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5-05-12 11:21:27
在4月初“對等關稅”沖擊下,4月7日恒生指數、恒生科技指數單日跌幅分別達到13.2%、17.2%,但此后延續震蕩上行走勢,截至5月9日,指數較4月低點修復程度分別達91.5%、78.2%,反彈韌性顯著超預期。
對此,廣發證券認為超預期反彈主要有三點原因:南向資金的大規模抄底對港股市場形成支撐;主力資金形成合力、及時響應,為市場注入信心;美債拋售潮之下亞洲貨幣回流,增加了對本土資產的配置需求。
值得關注的是,港股汽車、創新藥、大消費、等細分領域已回到關稅沖擊前的水平,如港股汽車ETF(520600)、港股創新藥ETF(513120)、恒生消費ETF(159699)期間分別漲超21.0%、20.4%、15.3%,漲幅在全市場居前。其中,港股創新藥ETF、港股汽車ETF、恒生消費ETF均為期間同類品種中日均成交額最大的品種,分別達28.8億元、3.8億元、2.1億元,交投活躍度均居同類第1,其最新規模分別達107.2億元、5.8億元、15.1億元。
展望后市,華泰證券表示,5月7日的國新辦發布會對資本市場政策態度積極,重點支持科技、消費領域,對港股市場形成積極影響。投資上,依舊看好港股相對收益表現,政策環境改善有助于風險偏好提振,適度轉向進攻,產業上,估值相對較低且受政策支持的港股科技和消費板塊仍具吸引力。中期看,公募改革或進一步增加國內資金配置港股特色板塊的需求,建議繼續關注受政策支持的港股特色板塊科技及內需消費,以及紅利股中一季報表現穩健的方向。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