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5-05-09 19:02:28
現場,四川省經信廳發布了涉及三大產業的195條機會清單。
每日經濟新聞 劉旭強 每經編輯|趙博淵
活動現場 圖片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劉旭強 攝
5月9日,2025中國產業轉移發展對接活動(四川)數字產業(人工智能、新型顯示和軟件)專題對接活動在成都舉行。
活動聚焦人工智能、新型顯示和軟件產業,搭建高效交流合作平臺,加速產業建圈強鏈,吸引優質產業資源向四川匯聚,累計有180余家省內外優質企業受邀到場,攜手打造互利共贏的四川數字產業生態圈。
活動現場,成都、綿陽等市進行了產業投資推介,四川省經信廳發布了涉及三大產業的195條機會清單,為投資者提供了豐富合作機遇和項目信息。圓桌對話環節,已在川落地企業代表向參會嘉賓講述了四川數字產業環境的獨特優勢,描繪了在川發展的廣闊發展前景。意向入川企業則通過探討合作前景,表達了投資四川的強烈意愿。本地重點企業與省內園區還進行了合作機會發布及產業推介,有效推動了產業鏈上下游高效對接。
近年來,四川省在人工智能、新型顯示和軟件產業領域的發展態勢強勁。2024年,四川人工智能產業營收超1300億元,同比增長超25%,成功邁上千億級臺階,國家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和創新應用先導區建設加速推進。新型顯示產業規模超1500億元,顯示面板出貨量規模位居全國第三,全球近20%的柔性屏系四川制造。軟件業務收入突破6000億元,同比增速超10%,收入規模穩居中西部首位。當前,四川正將三大產業納入“15+N”重點產業鏈,持續加強內外資招引、積極承接產業轉移,著力營造良好產業生態和一流營商環境。
作為中西部數字經濟發展的標桿城市,成都正以人工智能、新型顯示和軟件產業為引擎,構建起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鐵三角”。
在人工智能領域,成都持續打造全國人工智能與機器人產業發展高地,已形成“1+3+1”(AI芯片+算力、算法、數據+場景)產業生態體系,核心產業規模突破1000億元。
新型顯示產業方面,成都已聚集創新企業超100家,2024年產業規模近900億元,同比增長27%,其中柔性AMOLED面板出貨量占全球15%。隨著全國首條、全球第二條8.6代AMOLED產線在成都開工建設,預計成都到2027年將形成“一條產線帶動千億產業”的集聚效應。
此外,成都匯聚規模以上軟件企業超1600家,培育16家鏈主企業與179家“小巨人”企業,2024年全市年營收近8000億元,增長率超過10%。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