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5-07-18 07:59:47
英偉達正積極推進CUDA向RISC-V架構的移植工作;
AI人形機器人浪潮升溫,智能裝備產業鏈持續高景氣;
中國工業互聯網研究院召開穩定幣與工業數字資產研討會;
每經記者|楊建 每經編輯|彭水萍
(一)重要市場新聞
1、美股三大指數集體收漲,納指漲0.74%,標普500指數漲0.54%,二者均創下收盤新高;道指漲0.52%;大型科技股多數上漲,微軟、英偉達漲約1%,谷歌、亞馬遜、蘋果小幅上漲,特斯拉跌0.7%。中概股多數上漲,納斯達克中國金龍指數漲1.23%;蔚來漲超7%,理想漲超6%,京東漲超3%,拼多多漲超2%,小鵬汽車、百度、嗶哩嗶哩、阿里巴巴漲超1%。
2、國際貴金屬期貨收盤漲跌不一,COMEX黃金期貨跌0.41%,報3345.40美元/盎司;COMEX白銀期貨漲0.83%,報38.44美元/盎司。國際油價強勢上揚,美油主力合約收漲1.72%,報66.31美元/桶;布倫特原油主力合約漲1.55%,報69.58美元/桶。歐洲三大股指收盤全線上漲,德國DAX指數漲1.51%報24370.93點,法國CAC40指數漲1.29%報7822點,英國富時100指數漲0.52%。
3、據央視新聞報道,當地時間7月17日,美國國會眾議院以308票贊成、122票反對的結果通過了《指導與建立美國穩定幣國家創新法案》(簡稱《天才法案》)(Genius Act),旨在對加密貨幣監管進行重大立法改革。此外,眾議院當日還以294票贊成、134票反對的結果通過了第二項范圍更廣的加密貨幣市場結構法案《清晰法案》(Clarity Act),該法案將提交參議院審議,該提案旨在為數字資產建立一個更廣泛、更有利于行業的監管框架。
(二)行業掘金
1、近日,中國工業互聯網研究院舉辦“穩定幣與工業數字資產研討會”,圍繞穩定幣政策監管、工業數字資產轉化、RWA與工業互聯網融合發展等核心議題,展開交流研討。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技術發展司到會指導。工聯院圍繞穩定幣發展與監管框架和應用場景、穩定幣技術特點及支付體系復盤與展望、全球穩定幣市場格局與香港監管新生態三個主題,從理論梳理、技術解析、實踐路徑三個維度,系統分析了穩定幣的發展脈絡、技術架構、監管政策及應用場景,闡釋其對支付體系的影響,并提出借助香港相關條例搭建國際數字貨幣與數字人民幣橋梁的思路。
點評:穩定幣作為價格相對穩定的數字貨幣,承擔著價值存儲、交易工具和支付工具的職能,將成為中心化和去中心化金融體系之間的橋梁,在全球支付體系中承擔更為重要的角色。穩定幣產業方興未艾。作為連接數字資產與現實世界的橋梁,其既具備底層價值穩定特性,也能與區塊鏈基礎設施高效互通。隨著全球監管政策陸續落地,行業有望迎來合規發展期。近期央行行長潘功勝在2025年陸家嘴論壇上表示,區塊鏈等新型技術將推動央行數字貨幣、穩定幣的蓬勃發展。概念股包括新國都、天陽科技、四方精創等。
2、7月16日,英偉達創始人兼CEO黃仁勛在第三屆鏈博會開幕式上表示,AI的下一波浪潮將是機器人系統。而本次鏈博會宇樹展出了兩款產品,人形機器人 G1和 Go2機器人,屬于宇樹的明星產品。人形機器人產業趨勢明確,至2030年全球累計需求量有望達約200萬臺,目前進入從0到1的重要突破階段,看好新一輪行情啟動,商業化落地可期,人形機器人有望形成一個新興產業,帶來巨大的市場空間。國內資本市場層面積極信號頻現,智元、宇樹、云深處科技等機器人頭部企業有上市計劃,有望通過資本化運作注入強勁發展動能,加速研發、生產與市場拓展。
