動全國招商。盡管娃小智董事長、星店聯合創始人兼董事長吳堅想極力撇清與娃哈哈的關系,但相似的名稱、高度重合的產品線,“娃小智”仍被外界解讀為對“娃小宗”的圍剿。
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表示,“宗慶后過世之后,娃哈哈經歷了多波內亂,整個行業競爭也進一步加劇,讓娃哈哈的整體銷售備受挑戰和壓力。未來如何延續娃哈哈品牌以及保證各方的利益,這是宗馥莉回到娃哈哈后亟須解決的難題和課題。整體去看,娃哈哈要恢復到2024年的高光時刻非常難”。
編輯|程鵬 潘海福 杜恒峰
校對|陳柯名
封面圖片來源:“哈哈號角”公眾號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自界面新聞、財新網、第一財經、澎湃新聞、大河報、每經此前報道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