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5-04-23 22:49:41
每經評論員 杜恒峰
4 月 21 日晚間,卡倍億(SZ300863,股價47.51元,市值64.12億元)發布公告,計劃發行可轉債融資6億元,募集資金將用于上海高速銅纜等三個項目。值得關注的是,自2020年8月IPO(首次公開募股)以來,卡倍億已完成3輪直接融資,此次可轉債發行將是其在不到5年時間內的第四次融資。
具體來看,公司IPO募集資金2.59億元;2021年12月完成2.79億元的可轉債融資;2024年1月又完成5.29億元的可轉債融資。若此次融資順利完成,卡倍億從資本市場的總融資額將達16.67億元,這一數字相當于其上市前凈資產的5.36倍。
然而,投入巨額募資的項目,普遍未達預期收益。上市后的2021年和2022年,卡倍億業績曾大幅增長,營收增速分別為79.44%和30.01%,歸母凈利潤也分別增長63.2%和62.21%。但這種增長勢頭未能持續,2023年其凈利潤增速降至18.49%,2024年更是下滑2.59%。
進一步分析發現,在2022年年報中,公司IPO募投項目才首次產生1886.87萬元收益,這表明2021年公司業績增長與募投項目無關,且募投項目也并非2022年凈利潤增長的主要因素。此外,公司多個募投項目均未達預定效益:IPO募投項目追加首筆9609萬元可轉債資金后,截至2024年累計產生效益8168萬元,未達預定效益;2021年可轉債融資投向的項目,2023年6月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截至2024年底累計效益為5703萬元,同樣未達預定效益;2024年可轉債融資中的一個項目,已投入2.54億元資金,達產一年累計收益僅877萬元,還是未達到預定收益。
當前,IPO節奏放緩,這給再融資市場帶來發展機遇。但對企業而言,現金并非越多越好。過多現金不僅會攤薄ROE(凈資產收益率),還會減少公司經營管理的硬約束,增加經營冒進的風險,降低資金使用效率。以卡倍億為例,上市前的2019年,其銷售現金比率(經營活動凈現金/營收)為9.79%,但此后5年中,公司有4年因經營活動凈現金流為負,導致銷售現金比率也為負數。從現金使用效率角度來看,這樣的增長并非高質量增長。
對于卡倍億而言,在頻繁融資的背景下,更應審慎使用資金。唯有合理規劃資金用途、提升資金使用效率,才能實現可持續發展。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