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5-05-08 21:56:31
2025年5月9日,在“2025第九屆中國上市公司品牌價值榜發布會”上,上海藍標數字副總經理楊寧將剖析AI時代品牌出海營銷。她表示,AI重構全球營銷規則,已成品牌出海的“超級引擎”。AI驅動高效投放、新興平臺崛起、DTC模式深化是中國品牌出海三大趨勢。她建議企業擁抱AI工具、深耕本地化、注重數據合規、結合DTC與社交電商。
每經記者|張韻 每經編輯|魏官紅
2025年以來,全球AI(人工智能)競賽步入“中國時刻”,AI應用正迎來黃金時代。在營銷科技領域,AI引發的技術變革已悄然改寫產業格局。
繼提出“All in AI(全面投入人工智能)”“全球化2.0戰略”后,全球十大營銷集團藍色光標深刻意識到,當前中國營銷出海需從代理模式驅動轉向技術驅動、AI驅動。在數字營銷領域,藍色光標歷經20余年發展,在消費電子、汽車、快消品、金融等多個領域積累了豐富的行業洞察與整合營銷方案。
AI時代,中國品牌出海營銷正面臨怎樣的新趨勢與新挑戰?5月9日,在“2025第九屆中國上市公司品牌價值榜發布會”上,上海藍標數字副總經理楊寧將從“AI時代的品牌出海營銷”角度,剖析智能技術如何重構全球化品牌戰略。她表示,AI重構全球營銷規則,中國品牌出海的下一站將是技術驅動的“智”勝時代。
上海藍標數字副總經理楊寧 圖片來源:企業供圖
在藍色光標看來,盡管貿易博弈帶來短期波動,但中國供應鏈優勢疊加AI技術紅利,品牌出海將更高效。
“關稅政策加速了企業出海布局東南亞、中東等高潛力市場,拓寬了增長空間。”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楊寧表示,中企出海過程中,地緣政治、數據合規(如GDPR,即《通用數據保護條例》)已成為新挑戰,AI能幫助品牌快速適應法規,自動識別文化敏感點,生成合規廣告文案。
公司在2023年初提出“All In AI”戰略,如今AI已經覆蓋藍色光標95%以上的作業場景,隨著藍色光標推出自研行業模型BlueAI,AI服務成為藍色光標獲取新客戶、爭取新預算的重要板塊。
楊寧強調,AI已成為品牌出海的“超級引擎”。她提到,在智能創意與內容生成領域,BlueAI平臺能夠快速生成符合海外市場偏好的廣告素材,使多語言文案、AI視頻等生成效率提升10倍以上。另外,通過AI算法分析用戶行為,企業可以動態調整投放策略;通過AI實時分析市場趨勢、競品動態,品牌能快速調整營銷策略。
“近年來,中國品牌出海營銷呈現三大趨勢,主要體現在AI驅動高效投放、新興平臺崛起以及DTC(Direct-to-Consumer,直接接觸消費者)模式深化。”楊寧進一步表示,除Meta、Google等傳統平臺,TikTok、Temu、Kwai等新興渠道成為品牌觸達年輕用戶的關鍵陣地,短視頻和直播電商模式增長迅猛;品牌不再僅依賴跨境電商平臺,而是通過獨立站、社交媒體私域運營等方式,建立直接用戶連接,提升品牌溢價能力。
在東南亞市場,AI預測爆款品類已成現實。在日本市場,AI能夠篩選本土網紅,匹配品牌調性,提升海外消費者對企業的信任度。
楊寧認為,一方面,新能源車、智能家居等品牌通過AI營銷提升了溢價能力,另一方面,拉美、中東電商滲透率低,AI可幫助品牌低成本試錯,快速占領市場。
在此背景下,出海中企又該如何把握新趨勢、克服新挑戰?楊寧建議,第一,企業要擁抱AI工具,從創意生成到投放優化,全鏈路應用AI;第二,企業出海要深耕本地化,建立本土團隊或與專業服務商合作,避免“一刀切”;第三,注重數據合規先行,企業可提前布局GDPR、CCPA(《加州消費者隱私法案》)等合規體系,利用AI自動化審核內容;第四,考慮DTC與社交電商相結合,通過獨立站沉淀用戶數據,同時借力TikTok等平臺引爆流量。
2024年,藍色光標正式啟動了“全球化2.0戰略”,基于AI新范式構建的技術壁壘,不斷優化出海市場結構和毛利率結構,推動全球化業務實現以技術驅動的高質量增長。作為營銷服務商,藍色光標基于當下國際時局及多元市場發展需求,繼續擴張海外辦公室布局。
面對不同海外市場的文化差異,藍色光標已在美國、日本、新加坡、沙特、越南、泰國等全球9個國家設立辦公室,以加強本土團隊深耕,提供專業市場洞察。楊寧觀察到,歐美市場更注重情感化敘事,企業可利用AI生成符合當地審美的內容,在東南亞市場,企業可根據“齋月”“雙十一”等時間節點定制營銷方案。
展望未來,聚焦全球化和AI兩大核心戰略,藍色光標專注從流量代理向自建流量轉變,拓展大媒體之外的優勢資源,并計劃通過投資并購,與營銷賽道和內容賽道的優質公司探討合作的無限可能。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