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5-07-10 18:48:53
7月9日,西部牧業公告,公司董事長李昌勝因工作調動辭職,原定任期至2026年8月18日。2024年,公司業績大幅下滑,凈利潤虧損1.19億元,同比下降84.92%。2024年9月,公司變更控股股東為新疆天得生物有限公司,但實際控制人未變。值得注意的是,自2024年第四季度起,一家知名外資機構開始持續買入西部牧業股份,至2025年一季度成為第四大股東。
每經記者|章光日 每經編輯|吳永久
近期,西部牧業董事長申請辭去公司董事長職務。2024年西部牧業業績大幅下滑,凈利潤連續兩年處于大額虧損狀態。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9月份,西部牧業變更了控股股東,而知名外資機構開始持續買入公司股份。
西部牧業為何業績持續虧損?董事長離職對公司經營戰略是否會受到影響?知名外資機構為何持續買入?接下來每經資本眼專欄記者就來詳細探究一番。
7月9日,西部牧業發布了關于董事長離任的公告。該公告顯示,公司董事長李昌勝先生因工作調動,申請辭去公司董事長、董事、戰略委員會召集人職務。辭職后,李昌勝先生將不再擔任公司任何職務。值得注意的是,李昌勝先生原定任期終止日期為2026年8月18日。
2024年西部牧業業績大幅下滑,實現營業收入為9.38億元,同比下降16.46%;凈利潤為虧損1.19億元,同比下降84.92%。2025年一季度,公司業績繼續承壓,實現營業收入1.87億元,同比下降20.87%;凈利潤為虧損981.34萬元,同比下降129.95%。
李昌勝先生任職期間,西部牧業的業績呈現先穩后降的態勢。西部牧業2024年公告顯示,李昌勝先生于2020年5月27日開始擔任公司董事長。2020年至2022年,西部牧業增收不增利,營業收入從8.20億元增長至13.25億元,但凈利潤始終在1000多萬元。2023年開始,公司營業收入持續下降,并且凈利潤持續處于虧損狀態。
(圖片來源:每經投研院制表,數據來源:同花順)
西部牧業主營業務主要由乳制品加工銷售、飼料生產銷售和牛羊肉加工銷售構成,并通過參股部分牧場保留養殖板塊布局,保障乳制品的原料奶源供應。從產品端來看,乳制品為公司最核心的產品,2024年占營業收入的比重高達86.28%;其次是飼料,2024年占營業收入的比重為8.25%。
西部牧業2024年年報中并未對其業績持續虧損的原因進行詳細說明,乳制品行業供大于求或為公司業績持續虧損的主要原因。2024年以來,生鮮乳價格走低導致牧場虧損嚴重,產能持續去化。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24年原料奶總產量為4079萬噸,同比減少2.8%。據東海證券分析,此輪乳制品下行周期從2021年9月開始,原奶價格連續下跌超過3年,行業虧損面超80%。
西部牧業在2024年9月份變更了控股股東。西部牧業2024年9月9日發布的公告顯示,公司原控股股東石河子國有資產經營(集團)有限公司將所持股權無償劃轉給了新疆天得生物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天得生物),且已經完成過戶登記手續。天得生物持股比例為41.82%,成為西部牧業新的控股股東。不過,西部牧業的實際控制人未發生變化。
西部牧業2024年年報顯示,李昌勝先生于2024年6月份就兼任了天得生物的董事長。那么李昌勝先生在辭任西部牧業董事長之后,是否還擔任天得生物的董事長呢?西部牧業的經營戰略是否會因為董事長離任而發生變化呢?對此,每經資本眼記者致電西部牧業證券部,相關人士表示:“李昌勝先生已經不擔任天得生物的董事長,其離任不會對公司的經營戰略造成影響。”
在控股股東變更前后,西部牧業的股價也見到了底部。2020年至2024年,西部牧業的股價持續走弱,以前復權方式計算,公司2020年股價最高為19.88元,2024年7月跌至6元附近,隨后開始走強,2025年最高漲至14.80元。截至2025年7月10日,西部牧業收盤價為11.20元,市值為23.67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第四季度開始,知名外資機構MORGAN STANLEY & CO. INTERNATIONAL PLC.開始持續買入西部牧業。截至2024年末,該外資機構成為西部牧業第六大股東,持股量為42.52萬股,持股比例為0.20%。而在西部牧業2024年三季報中,該外資機構尚未出現在十大股東名單之列。2025年一季度期間,該外資機構進行了大幅加倉,成為西部牧業第四大股東,持股量達到了110.18萬股,持股比例提升至0.52%。
外資機構大筆買入的原因,或許是看好乳制品的周期反轉。東海證券分析認為,隨著原奶供需格局改善,2025年下半年國內原奶價格有望逐步企穩。目前奶牛養殖全成本仍在生鮮乳價格之上,奶牛養殖企業經營承壓,國內生鮮乳產量穩中趨降,國內外奶價倒掛進一步降低進口量,供給壓力有望逐步緩解。隨著生育補貼、消費券、學生奶推廣等各項政策利好的落地,東海證券預計,乳制品需求邊際回暖。
免責聲明:本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封面圖片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蘭素英 攝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