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年內約120家企業被立案、逾130家遭行政處罰!口碑榜輿情數據篩選如何錨定篩選標尺?

          每日經濟新聞 2025-10-13 08:44:50

          作為資本市場重要的價值發現平臺,2025第十五屆上市公司口碑榜輿情篩選工作正緊鑼密鼓推進。口碑榜輿情篩選標準既嚴苛又精細,除財務造假等“硬傷”外,信息披露、公司治理、合規意識、投資者關系等均納入評估體系。這也是組委會特別設計三周時長開展輿情篩選工作的初衷,旨在將存在重大誠信或合規瑕疵的企業擋在門外,既降低后續大數據建模與投票環節的干擾,也為投資者構建 “第一重防護墊”。輿情數據篩選階段將于10月19日結束。

          每經記者|吳永久  張宛    每經編輯|吳永久    

          10月11日,*ST元成公告收到證監會浙江監管局《行政處罰事先告知書》的消息引發市場關注。公告顯示,公司2020年至2022年年度報告存在虛假記載,將觸及重大違法強制退市情形,可能被實施重大違法強制退市。這一典型案例恰與當下正在進行的2025第十五屆上市公司口碑榜輿情數據篩選形成深刻呼應——資本市場從無 “絕對完美” 的公司,卻絕不容忍此類觸碰底線的誠信“硬傷”。

          作為資本市場重要的價值發現平臺,本屆口碑榜輿情篩選工作正緊鑼密鼓推進。主辦方每日經濟新聞依托同花順iFinD平臺權威數據,對自2023年9月以來存在監管處罰記錄或重大負面新聞的上市公司實施多維度過濾,旨在通過層層篩查剔除輿情不過關的企業。

          今年以來,監管力度持續加碼,各類違法違規行為的查處范圍不斷擴大、懲戒標準愈發明確,這使得口碑榜輿情篩選工作面臨不小挑戰——既要全面覆蓋海量的監管信息,又要精準研判不同違規情形的性質與影響,工作量顯著增加。但正因其復雜,才更凸顯出這場篩選對于凈化市場生態的重要價值。

          約120家企業及相關人員被立案調查 篩選堅持“分類處置”

          據同花順iFinD數據統計,截至9月底,今年以來已有約120家上市公司及相關人員被立案調查。

          從發行人企業性質看,既包括際華集團等央企,也涵蓋微創光電等地方國企。

          從市值規模看,不乏百億級中大型企業。如總市值近400億元的白銀有色,9月11日公告,公司因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被證監會立案。10月1日,公司公告收到證監會甘肅監管局《行政監管措施決定書》和《行政處罰事先告知書》,不僅被出具警示函,公司及多位責任人同步被處以罰款。

          那么,口碑榜是否會在輿情篩選階段,將上述被立案調查的公司全部剔除呢?口碑榜評選活動負責人表示:“輿情篩選不是簡單的‘拉黑’,而是基于事實的精準甄別、結合情節的分級處置;根本目的是為資本市場培育出真正經得起輿論檢驗、配得上價值認可的優質標的。因此組委會將結合立案事由、違法違規主體等因素綜合研判。”

          總體而言,今年以來上述被立案調查的對象主要分為兩類:一是上市公司本身,二是公司相關人員(包括實際控制人、控股股東、董監高等)。其中,上市公司自身的輿情事件權重更高。

          上述上市公司被立案調查的原因主要集中在兩大領域:

          一是涉嫌財務造假,這類違法行為數量最少,卻是性質最為嚴重的負面輿情。除上文提到的*ST元成,還有元道通信、*ST東通等公司在今年因涉嫌定期報告等財務數據存在虛假記載被立案。*ST東通目前也已收到《行政處罰事先告知書》,公司及相關責任人不僅面臨巨額罰款和市場禁入措施,公司也可能被實施重大違法強制退市。這類公司口碑榜當然會堅決將其剔除。

          二是上市公司因涉嫌信息披露違規,這是最常見的立案類型,具體情形主要包括:定期報告存在虛假記載;重大事項未及時披露(包括但不限于定期報告、關聯交易、非經營性資金占用、重大合同履行情況等)。

