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05 09:01:19
7月4日,關于“日本7月5日將發生大地震”的傳言在社交平臺瘋傳,導致部分外國游客取消赴日行程,航空公司縮減航班,影響日本旅游業。日本政府和專家辟謠稱該傳言無科學根據。另據日本氣象廳統計,自6月21日8時至7月2日16時,鹿兒島縣吐噶喇列島近海區域累計發生有感地震911次。中國駐日本大使館提醒在日中國公民防范自然災害,合理安排戶外活動。
每經編輯|杜宇
據央視新聞7月4日消息,近日,一則關于“日本7月5日將發生毀滅性大地震”的傳言在社交平臺瘋狂傳播,引發廣泛關注。受此影響,有不少外國游客取消了赴日行程,日本的旅游業受到影響。隨著7月5日即將到來,日本政府和專家紛紛出來辟謠,強調這個傳言沒有科學根據。
近期在社交媒體流傳的“日本7月5日可能發生大地震”預言,使不少外國游客取消了赴日行程,部分航空公司考慮到訪日游客的減少,已縮減了飛往日本的航班數量,這給日本的旅游業蒙上了一層陰影。
美國游客:我最先是從我妻子那里聽說了 7月5日地震的傳言,然后我看了些社交媒體上的視頻,也做了些研究。她當時非常擔心,一直勸我別來日本。
美國游客:這不過是謠言,并非事實,而且東京地震頻發。我們住在舊金山,那里也總有地震,我覺得沒人能預測地震。我不相信這些謠言,我們覺得這不會影響到我們,我們也不會因為謠言就取消航班。
對于這一不實傳言,日本政府和專家紛紛站出來辟謠,強調網傳信息缺乏科學根據,呼吁公眾理性看待。
日本氣象廳更是駁斥其毫無科學依據,純屬“騙局”。
日本氣象廳地震海嘯監視科科長 海老田綾貴:預測地震必須包含三個要素,地震發生的時間、地點以及何種規模。以現在的科學技術水平,還無法預測這三點,此類謠言傳播純屬騙局。
圖片來源:央視新聞
日本東京大學榮譽退休教授羅伯特·蓋勒也指出,目前并無科學證據支持這一預言。
羅伯特·蓋勒:就目前而言,利用科學手段預測地震是不可能的。
圖片來源:央視新聞據央視新聞,日本氣象廳發布消息稱,當地時間7月2日15時26分左右,鹿兒島縣吐噶喇列島近海附近發生5.5級地震,最大震感為震度5弱,震源深度10公里。本次地震沒有引發海嘯的風險。
據悉,日本政府面向民眾的“緊急地震速報系統”在判斷某地震的最大震度達5弱以上時發布警報信息。
吐噶喇列島位于鹿兒島縣南部,由12座島組成,其中7座有人居住。吐噶喇列島及其附近海域21日以來地震活動頻繁。日本氣象廳呼吁當地民眾注意強震搖晃,以及落石、土崩等其他災害。
日本政府有關方面此前表示,地震可能再次發生,民眾應做好防備,并否認了“將引發更大規模地震”的網絡謠言。
7月4日,中國駐日本大使館提醒在日中國公民防范自然災害。
一、據日本氣象廳統計,自6月21日8時至7月2日16時,鹿兒島縣吐噶喇列島近海區域累計發生有感地震911次。7月2日,日本氣象廳舉行緊急記者會,提醒當地居民注意安全,做好能夠隨時避難的準備。
二、據中央氣象臺消息,今年第3號臺風“木恩”已于7月3日在西北太平洋洋面生成,中心位于日本東京南偏東方約1150公里的洋面上。預計“木恩”將在日本本州島東部洋面以每小時20公里的速度向偏北轉東北方向移動,強度逐漸增強。
三、據日本氣象廳消息,今年6月日本平均氣溫較基準值高2.34攝氏度,成為自1898年有記錄以來最熱的6月。日本氣象廳表示,今夏日本全國將迎來長時間的酷暑天氣,預計高溫天氣將持續到9月。
鑒于上述,駐日本大使館提醒廣大在日同胞及訪日游客:
一、提高自然災害防范意識,密切關注地震動態、氣象預警和防災信息,必要時盡早撤至安全區域。
二、注意出行及交通安全,遇暴雨等極端天氣非必要不外出,確需外出時遠離河道、海邊及山區。
三、關注個人身體健康狀況,高溫天氣下合理安排戶外活動時間,做好防暑降溫措施,及時補充水分。
圖片來源:中國駐日本大使館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央視新聞、中國駐日本大使館
封面圖片來源:央視新聞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