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5-10-16 18:54:49
9月,A股上市公司回購平穩推進,22家公司發布回購預案,數量環比下降37.14%;擬回購金額上限合計約39.69億元。當月,中國巨石等公司積極回購,也有公司回購“卡殼”。正在實施回購的公司中,美的集團、寧德時代等單月回購金額超20億元,領銜9月回購。
每經記者|吳永久 張宛 每經編輯|吳永久
9月,A股上市公司回購事項整體平穩推進。每經資本眼研究員統計發現,約有22家公司發布回購預案,多家公司通過回購彰顯對自身價值的認可及維護股東權益、提振市場信心的誠意。而正在實施回購的公司中,不少公司目前累計回購金額已滿足回購方案下限,美的集團、寧德時代等單月回購金額均超20億元,領銜9月回購之最;也有部分公司回購“卡殼”,目前仍未正式啟動。
9月共有22家公司發布了新的回購股份預案公告(含1家董事長提議回購)。相比8月份的35家,數量環比下降了37.14%。以回購公告數據為準,這22家公司的擬回購金額上限合計約39.69億元,較8月份的100.07億元下降較多;其中超過1億元(含)的有11家,占比五成。
從發行人企業性質看,有兩家央企,分別是中國巨石和烽火通信,有4家地方國企。
從擬回購金額看,擬回購金額上限居前的是中國巨石、首鋼股份、中集集團等,分別為8.8億元、5.2億元和5億元。其中,中國巨石作為全球玻璃纖維工業的領導者,不僅擬回購金額上限最高;10月13日晚間,公司又發布公告,稱取得《貸款承諾函》,貸款額度不超過6.3億元,貸款額度在上述22家公司中也是最高的。
不過,讓每經資本眼研究員感到疑惑的是,回購通常被作為提振股價的舉措之一,上市公司一般會選擇在股價震蕩或下降通道時回購。但中國巨石從6月開始,股價整體處于上漲趨勢,以6月最低點計算,截至目前最大漲幅超過60%,公司9月25日發布回購預案的當日,盤中還創出近三年來股價新高17.41元。公司為什么選擇在這個時間節點發布回購方案呢?回購是否會對公司的資金狀況造成一定壓力?貸款是否會增加公司的財務成本?
每經資本眼研究員以投資者身份致電中國巨石董秘辦,就上述問題進行交流,相關工作人員表示,一方面是對公司未來的股價有信心,另一方面也是響應證監會、股東等多方面號召,去年公司做的股東增持,今年就想做下回購。而按照回購價格上限22元/股計算,本次回購總額上限約占公司流動資金的6%左右,不高;而且公司本身貨幣資金很充足,不會對公司經營造成什么壓力。同時,國家出臺的回購專項貸款政策,利率也不高。肯定是在能保證公司廠區建設、冷修技改等正常推進的基礎上來做這些資本市場的事。
從擬回購數量上限占公司總股本的比例看,全球針織運動服飾代工龍頭健盛集團最高,達到5.96%,遠超其他公司;該公司擬使用自有或自籌資金1.5億元~3億元,用于注銷減資。這已經是健盛集團本年度第二期注銷式回購方案了。
就在本輪回購計劃發布(9月19日)的前兩天,健盛集團才宣布完成本年度第一輪注銷式回購方案,該方案于3月發布,實際回購區間為5月30日~9月15日,3個半月時間頂格回購1億元,實際回購股數占公司總股本比例約2.99%。
通過查閱健盛集團公告,公司過去幾年間基本保持每年一期回購方案的節奏,且回購的股份均用于注銷減資,本年度發布兩次回購方案是出于什么考慮呢?每經資本眼研究員以投資者身份致電健盛集團董秘辦,相關工作人員表示,主要是為了回報市場,回饋投資者。那么,兩次回購方案是否會對公司的財務狀況或者日常經營造成壓力?每經資本眼研究員繼續追問,上述工作人員表示,目前財務那邊沒有說有這樣的影響。
另外,軟件行業應用領軍企業新點軟件在9月25日發布回購方案,擬使用自有資金3000萬元~5000萬元回購公司股份,用于實施股權激勵及/或員工持股計劃。同時,公司同步宣布將2024年開啟的上一輪回購方案中實際回購的801.8萬股股票的用途,由股權激勵及/或員工持股計劃變更為注銷減資。
根據上交所有關股份回購的規定,回購用途為股權激勵和/或員工持股計劃的,應當在披露回購結果暨股份變動公告后3年內轉讓或者注銷。而新點軟件上一輪回購方案在今年2月才完成,距離規定的3年轉讓期還有較長時間。為什么公司這么快就宣布注銷了呢?根據公司公告,本次變更是結合公司實際情況審慎決定,旨在維護廣大投資者利益,增強投資者信心,注銷完成后有利于增加每股收益,提高公司股東的投資回報。
