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5-10-24 20:11:49
2025年10月23日晚間,秀強股份公告稱,將“智能玻璃生產線建設項目”和“BIPV玻璃及BIPV組件生產線項目”的完成時間由2025年12月31日調整至2027年6月30日。這兩個項目原定于2025年1月完成,此次是第二次延期。截至2025年9月30日,兩項目投資進度顯著滯后。公司工作人員稱項目延期主要與市場訂單有關。
每經記者|溫雅蘭 每經編輯|魏官紅
2021年,秀強股份(SZ300160,股價5.88元,市值45.45億元)啟動向特定對象發行A股股票事項,彼時,募集資金計劃用于智能玻璃生產線建設項目、BIPV組件生產線項目及補充流動資金。時至今日,距離公司披露相關計劃已經過去近四年,但“智能玻璃生產線建設項目”和“BIPV玻璃及BIPV組件生產線項目”仍未完成。
10月23日晚間,秀強股份再次發布關于部分募集資金投資項目延期的公告。公司公告稱,為了更好地確保募投項目的穩步實施,結合募投項目的實際進展情況,經審慎研究,在募投項目實施主體、實施地點、實施方式、募集資金投資用途及投資規模均不發生變更的前提下,將“智能玻璃生產線建設項目”和“BIPV玻璃及BIPV組件生產線項目”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日期由2025年12月31日調整至2027年6月30日。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梳理相關資料發現,以上兩個項目原定于2025年1月10日完成,本次公告已是其第二次延期。
從時間線來看,2022年12月,秀強股份完成增發,扣除發行相關費用后實際募集資金凈額9.14億元。其中,“智能玻璃生產線建設項目”計劃使用募集資金4.96億元,“BIPV組件生產線項目”計劃使用募集資金2.48億元,另外,計劃使用募集資金補充流動資金1.80億元。截至2023年末,累計使用募集資金1.04億元,全部用于補充流動資金,該項目投資進度已達57.93%。
2024年5月,公司發布公告稱,經股東大會決議通過,公司將“智能玻璃生產線建設項目”預計達到可使用狀態日期延期至2025年12月31日;原募投項目“BIPV組件生產線項目”變更為“BIPV玻璃及BIPV組件生產線項目”,同時項目預計達到可使用狀態日期亦延期至2025年12月31日。
然而,截至2025年9月30日,兩個主要生產線項目的投資進度顯著滯后。其中,“智能玻璃生產線建設項目”累計投入金額約918.64萬元,投資進度僅為1.85%;“BIPV玻璃及BIPV組件生產線項目”累計投入金額約3729.82萬元,投資進度約為15.04%。
相比之下,用于補充流動資金的募資已“超額”投入,累計投入金額達到1.86億元,投資進度為103.42%。公告提到,補充流動資金項目累計投入金額高于承諾投資總額部分系原項目利息,用于補充流動資金的募集資金已按照規定使用完畢,公司已于2025年6月5日注銷該專項賬戶。
秀強股份在2025年半年報中表示,“智能玻璃生產線建設項目”因產品主要應用于中高端智能類產品,公司為避免新增產能消化風險,繼續采取審慎推進策略;“BIPV玻璃及BIPV組件生產線項目”基于穩健經營原則,按既定方案分期建設、逐步投放產能。盡管公司已在可行性論證基礎上優化項目實施方案,但募投項目仍面臨宏觀經濟波動、行業政策變化、市場需求增量未達預期等不確定性,可能導致建設進度延期、產品市場開拓不及預期等風險。
10月24日下午,《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以投資者身份致電秀強股份,公司工作人員表示,項目延期主要與市場訂單有關。“最近客戶降價比較嚴重,投資的成本相對較高”。
談及項目延期可能會帶來的影響,該工作人員表示以公告披露為準。
記者注意到,秀強股份所處行業為玻璃深加工行業,擁有切割、磨邊、打孔、鋼化、印刷、鍍膜、多曲面等多項加工工藝,主要產品涵蓋家電玻璃、新能源玻璃等。
在2025年半年報中,秀強股份提到,公司新能源玻璃產品主要應用于辦公樓、體育場館、博物館及城市寫字樓等建筑,定位于建筑立面墻及屋頂等領域。報告期內,公司新能源業務堅持穩中求進,BIPV產品在公共建筑及綠色示范項目實現多項應用落地。
半年報顯示,2025年上半年,公司營業收入為8.4億元,同比上升11.03%;歸母凈利潤為1.32億元,同比上升9.01%。
10月23日晚間,秀強股份發布了2025年三季報,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12.37億元,同比增長9.19%,歸母凈利潤1.71億元,同比下降5.90%。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VCG211378353242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