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5-10-10 23:13:03
10月10日晚,福瑞達宣布以8840.28萬元將全資子公司銀座商管100%股權轉讓給魯商福瑞達健康投資有限公司,構成關聯交易。銀座商管近年業績下滑,2024年至2025年上半年累計虧損約150萬元。福瑞達表示,此次交易旨在優化資源配置,聚焦醫藥和化妝品主業。
每經記者|彭斐 每經編輯|文多
在核心業務板塊業績承壓的背景下,福瑞達(SH600223,股價7.78元,市值79.09億元)再次“瘦身”。
10月10日晚間,福瑞達披露,公司董事會已審議通過議案,擬將其持有的全資子公司山東魯商銀座商業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銀座商管)100%股權,以8840.28萬元的價格轉讓給魯商福瑞達健康投資有限公司。值得關注的是,交易標的銀座商管近期經營狀況并不理想,在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累計虧損約150萬元,而交易定價較其凈資產賬面值溢價不足1%。
由于交易雙方均為福瑞達控股股東山東省商業集團有限公司控制下的企業,本次交易構成關聯交易。根據福瑞達發布的公告,交易完成后,福瑞達將不再持有銀座商管的股權,銀座商管也不再納入上市公司合并報表范圍。
此次交易的定價依據,是深圳市鵬信資產評估土地房地產估價有限公司出具的資產評估報告。報告顯示,以2024年12月31日為評估基準日,銀座商管評估價值為8840.28萬元,評估增值率為0.39%。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銀座商管的盈利能力近年來持續走弱。銀座商管在2022年和2023年分別實現凈利潤3.30萬元和47.91萬元,但進入2024年后業績急轉直下,當年凈虧損62.35萬元。到了2025年上半年,虧損進一步擴大,凈虧損達87.68萬元。
評估報告顯示,銀座商管的經營收入主要來源于對集團內部房地產項目進行運營管理,但受國有資本退出房地產板塊的政策影響,其后續經營面臨轉型,預期收益及盈利風險無法可靠預測,因此評估最終采用資產基礎法。
對于福瑞達而言,以接近凈資產的價格剝離一項面臨轉型陣痛且已陷入虧損的非核心業務,無疑是一次旨在優化資產負債表的“減負”行動。
“本次交易有利于公司進一步優化資源配置,收縮非主營業務,集中精力做大做強醫藥、化妝品兩大主業,符合公司的經營發展規劃和戰略布局,有利于公司未來長遠可持續發展。”對于這次交易對上市公司的影響,福瑞達表示。
自2023年剝離房地產業務后,公司便確立了以醫藥和化妝品為核心的發展方向。通過持續出清非主營業務,公司意圖集中優勢資源,應對核心賽道的激烈競爭。
然而,“輕裝上陣”的福瑞達,其主業發展也并非一帆風順。根據公司發布的2025年半年度報告,公司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17.90億元,同比下降7.05%,實現歸母凈利潤1.08億元,同比下降15.16%。業績下滑的主要原因,正是來自其寄予厚望的兩大主業。
其中,化妝品板塊作為營收支柱,上半年收入為10.94億元,同比減少7.73%。兩大核心品牌表現分化嚴重:頤蓮品牌上半年營業收入為5.54億元,同比增長23.78%,表現亮眼;而另一核心品牌璦爾博士則遭遇重挫,上半年營業收入為4.51億元,同比下滑29.97%。公司在財報中解釋稱,璦爾博士的下滑受多重因素影響,包括多款核心單品處于迭代階段、為嚴控亂價對部分經銷商采取有限停貨措施、線上流量紅利減退等。
與此同時,福瑞達的醫藥板塊同樣面臨挑戰。2025年上半年,其醫藥板塊營業收入為2.07億元,同比減少13.87%。
福瑞達于2025年3月發布了“提質增效重回報”行動方案,強調聚焦主責主業、提升科技創新能力和加強投資者回報等。
此次出售銀座商管,或正是該方案在資產結構優化層面的具體體現。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VCG211415728314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