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28 18:28:07
英偉達2026財年Q2營收同比增長56%,凈利潤同比增長59%,業績略超市場預期,并批準600億美元股票回購。CEO黃仁勛預測未來五年全球AI基礎設施支出達3萬億-4萬億美元,中國市場機遇約為500億美元。受其言論提振,AI硬件方向爆發,多只核心股創新高。A股主要指數集體走強,科創50指數大漲7.23%。
今天凌晨,全球投資者翹首以盼的英偉達財報正式公布。
英偉達財報顯示,公司2026財年第二季度營收467億美元,同比增長56%;凈利潤264.22億美元,同比增長59%。
業績指引方面,不包括H20預期的情況下,三季度英偉達的營收指引中值為540億美元,高于分析師預期的中值534.6億美元。
因此,剔除H20這一因素,英偉達的業績是略超市場預期的。另外,英偉達批準額外600億美元股票回購,超出市場預期。
需要重點提到的是,英偉達CEO黃仁勛的幾句話,不僅提升了市場對全球AI基礎設施支出的預期,而且也提升了A股市場對AI行情的預期。
黃仁勛表示,僅全球四大超大規模云廠商的資本支出,就在兩年內實現了翻倍。隨著AI革命全面推進、AI競賽正式打響,這類資本支出已增至每年6000億美元。從現在到本十年末還有五年時間,而這6000億美元還僅僅是四大超大規模云廠商的支出規模。未來五年全球AI基礎設施支出達到3萬億至4萬億美元的規模,是一個相當合理的預測。
黃仁勛還表示,今年中國市場為我們帶來的機遇規模約為500億美元。若我們能憑借具備競爭力的產品充分把握這一機遇,且鑒于全球AI市場整體均在增長,預計中國市場規模每年有望實現50%左右的增長。
中國市場的500億美元是什么概念呢?達哥舉個例子,今年寒武紀上半年的營收才28.81億元,假如寒武紀拿下10%的市場份額,那么收入就是50億美元,換算成人民幣就是350多億元。
黃仁勛的話,再加上觀察者網援引英國《金融時報》的相關報道,直接點燃了AI方向的市場情緒。今天,AI硬件方向繼續爆發,多只核心股創下新高。
我們回到市場。
今天,A股主要指數集體走強。截至收盤,上證指數上漲1.14%,深證成指、創業板指數分別上漲2.25%、3.82%。科創50指數大漲7.23%,創下最近三年半以來的新高。
滬深兩市成交額達到29708億元,較昨日縮量1948億元。整個市場有2868只個股上漲,2402只個股下跌,依然是結構性行情。
大市方面,盤中一度跳水,上證指數盤中最多下跌1%,但1點半之后市場開始大反攻。
昨天達哥提到,從上證指數歷史上幾次臨近重量級高點連線時的調整,調整幅度均不大,且時間并不長。
雖然目前還無法判斷上證指數的調整是否已結束,但上證指數的走勢在當前顯得不太重要。在牛市中,如果僅依靠大盤走勢而決定實際操作,那么容易放跑牛股。
一個最簡單的辦法就是,關注領先指數的走勢。誰是領先指數?很顯然,科創50指數才是領先指數。
還是那句話:重點在板塊個股,重點是抱緊AI硬件的行情。
關于AI硬件的行情,達哥最近兩三個月一直在提,其中重點提到CPO、PCB、液冷、AI芯片是核心。
從近期的行情來看,CPO、PCB、液冷、AI芯片的行情,可以用“炸裂”來形容。參與這幾個板塊的投資者,賺錢的快感是外人難以體會的。
今天,CPO、PCB、液冷、AI芯片等AI硬件方向的核心股紛紛大漲,且多數創下了近期新高。
此外,在AI硬件方向,今天有兩個現象值得關注。
一是寒武紀股價漲幅超過15%,正式登上A股“股王”寶座。昨天僅是在寶座上呆了一會而已。
二是工業富聯漲幅超7%,創下收盤新高。截至收盤,工業富聯的市值達到9719.22億元,萬億市值的門檻近在咫尺。
從上周五開始,A股市場出現了兩大標志性事件。一是電子行業的市值超過銀行業,位居第一;二是寒武紀問鼎“股王”寶座。
這兩大事件的出現,標志著A股迎來新的投資時代,即以AI為代表的科技投資時代。
接下來,科技方向的第三個標志性事件,可能就是萬億市值個股的出現。以當前市場對科技股的追捧程度來看,達哥相信,萬億市值個股出現的時間,可能不會太遠。
在2019-2021年的結構性牛市中,貴州茅臺及寧德時代市值超過萬億元,帶動了白酒及新能源兩大板塊的投資熱潮。
作為一個歷經多輪牛熊的投資老兵,達哥今天再和大家說一句心里話:投資要與時代同頻共振,要借勢,這樣才能遠遠跑贏大盤及大多數投資者。
與時代同頻共振,達哥之前解釋過,即炒股要擁抱產業趨勢、科技浪潮。
什么是借勢?借市場的大勢,借資金的大勢。當前市場的大勢,在以AI硬件為代表的人工智能產業鏈上;資金的大勢在AI科技股上。
資金的大勢,如何理解?最近一段時間,成交額靠前的個股,多數都是科技股。AI科技的不少中大票,不斷創新高,最大的推動方是機構。
當前人工智能產業鏈的行情,猶如2019-2021年的白酒、新能源行情以及2016-2017年的“漂亮50”行情。這些行情都是機構推動的結果。
作為普通投資者,就是要借市場、資金的大勢,讓機構資金及市場其他資金推動自己賬戶市值的攀升。
簡單說下今天的板塊表現,通信設備、半導體、元器件領漲行業板塊,銅纜高速連接、CPO概念、光通信、6G概念、先進封裝領漲概念板塊,這些板塊均是以AI科技為代表的科技方向。
來看一下消息面。
1.國家數據局局長:今年還將推出數據產權等十幾項產業政策。
2.馬斯克旗下基于近地軌道的衛星互聯網服務 “星鏈”(Starlink)宣布,其全球用戶數量已突破700萬,目前其業務遍及全球150多個國家和地區。
商業航天是達哥提到的即將迎來產業趨勢的行業。行業層面,衛星-火箭-發射場系統鏈條在機制跑通后已開始提速,商業航天迎來拐點。
中信證券建議關注衛星通信服務提供商、衛星通信運營及服務、衛星制造產業鏈、地面設備制造等領域的投資機遇。
3.據央視新聞,我國自主研發腦機接口成功完成腦深部腫瘤邊界精準定位臨床試驗。
最后,達哥作一個總結:今天市場情緒有所修復,但無法判斷大盤調整是否已經結束,重點觀察科創50指數的走向。
板塊方面,繼續重視人工智能這一超級主線,以核心股及成交額大的品種優先。此外,中期還可以關注智能駕駛、商業航天、人形機器人、創新藥、固態電池、證券和金融科技。如果無法跑贏市場及主線板塊,可以選擇主線板塊、核心板塊的ETF基金。
PS:想了解達哥的更多觀點,或想和達哥交流,請關注微信公眾號“道達號”。
(張道達)
根據國家有關部門的最新規定,本手記不涉及任何操作建議,入市風險自擔。
封面圖片來源:圖片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劉國梅 攝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