          此類公司該如何篩選?上述活動負責人表示,“將實施分級處置。對于調查結果已出,收到《行政處罰決定書》的公司,會根據情節嚴重程度和處罰結果決定去留;仍處于調查過程中的公司,暫時保留并做重點標記,結合更多輿情信息綜合判定。”

          而針對公司相關人員因涉嫌違紀、內幕交易、短線交易、被留置等被立案的情形,上述負責人稱,“上市公司雖非直接涉事主體,但本屆口碑榜同步設置了2025年上市公司杰出領軍人物獎、2025年最佳上市公司董秘獎等個人榜單。若上市公司關鍵人物涉案情節嚴重,同樣無法通過本輪輿情審查。”

          逾130家企業及相關人員被行政處罰 口碑榜聚焦重大違規行為

          據同花順iFinD數據統計,截至9月底,年內約570家上市公司及相關人員因各類違規行為受到監管處分,相關事項多達1000余條。違規主體同樣涵蓋上市公司及相關人員。不過,具體的違規行為卻龐雜而多樣,包括定期報告存在虛假記載、信息披露不準確、重大事項未及時披露、工作人員傳播不實信息、董秘回復投資者提問不嚴謹,董事缺席股東大會等;對應的處分措施也不一樣,從行政處罰、罰款,市場禁入到責令改正、警告、監管函、警示函等。

          因此,組委會采取“抓大放小”原則,重點關注受到嚴重行政處罰及市場禁入的對象。經篩查,上述570家公司中,有超130家公司及相關人員年內受到行政處罰并被罰款;18家公司相關人員被實施市場禁入。

          比如仙琚制藥4月收到《行政處罰決定書》,因公司與競爭對手達成“固定或變更地塞米松磷酸鈉原料藥價格”的壟斷協議,被天津市市場監管委員會沒收違法所得并處巨額罰款1.72億元。該事件雖未觸及重大違法強制退市情形,但對公司當期的財務報表造成一定程度的負面影響,市場反響較惡劣,有多位投資者在互動平臺針對此事表達不滿,已被口碑榜列為重點關注對象。

          從上述統計情況可見,上市公司的違法違規行為雖呈現出多樣化特征,但監管層的治理力度正持續加碼。從財務核算的精準規范,到信息披露的及時透明,從公司治理的結構完善,到合規意識的深度培育,監管觸角已形成全鏈條、立體化的監管網絡。這種全方位的嚴格監管,既彰顯了監管部門維護市場秩序的堅定決心,更凸顯了對違法違規行為 “零容忍” 的鮮明態度,為打造清朗潔凈的資本市場生態、筑牢投資者信心防線注入了持久動力。

          同時,隨著市場成熟度與投資者專業水平的提高,對上市公司的評估已從單一股價表現轉向財務健康、經營發展、投資者關系、ESG評級等多維度綜合考量。

          因此,口碑榜輿情篩選標準既嚴苛又精細,除財務造假等“硬傷”外,信息披露、公司治理、合規意識、投資者關系等均納入評估體系。這也是組委會特別設計三周時長開展輿情篩選工作的初衷,旨在將存在重大誠信或合規瑕疵的企業擋在門外,既降低后續大數據建模與投票環節的干擾,也為投資者構建 “第一重防護墊”。

          正如組委會所言,“讓輿情篩子先篩掉石頭,再把金子留給數據與民心去檢驗。好公司需先過輿論關,再闖價值關,方能讓‘智創未來’的每一步都踩在干凈的土壤上,使‘價值領航’更具長期復利底色。”

          輿情數據篩選階段將于10月19日結束,最終誰能通過這道關口?我們拭目以待。

          封面圖片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劉國梅 攝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口碑榜 上市公司口碑榜 2025第十五屆上市公司口碑榜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日本精品在线观看_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一区二区三区_97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_国产中文字幕六九九九
        2.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午夜精品福利视频 | 中文有码亚洲视频精品一区 | 中文字幕在线日韩6页 | 亚洲欧美中文日韩二区 | 中文字幕第2页 | 亚洲妇女性爱视频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