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30 22:11:59
中國太保2025年中報顯示,上半年實現歸母凈利潤278.85億元,同比增長11%。公司通過四大舉措推動分紅險業務轉型,上半年分紅險新保期繳規模保費大增,預計全年占比將提升。新能源車險上半年保費收入105.96億元,占車險保費19.8%,已進入盈利空間。公司穩步增加公開市場權益資產及未上市股權配置,推進新業務試點提升投資效率。面對低利率環境,公司采取措施穩定凈投資收益率,積極探索境外投資與全球化資產配置。
每經記者|涂穎浩 每經編輯|張益銘
8月29日,中國太保管理層在2025年中期業績發布會上披露多項核心業務進展。
面對壽險預定利率下調的行業環境,公司通過四大舉措推動分紅險業務結構轉型,上半年,分紅險新保期繳規模保費同比大增,新保期繳中分紅險占比提升至42.5%,預計全年占比將進一步提升。
新能源車險上半年實現原保險保費收入105.96億元,占車險保費比例達19.8%,新能源車險已進入盈利空間。其中,家用車的綜合成本率比較理想,目前采取兩大策略降低賠付成本、優化風險選擇。
公司在投資端穩步增加公開市場的權益資產以及未上市股權等另類資產的配置。在政策支持下,公司已持續推進包括私募證券、投資基金、黃金投資、互換便利等新業務試點,這將進一步提升太保在保險資金運用方面的綜合效率和質量。
隨著市場利率下行,近年來監管持續下調壽險產品的預定利率,2023年至2024年,預定利率歷經兩輪下調至2.5%。
對于預定利率下調對存量業務的影響,中國太保總精算師張遠瀚表示,過去五年公司整體客戶負債成本率下降超過70個基點,去年公司的打平收益率(壽險公司實現盈虧平衡所需的最低投資收益率)已經顯著低于2.5%;新業務方面,在預定利率動態調整機制下,預計公司未來負債成本還要進一步下降。
中報顯示,上半年太保壽險分紅險新保期繳規模保費101.28億元,同比大幅增長近14倍,新保期繳中分紅險占比提升至42.5%,其中代理人渠道新保期繳中分紅險占比達51%。
張遠瀚表示,上半年公司以客戶需求為導向,堅持推動分紅險轉型。2025年上半年,公司主要通過四大舉措推動分紅險的業務結構轉型。
一是強化觀念,堅定轉型;二是差異化分渠道推動,立足各渠道實際業務場景差異化推進,實施個險先轉銀保跟進的渠道策略。隨著下半年產品轉型進度加快,預計全年分紅險占比將進一步提升;三是差異化分區域推動,根據區域特點、客戶偏好、隊伍情況、資源稟賦,搭配差異化的經營策略;四是差異化資源配置策略,優化財務資源投向,強化人才配備,以績效考核政策牽引,激發機構的經營活力。
張遠瀚表示,新一輪預定利率的調整對分紅險是機遇也是挑戰。一方面,客觀上會不可避免地導致在售產品在短期內競爭力下降,銷售難度增加;另一方面,也縮小了分紅險和傳統險的預定利率差距,使得分紅險的相對優勢更加凸顯,從而促進整體業務結構優化,長期有利于利差損風險管控和業務高質量發展。
中報顯示,新能源車險上半年實現原保險保費收入105.96億元,占車險保費比例達19.8%,同比上升了5.7個百分點。
中國太保副總裁俞斌表示,上半年新能源車險總體經營情況還是比較好的,整個新能源車險已經進入了盈利空間。其中,家用車的綜合成本率相對比較理想,商用車綜合成本率超過100%。從年內走勢判斷,下半年新能源車險可能還存在綜合成本率上行的壓力。
俞斌指出,新能源車險綜合成本相對較高的原因有多方面,品牌和保有量是一個關鍵因素,同時新能源車零配件的一體化壓鑄使得修復難度比較高,此外還有客群比較年輕、駕駛習慣適應性、使用性質等原因。目前公司采取的策略有兩個:一是跟主機廠強化全面合作,降低賠付成本;二是利用數據去優化風險選擇。在履行社會責任方面,今年在車險好投保平臺上的新能源車險也有較快增長。
