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5-07-01 22:48:16
每經記者|黃海 每經編輯|魏官紅
金鴻順的重組計劃又告吹了。6月30日晚間,金鴻順(SH603922,股價17.96元,市值32.18億元)發布公告稱,因“交易各方對本次重大資產重組交易方案進行了多次協商,但各方未能就交易最終方案達成一致”,經公司充分審慎研究及與相關交易各方友好協商,同意終止購買新思考電機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思考)95.79%股權。
據新思考官網介紹,公司于2014年在嘉善創立,是一家集微型自動聚焦音圈馬達、壓電馬達、步進馬達、風馬達的設計、開發、生產制造與銷售的高新技術企業,是全球AF-VCM的鼻祖。
視覺中國
基于此,金鴻順的重組計劃自推出以來就備受外界關注。如今,隨著計劃終止,金鴻順重組吸納“馬達新貴”夢碎。《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這已是近5年來金鴻順第四次在重組、并購事項上折戟。
扣非凈利連續6年虧損
金鴻順于2017年上市,主要從事汽車車身和底盤沖壓零部件及其相關模具的開發、生產與銷售。受行業影響,自2019年至今,公司扣非凈利潤已連續6年虧損。
在2024年11月披露的交易預案中,金鴻順曾提及公司傳統主業面臨的困境:近年來,受到汽車電動化、網聯化、智能化的沖擊,傳統乘用車行業景氣度下滑,導致市場需求的下降以及行業競爭的加劇。同時,新能源汽車的快速發展也在不斷推動汽車產業轉型升級,國內汽車行業競爭進入“白熱化”,整車價格下降趨勢不斷傳導至上游產業。國內汽車零部件生產企業已進入規模整合的階段,行業競爭激烈,盈利空間受限。
轉型是大勢所趨。金鴻順并不避諱提及公司近幾年在轉型上做出的嘗試:“上市公司多年來不斷嘗試由傳統汽車零部件企業向新質生產力方向轉型升級。”
這樣的訴求下,新思考走進金鴻順的視野。據公開信息,2022年、2023年及2024年1月至8月,新思考未經審計營收分別為4.65億元、8.79億元和9.75億元。據嘉善本地媒體報道,2024年新思考的總產值約為16億元,2025年計劃總產值20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新思考還是A股上市公司歐菲光的關聯方,二者最終實際控制人均為蔡榮軍。另據歐菲光2024年年報,其2024年從新思考處采購材料、接受服務的發生額累計4.32億元。
在相關交易預案中,金鴻順對新思考不吝溢美之詞:標的公司主要從事微型驅動馬達的研發、生產與銷售,產品主要應用領域包括智能手機、手持影像、低空經濟、安防監控、汽車電子等,擁有雄厚的技術積累以及廣泛的產品布局。
“本次交易完成后,上市公司將借助自身多年汽車行業經驗,與標的公司形成產品與客戶渠道方面的協同互補,加速向‘電動化、輕量化、智能化和國際化’方向戰略轉型,并在原有業務之外新增布局微型驅動馬達業務,有利于上市公司尋求新的利潤增長點,進一步提高上市公司持續經營能力。”金鴻順稱。
2024年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金鴻順股價連續攀升,最高至31.36元/股,較公司2024年9月的股價低點13.60元/股,大漲超130%。
多次并購與重組均失敗
談及此次終止交易的影響,金鴻順在公告中表示,本次交易尚處于籌劃階段,交易各方未就具體方案最終達成實質性協議,各方對終止本次交易無需承擔任何違約責任。終止本次重大資產重組不會對公司現有生產經營活動、財務狀況和戰略發展造成重大不利影響。
實際上,這已是金鴻順5年內第四次在并購、重組事項上折戟。2020年,金鴻順曾籌劃收購慧博云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00%股權。與此次收購新思考事項告吹的原因類似,金鴻順對慧博云通的收購因最終各方未能達成一致意見未果。兩年后的2022年10月,慧博云通登陸創業板,獨立上市。
上述收購事項告吹次年,金鴻順實控人擬發生變更。至2022年9月,新、老實控人完成股權轉讓的工商登記,劉栩成為公司新實控人。隨后,金鴻順又相繼發起多起并購。
2022年,金鴻順宣布全資子公司蘇州金鴻順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擬收購德雷射科(廊坊)科技有限公司100%股權,開始跨界“追光”。標的公司從事光伏電性能IV檢測設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業務。金鴻順曾表示,若完成相關股權收購事宜,公司將進入光伏行業,新增光伏領域高端設備制造業務。但該計劃最終未果。
2023年,金鴻順又宣布計劃通過子公司增資及股權收購的方式收購新鄉市豐發再生資源回收有限公司40%股權。標的是一家專業從事廢舊電池回收利用及技術研發、報廢汽車回收拆解及綜合利用技術研發的企業。金鴻順稱,若完成對標的40%股權的收購,公司將擴展業務范圍。但在當年底,金鴻順再次宣布終止股權收購。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