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5-07-02 21:45:41
7月2日晚間,富臨精工披露與川發龍蟒簽署《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將開展股權與資本合作,共同投資設立合資公司,新建高壓實密度磷酸鐵鋰正極材料項目與前驅體項目。富臨精工副董事長李鵬程表示,雙方是基于草酸亞鐵的技術路線進行一體化合作,希望能加快二氫鋰、草酸亞鐵的供應鏈建設,為產能擴建和降本增效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每經記者|胥帥 每經編輯|魏官紅
今日(7月2日)晚間,富臨精工(300432.SZ,股價13.03元,市值222.78億元)披露與去年四川的熱門股川發龍蟒(002312.SZ,股價11.29元,市值213.31億元)簽訂協議,雙方將開展股權與資本合作,共同投資設立合資公司,新建新型高壓實密度磷酸鐵鋰正極材料項目與前驅體項目。
繼寧德時代之后,富臨精工再次在高壓實磷酸鐵鋰方面與上游供應鏈企業計劃開展合作。業內人士認為,目前磷酸鐵鋰的發展機遇就是高壓實磷酸鐵鋰,適用于寧德時代等鐵鋰系快充電池。需要注意的是,富臨精工與川發龍蟒合作強調上游供應鏈的合作,特別是關鍵材料。今日晚間,富臨精工副董事長李鵬程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雙方是基于草酸亞鐵的技術路線進行一體化合作,希望以資本為紐帶的合作,能加快二氫鋰、草酸亞鐵的供應鏈建設,為產能擴建和降本增效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7月2日晚間,富臨精工公告稱,為進一步發揮各自在產業領域的專業與資源優勢,不斷拓展合作領域,優化雙方在鋰電材料產業產能布局,富臨精工與四川發展龍蟒股份有限公司(即“川發龍蟒”)經友好協商,共同簽署了《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將開展股權與資本合作,并共同投資設立合資公司,新建新型高壓實密度磷酸鐵鋰正極材料項目與前驅體項目。
磷酸鐵鋰項目合作方面,富臨精工、川發龍蟒共同設立合資公司,富臨精工或其指定方控股合資公司,持股51%,投資新建10萬噸/年高壓密磷酸鐵鋰項目,擬選址綿竹市德陽—阿壩生態經濟產業園。前驅體項目合作也是雙方共同設立合資公司,由川發龍蟒或其指定方持股51%,新建10萬噸/年磷酸二氫鋰前驅體項目,項目以鋰精礦或硫酸鋰為原材料。同時,合資公司還要新建10萬噸/年草酸亞鐵項目。川發龍蟒同步公告并表示,本協議為雙方合作框架協議,合作具體事宜需雙方另行協商簽訂項目投資合作協議。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這是富臨精工在新型高壓實密度磷酸鐵鋰業務方面的又一進展,之前則是其與寧德時代簽訂的補充協議。2025年6月,雙方簽訂補充協議,寧德時代同意于2025年5月31日前向富臨精工子公司江西升華新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江西升華)支付5億元預付款,支持其江西基地(16萬噸/年產能)和四川三期(20萬噸/年產能)建設。江西升華承諾2025年~2029年期間100%產能優先用于生產符合寧德時代要求的材料,寧德時代承諾期間每年采購量不低于江西升華承諾產能的80%。
今日晚間,富臨精工副董事長李鵬程向記者表示,富臨精工與川發龍蟒雙方合作主要涉及新型高壓實密度磷酸鐵鋰業務和供應鏈投建,這一業務目前供不應求。2024年,富臨精工鋰電正極材料業務營業收入為48.29億元,同比上升71.99%,高壓實密度磷酸鐵鋰占比100%;2024年,高壓實密度磷酸鐵鋰產能14.42萬噸,產量12.82萬噸,產能利用率達88.95%。
記者注意到,新型高壓實密度磷酸鐵鋰涉及快充電池。2024年,以寧德時代神行電池、蜂巢能源短刀電池為代表的鐵鋰系快充加速裝車滲透,高壓實鐵鋰的需求逐漸起量。GGII數據顯示,2024年底四代品月度出貨量超3.5萬噸。
《中國高壓密鐵鋰行業現狀深度研究與發展前景預測報告(2025年~2032年)》顯示,高壓密鐵鋰是第四代磷酸鐵鋰,性能優異且溢價能力更強。內文提到,據市場數據,壓實密度達到2.65g/cc的鐵鋰正極材料,每噸可獲得1000元~2000元的產品溢價。隨著技術進步,業內已成功將鐵鋰材料的壓實密度提升至2.8g/cc。預計2025年高壓密磷酸鐵鋰的供需關系將保持緊張,單噸價格和盈利空間將進一步優化。高壓密磷酸鐵鋰產品的生產,需在傳統工藝基礎上新增二次燒結,這對前驅體磷酸鐵的制備、材料大小顆粒的配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技術門檻相對較高。
實際上,富臨精工與川發龍蟒的這次合作,涉及高壓密鐵鋰產業鏈上下游的“捆綁”。李鵬程表示,雙方是基于草酸亞鐵的技術路線進行一體化合作,希望以資本為紐帶的合作,能加快二氫鋰、草酸亞鐵的供應鏈建設,為產能擴建和降本增效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草酸亞鐵法制備產品除了保證鐵鋰的壓實密度,還可以兼顧長循環、高倍率、高容量和低溫等方面的優異性能。4月底,川發龍蟒首席科學家胡國榮在論壇講話時提到,目前一些企業采用改進型工藝,采用草酸亞鐵與磷酸二氫鋰反應。沒有銨的釋放,該方法生產的磷酸鐵鋰,壓實密度高。目前國內只有富臨精工、湖南鵬博新能源等少數企業采用此方法,此方法草酸亞鐵成本偏高,且需要采用有機溶劑做分散劑,總體成本偏高,但前兩年碳酸鋰漲價,鋰的成本占主要,草酸亞鐵成本對總體成本不敏感,如今當碳酸鋰價格回歸理性時,該技術路線成本面臨壓力。他也提到,未來磷酸鐵鋰的發展需要從原材料、生產工藝和關鍵生產設備等方面進行技術提升,大幅度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產品性能。高壓實磷酸鐵鋰、高倍率磷酸鐵鋰、低成本磷酸鐵鋰是未來的發展機遇。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VCG211378715275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