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5-09-17 17:49:23
9月17日,2025天府文創薈成都數字文創上市培育活動(北京站)在北京舉行。20余家成都數字文創企業齊聚,進行深度交流。活動現場,深圳市人民厚樸私募股權投資有限公司執行董事呂超稱,當前資本市場為文創企業帶來機遇,但也面臨挑戰。A股、港股、美股復蘇步伐有別,文創企業需結合新消費與新技術,修煉內功,提升基礎競爭力,尊重市場規則,才能講好中國文創故事。
每經記者|謝陶 每經編輯|唐元
9月17日,以“文創天府·蓉耀未來”為主題的2025天府文創薈成都數字文創上市培育活動(北京站)在北京繼續“上演”。20余家成都數字文創企業齊聚北京,開啟了一場圍繞資本對接、產業對標與合作鏈接的零距離深度交流。
本次活動由中共成都市委宣傳部指導,成都市文化產業發展促進中心主辦,成都天府文創金融科技有限公司承辦,中關村數字文化產業聯盟、天府(四川)聯合股權交易中心、成都市文化金融服務中心、成都市天府文創股權投資基金管理公司支持。
在17日下午舉行的成都市數字文創產業(北京)合作對接會現場,深圳市人民厚樸私募股權投資有限公司執行董事呂超圍繞“當前資本市場帶給文創企業的機遇與挑戰”進行了主旨分享。
在呂超看來,“現在資本市場的發展,給各個文創企業帶來了包括實現全球化、實現品牌發展、實現財富夢想的機會,但其中也面臨諸多挑戰。唯有修煉內功、提升基礎競爭力、尊重市場規則,才能真正講好中國文創的故事。”
首先,從經濟復蘇的角度來看,呂超指出,“A股、港股、美股基本都呈現復蘇的態勢,不過,這三者的步伐是有差別的,A股整體的復蘇節奏較快,其次是港股,從去年下半年到今年上半年,港股市場都非常火爆,也帶來了整個全球資本市場的熱潮。”
“從政府投資的角度來看,整個全球化發展的趨勢還是很明顯的,尤其是對于中國資產的估值,投資者還是有很高的認可。整體來看,我們還是要依據國內的業務基礎,去做更多的全球化布局,來抓住資本全球化的機遇,”呂超表示。
圍繞不同資本市場的特征,呂超進行了進一步的分析,“目前來看,A股的上市公司還是偏向于科技和制造。根據宏觀趨勢,相關行業對于盈利能力及公司規模其實有了更高的要求。在這樣的基礎上,需要企業有成熟穩定的盈利能力和清晰的商業模式,才能帶來后續較大的市場增長空間。”
“當然A股也有一些上市的文創企業,但他們的上市時間都比較早了。整體而言,A股對于此類企業的上市門檻、規模及盈利能力的要求較高,審核周期也較長。從去年的IPO情況來看,主要集中在創業板和北交所,這也是目前政策引導的一個方向。尤其是北交所,為國內眾多中小企業提供了上市途徑,從行業上來看,資金還是圍繞著科技及制造業為主,慢慢地向著消費板塊流動。就我理解,消費領域與文創企業還是比較契合的。”呂超表示。
談及港股的表現,呂超表示,“今年大家應該可以感受到它的火爆,無論是IPO還是二級市場,整體偏向科技行業和消費娛樂行業。從技術上來講,我們的觀點是,首先要具有不錯的品牌IP屬性,和新消費尤其是年輕人的消費做一個結合,打造一些熱點的板塊,同時不能忽視全球化布局。”
針對美股的特點,呂超表示,企業不能純粹地去做品牌或消費,首先要有一個比較強的技術驅動“內核”,比如AI技術、區塊鏈技術等,這樣才能更好地“適配”美股。“同時,你得盡量去做全球化布局,展現全球化的潛力,美股的投資者還是比較喜歡‘全球化故事’的。美股上市,對于公司規模的擴張、跨境的并購、整體品牌的全球化,都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但結合目前的國際局勢,挑戰其實也很明顯——國際政治經濟局勢的影響、全球化成本的增長等。”
活動現場,呂超還聚焦文創企業面臨的一些核心挑戰進行了分享。
在呂超看來,整個文創企業的核心挑戰,不僅僅存在于上市階段,而是貫穿于早期發展到融資過程。
“首先是價值評估和定價難。因為大部分文創企業的核心資產,包括知識產權、品牌、創意能力等,這些都很難去做明確估價;其次,盈利能力與可持續發展能力有所欠缺。一旦出現債務問題,很容易造成業務波動,影響投資人決策;再次,文創企業在發展過程中面臨的合規性風險——無論是知識產權保護,還是IP授權,都需要付出巨大的精力與成本;最后,文創企業的輕資產模式。我覺得這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面,企業可以借此保持擴張速度,但另一方面,融資方式相對有限。”
與此同時,呂超針對企業不同的發展階段,給出了建議。“在上市之前還是盡量‘修煉內功’,把自己的核心IP理清,打造出成熟穩定的商業模式;上市選擇時,根據公司的情況,包括未來想發展的市場板塊以及公司所處的規模體量去選擇A股、港股或美股;上市之后,不斷提振經營表現,做好整個資本市場的維護,把后續再融資的資金渠道給打通。”
呂超認為,“如今資本市場的發展,給各個文創企業帶來了包括實現全球化、實現品牌發展、實現財富夢想的機會,但其中也面臨諸多挑戰。唯有修煉內功、提升基礎競爭力、尊重市場規則,才能真正講好中國文創的故事。我也相信,資本市場會給大家一些好的回報和反饋。”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