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22 17:44:34
每經記者|任飛 每經編輯|趙云
上周,美聯儲9月會議降息25個基點,為去年12月以來首次降息;A股市場沖高回落。
受此影響,公募FOF的回撤較為明顯,多只產品單周回撤超1%。
在業內人士看來,美聯儲年內再降息2次的概率提升,降低了現金回報的吸引力,而長久期國債的資本利得機會或浮現,建議關注股債多元機會。
上周(9月15日至21日),A股市場沖高回落,在市場快速上漲后遇到階段性上行阻力,后續大概率回歸慢牛演繹。寬基指數方面,上證指數下跌1.30%,深證成指上漲1.14%,創業板指上漲2.34%。
美東時間9月17日,美聯儲9月會議降息25個基點,是自去年12月以來首次降息,最新公布的經濟預測摘要上調2025-2027年經濟增長,最新的利率點陣圖則暗示年內或仍有兩次降息可能。
受此影響,公募FOF單周回撤明顯,許多產品的回撤超1%。股票型FOF當中,國泰行業輪動A單周跌幅超過3%,混合型FOF中的前海開源裕源跌幅超過2.59%,養老目標FOF當中的國泰民安養老2040三年A跌幅超過1.12%。
在業績表現出色的基金方面,華夏優選配置A上周收益率錄得0.18%,是股票型FOF中業績最好的一只;財通資管博宏積極6個月持有A上周收益率錄得2.25%,是混合型FOF中業績最好的一只;養老目標FOF中業績最好的是工銀養老2050五年持有A,單周業績錄得2.76%。
摩根資產管理認為,對于投資者而言,美聯儲年內再降息2次的概率提升,降低了現金回報的吸引力,而長久期國債的資本利得機會或浮現。基于美元可能繼續走弱,非美市場和黃金可能持續保持韌性,而從估值吸引力、盈利趨勢和市場動能來看, A股、港股及日股的結構性機會值得繼續關注。但基于整體風險回報的平衡,投資者宜在優質債券、價格合理的股票、跨市場資產和另類資產中保持多元化。
天風證券研報分析指出,后續債市更有可能繼續沿著區間震蕩的狀態演繹,多空博弈或仍是主旋律。前文提及,當前債市難以走出獨立行情的原因在于缺乏新的敘事邏輯,以及配置盤的持續缺位,但即便出現增量政策加碼或是國債買賣落地,預計對當前格局的影響或相對有限。

上周,海內外權益市場表現強勁,QDII基金漲幅領先,商品基金受黃金回調影響微跌,基金市場新成立產品以權益和被動指數型為主,整體呈現結構性分化。
QDII-FOF(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FOF)是中國證監會批準的公募基金,通過QDII機制投資境外市場,主要投資海外基金(如美股、港股等),實現全球化資產配置。未來,此類基金能否迎來投資機遇值得關注。
有分析指出,這類型基金通過投資海外基金,可分散風險并捕捉不同市場機會。此外,通過精選優質海外基金構建組合,降低單一市場波動風險。在合規要求方面,需通過QDII機制操作,需遵守中國證監會的跨境投資監管規定。
據國金證券的研報統計,截至2025年中報,QDII基金總數量307只(幣種及份額合并計算),總規模約6782.72億元人民幣,再創歷史新高。因外匯額度發放有限,規模增速放緩,環比2024年報增長率11.3%。
其中,規模較大的是港股3043億、美股2272億,合計占比78%。2025上半年港股QDII規模增加322億為最高;其次為美股QDII規模擴張202億,在一季度縮水而二季度隨市場反彈增加;債券QDII增加68億、占比升至7%;而泛東南亞QDII的規模縮水最多,下降11億、占比降至0.4%。
此外,今年上半年QDII申贖凈額-246億份,因港股QDII中有少量互聯網、科技、醫療保健ETF出現大額贖回,可見部分資金對港股獲利了結。QDII持有人結構以個人為主,不過機構投資者占比均值升至26%。因此,未來FOF基金投資相關QDII基金的空間和參考范圍依然較大,對相關FOF的資產配置提供了更多的可能。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