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5-09-23 12:53:06
南向資金已成為2025年港股市場重要的增量來源。截至9月17日,年內南向資金凈買入額突破1.09萬億港元,創自2014年互聯互通機制建立以來的年度紀錄。9月8日至12日這一周,南向資金凈買入港股規模達到608.22億港元,較前一周增長84.0%,創下4月中旬以來的單周凈買入峰值。
從配置方向來看,南向資金對AI相關核心資產表現出濃厚興趣,互聯網龍頭個股成為其重點加倉的對象。在2025年8月17日至9月17日的一個月內,南向資金凈買入金額排名前三的個股,均為港股科技板塊的代表性成份股。在內、外資共同加持下,港股科技板塊有望獲得更持續的上漲動力。
從估值角度來看,恒生科技指數當前的市盈率為22.54倍,縱向來看,處于近5年28.35%的中低分位數水平,相較2021年的高點水平仍具有一定的距離;橫向對比全球主要市場科技指數,港股科技相關指數估值顯著低于標普500、納斯達克等代表性指數,具備較高的性價比。
盡管美聯儲降息落地后,包括恒生科技指數在內的港股科技板塊出現了短期回調,但從中長期視角來看,行業在AI技術和應用層面不斷突破,疊加降息預期延續、南向資金持續流入及估值仍處合理區間等多重因素,港股科技板塊仍具備較好的關注價值。
港股通科技ETF基金(159101):既聚焦騰訊、阿里等互聯網巨頭,也覆蓋理想汽車、百濟神州等新興勢力,全面覆蓋“軟硬件+新消費+創新藥+造車新勢力”熱門賽道,前五大成分股權重占比57%,前十大成分股占比77%,銳度高,覆蓋廣,是投資者一鍵布局中國科技領軍企業的優質工具。
恒生科技指數ETF(513180):支持T+0交易。標的指數囊括阿里巴巴、騰訊控股等30家港股科技龍頭,軟硬科技兼備,持倉股深度聚焦AI產業鏈的上中下游。降息預期升溫,疊加南向資金持續流入,港股或迎內外資共振,高彈性的恒生科技有望深度受益。(場外聯接A/C:013402/013403)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