2025年上半年,中國太保正式啟動“大康養、AI(人工智能)+、國際化”三大戰略,這是公司面向未來,走穩、走深、走實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
“中國太保已經基本建成了穩定高效的AI基礎設施,預計今年年底建成2700個數字化等效勞動力。”俞斌表示,發展AI戰略目前的主要成效體現在改善用戶體驗、提升隊伍產能、賦能風險控制三個方面,未來將在客戶經營、產業風險、銷售隊伍、營運管理、投資、康養六個方面,通過AI驅動流程重塑和模式升級,爭取實現對保險經營價值鏈的全覆蓋。
對于大康養戰略,中國太保副總裁馬欣表示,希望未來在主業更協同、服務更專業、產服更融合三個方面做出太保特色。“在機構養老領域,隨著越來越多的太保家園建成并投入運營,養老服務與保險主業雙向賦能的路徑進一步清晰。南京養老社區聚焦康養需求,開業18個月就實現滿住,入住率越高,越能與保險營銷形成良性互動。客戶參觀南京養老社區,上半年實現長險轉換保單超過1500件,對高端客戶的發展形成了明顯的帶動作用。”
2025年上半年,中國太保實現歸母凈利潤278.85億元,同比增長11%。對于上半年盈利增長,中國太保副總裁蘇罡表示,一是一季度利率波動對固收資產公允價值的負面影響已經顯著收窄;二是公司持續拓展了多元化投資渠道,特別是積極把握好港股市場的投資機會,權益類投資收益持續超越基準,結合股息價值策略,整體投資業績穩步提升,對于凈利潤的增長形成了有效支撐。
截至2025年6月末,太保集團投資資產2.92萬億元,較上年末增長7%。從投資組合來看,債券投資占投資資產的62.5%,較上年末上升2.4個百分點;權益投資方面,股票和權益型基金占投資資產的11.8%,較上年末上升0.6個百分點。
“國內的權益資產具備中長期的配置價值。”在蘇罡看來,在固定收益投資方面,長期低利率市場環境必然會導致優質資產供給相對不足。短期宏觀經濟變量發生一些邊際性的變化,疊加市場情緒的快速切換,使得保險資金在權益投資領域面臨更大的機會。
“一方面公司在持續加強長期利率債的配置,合理延展固定收益資產的久期,另一方面也穩步增加公開市場的權益資產,以及未上市股權等另類資產的配置,提高長期投資回報。”蘇罡表示,公司一直堅持以股息價值策略為核心,并且結合市場變化,不斷優化權益投資組合結構。在政策持續支持下,公司將積極拓展投資品種和投資渠道。目前已持續推進包括私募證券、投資基金、黃金投資、互換便利等新業務試點,這將進一步提升太保在保險資金運用方面的綜合效率和質量。
蘇罡表示,面對新的低利率環境,公司高度重視并不斷提升穿越周期的能力以適應這種長期挑戰。一是擴展債券的久期,增配ABS(資產證券化)、REITS(不動產投資信托基金)等新型固收品種,加大股息回報率較高且波動較小的權益資產配置,穩定凈投資收益率;二是繼續積極構建風格多元化的權益投資組合,積極把握科技創新、產業轉型、板塊輪動等結構性機會;三是以股權投資方式支持戰略性新興產業;四是持續將ESG(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理念融入投資管理的全過程,尋求與氣候變化相關的長期投資機會;五是穩慎探索境外投資與全球化的資產配置模式。
蘇罡還表示,基于公司內部研究的結果,在可比口徑下,近十年來太保的平均投資收益率為4.70%,綜合投資收益率下浮比例1.02%,位于上市同業首位。從歷年以及相關年度表現來看,公司投資收益率在行業中均處于中等偏上的水平,對今年全年投資收益率保持一貫良好表現充滿信心。
封面圖片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資料圖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