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日報報業集團 2025-08-07 13:29:17
“民政局”直接搬到音樂節現場,在音樂節就能領結婚證!最近,各地的音樂節以這樣新潮又暖心的方式“出圈”了。
烏魯木齊音樂節的舞臺旁,四川成都、浙江寧波音樂節的登記點前,新人排著隊,把樂隊海報當作領證背景……以上打破常規的畫面,正在重新定義婚姻登記的模樣。
隨著新修訂的《婚姻登記條例》施行,“全國通辦”“取消戶口簿”等政策使登記更便捷,而音樂節里的登記點,則讓這場人生儀式跳出了“填表蓋章”的刻板印象。這不僅是流程的簡化,更是對婚姻本質的溫柔回歸。
各地在婚姻登記上做加法時,又有哪些配套措施得同步跟上?
曾幾何時,婚姻登記像一套“規定動作”:必須回到戶籍地,必須帶齊戶口簿,必須在工作日的民政局窗口,甚至連拍照姿勢都有不成文的“標準”。有跨省戀愛的年輕人吐槽:“領結婚證比求婚還難,光請假奔波就要耗費半個月。”“重程序、輕感受”的模式,讓本該溫馨的時刻多了幾分行政化的冰冷。
婚姻登記迎來新賽道,音樂和愛夢幻聯動。邊蹦迪邊領證,讓每一首歌、每一段旋律都成為共赴人間煙火的見證。“腦洞大開”背后,也讓人意識到,婚姻的核心不在于外在形式,而是兩顆靈魂的共鳴。無論是肅穆的禮堂,還是鼎沸的音樂節現場,當兩個生命真正達成精神的共振,那一方天地就是婚姻契約最動人的起點。
婚姻登記為幸福“加碼”,儀式服務花式開卷。在程序減負的基礎上,不少城市、景區進一步升級“甜蜜服務”,提供多樣化的服務體驗,讓婚姻登記有愛有趣還有潮。這些創新不是“天馬行空”,而是建立在對需求的精準把握上——年輕人在哪,生活場景在哪,服務就可以延伸到哪。
民政局跨界整活背后,既算文化賬又算經濟賬。
從“為一場演唱會赴一座城”到“為一紙婚書游一座城”,文化賦能帶動“領證旅游打卡”火起來,讓“曬證”不再只是儀式的記錄,更成為文化的分享。自4月起,成都市各婚姻登記處為領證新人贈送定制版婚書。這份婚書整體采用傳統復古繪畫風格,精心復刻經典婚書樣式,以紅箋小字承載新人對未來的期許,更將傳唱千年的《鳳求凰》融入設計,傳統韻味與浪漫寓意交織,吸引眾多年輕人專程而來。成都高新區桂溪生態公園婚姻登記處則用非遺為愛“送喜”,邀請糖畫省級代表性傳承人、剪紙傳承人親臨現場,為登記新人剪制側臉剪影、送上傳統“派糖”,讓古老技藝在見證幸福的時刻煥發生機。
“婚姻登記+文旅”讓領證從機械式“走流程”變成浪漫“走心”,不僅讓儀式感徹底拉滿,更推動婚禮經濟從一次性消費拓展為甜蜜產業鏈。成都市大邑縣民政局把婚姻登記點“搬”到海拔3250米的西嶺雪山頂上,邀請新人在雪山云海的環抱中解鎖成都“最高婚姻登記處”;新疆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賽里木湖婚姻登記中心,景區為完成婚姻登記的新人提供終身免費入園的專屬福利。不少地方更是因地制宜,將婚姻登記和民俗風情、自然景觀有機串聯,開辟文旅新賽道。江蘇東臺市西溪景區便是典范,其以婚姻登記為起點,延伸出迎親嫁娶、婚紗攝影、婚宴籌備、游船婚禮、蜜月住宿等綜合業態,形成了完整的“甜蜜產業鏈”每年吸引超300萬人次走進景區,帶動景區收入增長20%左右,鮮活印證了“婚姻登記 + 文旅”的融合活力。
在為便捷化點贊的同時,一些伴隨而來的問題同樣值得關注。
婚姻是人生重大選擇,而不是一時的激情與沖動。婚姻登記便捷化的初衷,是讓人們在登記環節少跑路、少費心,絕非鼓勵“隨隨便便登記”的輕佻婚姻觀。兩人決定步入婚姻,憑借的應是深厚感情基礎上的冷靜思考與理性判斷,而不是特殊情境下的心血來潮、盲目沖動。
婚姻登記可以便捷化,但必要的婚前準備不能“簡化”。盡管現行《婚姻登記條例》未將婚檢列為強制項目,但新人在登記前自愿進行健康檢查,將有效規避傳染病、遺傳病、生殖系統疾病等潛在風險,為婚姻美滿、家庭和睦筑牢健康基石。同時,登記前對婚前財產等事宜以雙方認可的方式做好規劃,也能最大程度減少未來可能出現的矛盾隱患,讓婚姻關系更趨穩定長久。這些關乎婚姻質量的準備,都需要在冷靜思考中完成。
歸根到底,婚姻不是一場短暫的狂歡,而是需要用一生去經營的細水長流。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