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5-03-24 10:51:06
財信證券最新發布的策略周報(3.24-3.28)《靜待市場指數企穩,逢低關注高股息板塊》中,表達這一觀點:從3月中下旬到4月份,隨著高頻經濟數據披露、上市公司業績披露,市場將從此前的“流動性、政策、風險偏好驅動的拔估值邏輯、春季躁動行情”逐步走向“經濟基本面驅動的看業績邏輯”,后續更宜關注估值與業績的匹配程度。
從方向來看,Deepseek引發中國科技股估值重塑,但TMT板塊業績釋放時點尚需等待,疊加此前TMT板塊交易擁擠度過高、AI應用端暫未出現現象級爆款,因此在財報披露期,仍需警惕TMT板塊的高估值風險,部分資金可能短期調倉至防守型的高股息板塊。
從位置來看,目前萬得全A指數的市盈率估值為18.79倍,處于近十年以來的歷史54.09%分位,估值基本完成中樞修復,后續市場指數上行仍需要經濟基本面及上市公司業績回暖的支撐。往后看,短期宜以控制倉位為主,靜待市場指數企穩,可適當關注低位的高股息板塊。
同時,文章指出,隨著后續無風險收益率低位震蕩、保險等機構資金加大入市比例、資產荒效應持續,預計A股高股息板塊仍有持續配置的價值,可逢低關注銀行、煤炭、公用事業等。
市場人士分析建議,從投資角度來說,單一個股風險較高,不妨考慮指數投資工具。在A股市場,高股息策略指數投資標的不少,甚至還有疊加了buff的版本:比如有疊加了低波動策略的紅利低波50ETF(159547),有疊加了質量因子的紅利質量ETF(159758)等。當然考慮到滬港AH溢價指數當前仍在135以上,或許諸如港股央企紅利ETF(513910)等跟蹤港股紅利指數的投資標的仍更具性價比。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