總體而言,盡管9月發布回購預案的上市公司數量環比下降,但上述三起案例已清晰傳遞出積極信號:上市公司對投資者回報的重視程度正不斷提升。它們通過多元化方式、多維度舉措,以真金白銀的實際行動,彰顯對公司自身價值的認可及維護股東權益、提振市場信心的誠意。
據同花順數據統計,正在實施回購的公司中,約有379家發布了截至9月底的回購進展公告。不少公司目前累計回購金額已滿足回購方案下限,其中部分公司9月單月回購金額較高。
上述379家公司中,約有137家目前累計回購金額均已達到或超過擬回購金額下限,其中有83家公司距離回購期滿還有3個月以上時間,整體回購進展較快。
正在實施回購的公司中,截至9月底累計回購金額居前的有:美的集團、寧德時代、徐工機械、三一重工和海爾智家等,回購金額分別為:71.09億元(兩期回購方案合計)、43.86億元、30.5億元(兩期回購方案合計)、13.55億元和10.17億元;9月單月分別回購了26.79億元、22.55億元、0.17億元、零元和1.18億元。這些公司都是在4月的回購浪潮前后發布的回購預案,目前累計回購金額均已超過各自的擬回購金額下限。尤其是美的集團和寧德時代兩家公司,9月單月回購金額均超過20億元,領銜單月回購金額之最。
不過兩家公司的回購節奏有所不同。美的集團本年度接連發布了兩期回購方案,自方案發布后,每月合計回購金額均超過3億元,截至9月底,年內累計回購金額已超70億元,整體回購節奏較緊湊。日前,有投資者在互動平臺就股價長期被打壓問題,建議公司加快回購步伐,公司回復表示:未來,公司將綜合判斷前述回購方案的市場反饋和表現,不排除把回購注銷作為常態化的增強股東回報的方式。
而寧德時代在4月大手筆回購15.51億元后,5~7月連續三個月為零回購,隨后8月恢復回購,9月繼續發力,單月回購金額超過前期月份回購總額之和。從股價表現來看,寧德時代5~7月整體處于橫盤震蕩趨勢,8月以來開啟了一波上漲行情,9月底股價一度超過本次回購價格上限392.32元/股,10月9日股價還創出上市以來新高,盤中最高漲至424.36元。
寧德時代股價走勢
有公司快馬加鞭推進回購,也有部分公司依然“按兵未動”。據不完全統計,在目前已發布回購公告的公司中,截至9月底約有40家公司還未正式啟動回購,其中有21家距離首次披露回購事項均已超過4個月時間。
這21家公司中,有16家都是集中在今年4月和5月的回購熱潮中發布的回購公告。既包括中國中鐵、節能國禎、中無人機等6家央企,還有立訊精密、金風科技等行業龍頭。其中中國中鐵是本年度第一家發布回購方案的建筑類破凈央企,但公司4月底發布回購預案后,一直未正式啟動回購。有投資者在互動平臺提問回購相關問題,公司回復表示,將根據此前披露的實施程序,結合市場情況適時開展回購,并將按要求及時對回購情況進行披露。
另外,立訊精密和節能國禎兩家公司在4月發布董事長提議回購的公告后,已經過去半年時間,目前還未公布回購預案公告。這是為什么呢?每經資本眼研究員以投資者身份致電立訊精密,公司證券部工作人員表示,目前還在走一些內部程序,一直有在推進這個事情。至于何時能推出正式的回購方案,上述工作人員表示,在等董事會做決策,暫無法確定。投資者可多關注公告,有的話第一時間會發出來。
除此之外,近岸蛋白、洲際油氣、朗進科技和卓郎智能四家公司在2024年即發布了本期回購方案,其中卓郎智能和近岸蛋白兩家公司回購期限已滿,但依然是零回購,目前均選擇了延期。而洲際油氣在本文發布前一日(10月15日),終于啟動了首次回購,累計支付1119.1萬元。根據公司公告,本次回購將于11月24日期滿,僅剩月余時間,但當前回購金額僅完成擬回購下限(1億元)的11.19%。公司能否按時完成回購計劃?洲際油氣董秘辦工作人員表示,公司肯定會在規定時間內完成回購。
免責聲明:本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交易建議,使用前請核實。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VCG41N1354372881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