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5-04-14 20:17:32
2024年,通源石油實現營收11.96億元,同比增長16.21%,凈利潤5565萬元,同比增長10.67%。北美市場營收占比突破七成,成功開拓雪佛龍等國際能源巨頭為新增客戶。其清潔能源及CCUS業務尚處前期籌備階段,暫未形成實際收益。因未分配利潤仍為負數,公司決定2024年度不進行現金分紅,這已是連續第五年未分紅。此外,通源石油在投資者問答平臺上回應,中美貿易加征關稅對公司營收無影響,地緣政治或刺激油價上漲,有望帶動北美業務工作量增長。
每經記者 張文瑜 西安 每經編輯 賀娟娟
通源石油(300164)在近期公布了最新年報,堪稱近5年來最佳。
2024年,其實現營收11.96億元,同比增長16.21%;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達到5565萬元,同比增長10.67%。
業務布局方面,2024年通源石油在北美市場營收占比突破七成,且成功開拓雪佛龍等國際能源巨頭為新增客戶,海外業務呈現加速復蘇態勢。
不過,其近年來積極布局的清潔能源及CCUS業務,目前尚處前期籌備階段,相關技術研發與項目落地仍在推進中,暫未形成實際收益。
根據年報披露,截至2024年末,通源石油的未分配利潤仍為負數,基于此公司決定2024年度不進行現金分紅。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這也是其連續第五年未實施現金分紅,或與此前并購形成的商譽減值以及匯率波動帶來的損失尚未完全消化有關。
通源石油成立于1995年,于2011年在創業板上市,其主營業務為油氣開發中的射孔服務,目前已構建起涵蓋定向鉆井、測井、射孔、壓裂增產等的一體化業務體系。
行業背景來看,2024年以來,國際油價呈現相對高位寬幅震蕩,油氣公司紛紛加大油氣勘探開發的投資力度,使得全球上游勘探開發投資規模整體維持穩定增長態勢。高油價有力推動了上游資本開支的增加,油服行業景氣度持續攀升。
受益于行業的驅動,油服企業手中的訂單逐步轉化為實際收入,通源石油也不例外。
報告期內,通源石油實現營業總收入11.96億元,同比增長16.21%;凈利潤達5564.68萬元,同比增長10.67%;在主力業務射孔銷售及服務項目方面,實現營業收入11.34億元,該項目毛利率為 28.35%。
據其披露,報告期內,通源石油持續中標“三桶油”在鄂爾多斯盆地、四川盆地、塔里木盆地、準噶爾盆地等區域關于射孔業務的油服訂單。
此外,自2021年起,通源石油圍繞井口天然氣回收業務展開布局,正式切入清潔能源領域,2023年底,已有3口井投入運營。報告期內,通源石油中標6 口平臺井,并于2025年2月正式投產運行。截至目前,井口天然氣回收業務已有9口井投產運營。
在CCUS(二氧化碳捕集應用一體化)業務方面,通源石油主要聚焦于二氧化碳在油田的應用研究,開展二氧化碳驅油、壓裂、吞吐等業務。2024 年,其累計注入二氧化碳11.87萬噸,同比增長171%。
不過,盡管通源石油積極布局綠色低碳轉型升級,但清潔能源和CCUS業務目前均處于開展前期階段,尚未產生實際收益。報告期內,射孔銷售及服務項目、其他油田服務分別占其營收的94.79%、5.21%。
拉長時間線來看,通源石油自上市以來,業績表現一直起伏不定。為數不多的幾次業績大幅增長,都與海外業務緊密相關。
例如在2017年,通源石油通過一系列收購與整合,成立了TWG射孔集團,成功完成了在北美市場的戰略布局,其業務迅速覆蓋美國頁巖油氣的主要熱點區域,積累了超過200家穩定客戶。
收購當年,通源石油在北美區域的營業收入飆升至4.17億元,同比增長 200.55%,占總營業收入的 51.05%,成為拉動業績增長的主要動力。
隨后的2018年和2019年,通源石油的北美業務持續發力,分別實現營業收入11.98億元和10.86 億元,占總營業收入的比例高達75.19%和69.82%,推動其總營收連續兩年穩定在15億元的規模。
然而,2020年通源石油因疫情大傷元氣,此前頻頻在國內及北美的并購整合的子公司瞬間變成累贅,當年歸母凈利潤大幅虧損10.5億元。
轉機出現在2023年。
在北美石油行業大規模兼并整合的背景下,通源石油旗下TWG的市場占有率進一步提升。2023年,北美業務實現營業收入7.84億元,同比增長60.49%,帶動公司營收再度突破10億元。
2024年,通源石油北美業務實現營業收入8.70億元,同比增長10.96%。并在客戶端實現新的突破,成功簽約雪佛龍。
每經記者注意到,2024年,雪佛龍躍居成為通源石油第三大客戶,貢獻收入1.11億元。同時,西方石油從2023年的第二大客戶晉升為2024年第一大客戶,收入貢獻達1.70億元。
來源:通源石油公告
2024年,通源石油前五大客戶實現營業收入5.13億元,占年度銷售總額42.90%。
通源石油在北美市場占有率頗高,業績增長與北美業務關聯緊密。鑒于當下形勢,是否會對其業務產生影響尚待明確。
每經記者注意到,通源石油分別于4月3日和4月7日在投資者問答平臺上回應稱,公司及子公司業務為油氣田技術服務,沒有中美之間的貿易業務,因此加征關稅對公司營業收入沒有影響。地緣政治因素可能會對油價造成擾動,若油價上漲會刺激油公司更有動力加大資本開支,公司北美業務工作量有望增長。
此外,通源石油在北美之外的海外市場,業務亦在持續復蘇。
報告期內,其參股子公司北京一龍恒業石油工程技術有限公司(簡稱:一龍恒業)中標利比亞國家石油公司鉆機項目,海外市場已覆蓋阿爾及利亞、利比亞、哈薩克斯坦等地區。2024年,一龍恒業實現營業收入3.5億元,實現凈利潤846.55萬元。
需要關注的是,2018年,通源石油與子公司一龍恒業簽訂《增資協議》,明確若一龍恒業在2018—2020年度凈利潤未達業績承諾指標的90%,原股東需承擔回購義務。
2019年4月簽署的《股權轉讓協議》約定湖州賢毅股權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對一龍恒業及其原股東所享有的權利轉至通源石油。2020年,受全球疫情沖擊,一龍恒業業績大幅下滑。公司以股權補償及順延業績承諾作為解決辦法,然而原股東至今未履行。
年報顯示,公司申請對一龍恒業原股東持有的 一龍恒業股權進行拍賣,截至目前,一拍、二拍均已流拍。補償事宜仍懸而未決,帶來潛在的不確定性。
就其年報相關問題,每經記者亦將采訪提綱發至通源石油公司郵箱,但截至發稿,未收到回復。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