點評:2025年有望成為人形機器人開啟從0到1階段的關鍵時點,尤其是隨著宇樹、智元等行業頭部公司加速推進零部件性能升級和成本降低,人形機器人產業發展趨勢愈發明朗,2025年有望成為行業爆發起點。人形機器人被視為實現具身智能的最佳載體之一。具身智能作為人工智能的重要分支,正逐步走向產業應用,推動專用機器人向通用機器人發展。隨著AI大模型加速驅動及科技公司研發積極推動,具身智能市場規模加速打開。預計未來五年,具身智能的市場規模將持續增長,有望在2026年突破萬億規模。概念股包括東土科技、漢宇集團、漢威科技等。
3、在2025 RISC-V全球峰會上,英偉達硬件工程副總裁 Frans Sijstermans透露,英偉達正積極推進CUDA向 RISC-V架構的移植工作,該計劃旨在未來為RISC-V平臺帶來完整的CUDA加速能力,提升GPU并行處理效能。目前,CUDA僅部署于x86與ARM架構。在2025RISC-V中國峰會上,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信息司副司長表示,2024年全球基于RISC-V指令集的出貨量已有數百億顆。而中國不僅擁有全球最大的應用場景和豐富的落地實踐,更在技術和生態構建上展現出強大的活力。據統計,2024年中國貢獻了RISC-V出貨量的一半以上。
點評:RISC-V架構作為全球三大指令集架構之一,以其開源免費、設計靈活、低功耗等優勢,正在迅速崛起。據預測,到2030年,RISC-V架構產品出貨量的年復合增長率將達到40%以上。華泰證券研報指出,中國RISC-V發展體現在軟件、應用及開發者生態三個方面,RISC- V架構由于具備開源開放的特殊屬性,出于成本等因素考量下,定制化和專用化成為新趨勢, RISC-V將有望成為第三大架構生態。概念股包括新潔能、芯原股份、全志科技等。
(三)避雷針
華盛鋰電:公司發布公告,股東張家港東金實業有限公司擬減持股份數量合計不超過356.7萬股,擬減持股份占公司總股本的比例不超過2.24%。
紅墻股份:公司發布公告,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劉連軍計劃以集中競價交易和大宗交易的方式減持公司股份不超過634.78萬股,減持比例不超過公司總股本的3%。
裕太微:公司發布公告,因自身資金需求,持股5.38%的股東李海華計劃根據市場價格,通過集中競價和大宗交易的方式減持其持有的公司股份合計不超過240萬股(不超過公司總股本的3%)。
斯達半導:公司發布公告,持股12.32%的股東浙江興得利紡織有限公司、持股0.34%的副總經理戴志展、持股0.21%的副總經理TANG YI(湯藝)分別計劃通過集中競價和大宗交易方式減持不超過公司總股本的1%、0.08%、0.04%。
阿爾特:公司發布公告,控股股東阿爾特咨詢及公司實際控制人宣奇武、劉劍為一致行動人,計劃通過集中競價和大宗交易方式合計減持公司股份不超過1465.63萬股(占剔除公司回購專用證券賬戶中的股份數量后的總股本比例為3%)。
蕾奧規劃:公司發布公告,持股8.229%的股東深圳市蕾奧企業管理咨詢合伙企業(有限合伙)計劃以集中競價方式減持公司股份不超過209.69萬股(占剔除公司回購專用證券賬戶股份數量后的總股本比例1%),蕾奧合伙為公司員工持股平臺。
聚光科技:公司發布公告,控股股東之一睿洋科技因參與融資融券業務在2023年8月27日前已將其所持有的公司股份1130萬股轉入中信證券信用交易擔保證券賬戶。因睿洋科技與中信證券的融資融券合約逾期違約,其所持公司部分股票預計將被中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強制平倉。中信證券擬通過集中競價交易方式處置睿洋科技違約合約的股份,減持比例不超過公司股份總數的1%。減持期間為本減持計劃公告之日起15個交易日后的3個月內。本次被動減持事項的實施,不會導致上市公司控制權發生變更。
免責聲明: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