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每日經(jīng)濟新聞
          四川頻道

          每經(jīng)網(wǎng)首頁 > 四川頻道 > 正文

          央媒看四川丨在世界屋脊捕捉“天外來信”

          人民日報 2024-12-09 14:14:18

          呂洪魁在實驗室調(diào)試電磁粒子探測器。

          李驄(左)和同事在海子山上檢查繆子探測器電子學板。

          高海拔宇宙線觀測站“拉索”俯瞰圖。
          (以上圖片均為受訪者提供)

          個頭不高,皮膚黝黑,笑的時候有些靦腆。眼前這位戴著眼鏡的小伙子,與四川省稻城縣海子山的高海拔宇宙線觀測站“拉索”(LHAASO)結(jié)緣已有12年。2012年,90后李驄剛滿21歲,尚在求學階段,因一次課題研究與“拉索”相遇,自此扎根高原。“工程建設(shè)時,為了安裝、調(diào)試探測器,一年中我有1/4的時間在海子山。”如今已成為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員的李驄說。

          “拉索”是世界上海拔最高、規(guī)模最大、靈敏度最強的超高能伽馬射線探測裝置,位于青藏高原最大的古冰體遺跡——海子山。宇宙線是來自外太空的高能粒子,看不見、摸不著,卻每時每刻以不同角度闖入地球。因其攜帶著宇宙起源、天體演化、太陽活動及地球空間環(huán)境等重要科學信息,也被形象地稱為“天外來信”。

          “拉索”團隊35周歲以下青年占比約為63%,他們在海子山等候天外信使、傳遞宇宙奧秘,實現(xiàn)多項重大自主技術(shù)創(chuàng)新,推動先進探測技術(shù)革新發(fā)展,在青春的賽道上步履不停。2024年,團隊獲第二十八屆“中國青年五四獎?wù)?rdquo;。

          建設(shè):

          和首席科學家一起擰螺絲

          初冬,海子山上,巖石裸露,草木枯黃。站在瞭望臺上看,“拉索”仿佛是一盤和宇宙對弈的巨大棋局。在這里,探測器既有在水里的,也有在地表上土堆中的,各式各樣的探測技術(shù)捕捉著宇宙線來此的蹤跡。

          “拉索”選址,花了5年。

          帶著設(shè)計方案,從西藏到青海,從云南到四川,團隊將具備高海拔特征的區(qū)域幾乎跑遍。最終,在稻城找到了符合實驗條件的海子山。“首先,海拔足夠高,可以減少大氣對宇宙線測量的不利影響。其次,地勢平坦,交通便利,水資源充足,能夠滿足生產(chǎn)大量超純水的需求。”作為團隊中電磁粒子探測器研制組的一員,35歲的呂洪魁常年奔走在工作一線。

          2015年,“拉索”獲得國家發(fā)展改革委批復立項。2017年,主體工程啟動建設(shè),建設(shè)周期4年,總投資約12億元。

          按照設(shè)計方案,位于中心的7.8萬平方米的水切倫科夫探測器陣列由3120個單元探測器組成。安裝工藝過程中,不同于驗證階段的小型實驗,實際操作起來,定位與調(diào)平十分關(guān)鍵。一排30個探測器,中心全要調(diào)到一條激光上,這讓“拉索”團隊水切倫科夫探測器組工程師李凱犯了難。思來想去,他決定,從安裝工藝的源頭做起,力爭減少調(diào)節(jié)問題。

          “通過改良結(jié)構(gòu)設(shè)計,我們花了一個月時間,把探測器的工裝標準做了統(tǒng)一。”李凱說,那段日子,為趕工期,大伙加班加點,“收尾階段,電源盒的螺絲還沒擰完,團隊首席科學家曹臻老師和我們一起擰螺絲。”

          頂著風雪,沿著陡坡,安裝電磁粒子探測器時,呂洪魁拿著設(shè)備,在冰磧壟上現(xiàn)場定位。“碎石多,高差大,行走都難,得彎著腰,貼著坡走才行。”呂洪魁說,確定點位之后,他就拴一根紅線作為標記,首批33臺電磁粒子探測器,光定位就花了一個星期。

          為解決繆子探測器安裝時信號較弱的問題,李驄總是白天上山安裝調(diào)試,晚上回去分析數(shù)據(jù)。反復測量探測器內(nèi)袋材料反射率和水質(zhì),終于發(fā)現(xiàn)問題所在。緊接著,改進工藝,重新測試,歷經(jīng)大半年,繆子探測器的信號問題才得以解決。

          從水切倫科夫探測器陣列建成,到電磁粒子探測器完成安裝,再到繆子探測器完成調(diào)試,在科研人員夜以繼日的奮斗下,一座大科學裝置拔地而起。

          堅守:

          用一半的氧氣干雙倍的活

          “先坐飛機到成都,再轉(zhuǎn)機到稻城,最后坐車上山。一到就頭暈,睡不著覺,吃不下飯,難受了好幾天。”第一次上山時的場景,李凱至今記憶猶新。

          1991年出生的李凱是山西人,那一回,是他頭一次上青藏高原。高寒、缺氧、頭暈,種種不適撲面而來。在高海拔地區(qū)進行水切倫科夫探測器安裝是個體力活兒,稍一劇烈活動,就會喘不上氣。

          扛過了多少個零下30攝氏度的夜晚,李凱也數(shù)不清了,“最難熬的還是全黑的安裝環(huán)境,打著探照燈干活,一忙就是一整天。有時從池子出來后,我都分不清是白天還是夜晚。”

          原來,“拉索”作為我國第三代高山宇宙線實驗室,由5216個電磁粒子探測器和1188個繆子探測器構(gòu)成的1平方公里地面簇射粒子探測器陣列、7.8萬平方米的水切倫科夫探測器陣列、18臺廣角切倫科夫望遠鏡等三大陣列組成。建設(shè)水切倫科夫探測器陣列時,3個水池共7萬多平方米,有35萬噸純水,足有4.5米深,金屬結(jié)構(gòu)的屋頂罩住整個水池,建設(shè)期間幾乎處于完全黑暗的環(huán)境。

           劃著小船,進入探測器內(nèi)部,越往里走,體溫越低,縱目所及,除了手電筒射出的光亮,便是無盡的黑暗。“這里水溫很低,接近0攝氏度,濕度超過90%。”李凱熟練地拉開繩索,邊劃船邊說。設(shè)備硬件安裝好后,每年他都要上山兩次,對水切倫科夫探測器進行維護檢修。

          面對種種困難,談及為何能夠堅持,李凱說:“時間一長,就適應(yīng)了。再說了,我還有這么多志同道合的小伙伴一起呢!”

          學生時代的一次課題研究,讓李驄與“拉索”相遇。“當時我研究的是光信號在超純水中的衰減長度,這也是繆子探測器研制過程中的一個關(guān)鍵性能指標。”李驄回憶,從設(shè)計到驗證,一鉆研進去,就是3年。實驗室里的研究結(jié)果,還得搬到海子山上實踐。

          高原氣候,極其嚴酷。“經(jīng)常外邊下雪,我們在帳篷里做實驗,有時帳篷被風刮跑,就追著找回來。”李驄說,“我們是要用一半的氧氣干雙倍的活。”每當覺得辛苦的時候,想想前輩們的堅守,大伙又能滿血復活。

          科研:

          探索的過程是一種享受

          為了充分利用觀測資源,“拉索”團隊的思路是“邊建設(shè),邊運行”。第一年,先建1/4,運行半年,再建1/4,湊成1/2,再運行半年。

          令人驚喜的是,2020年,剛剛建成一半的“拉索”就迎來了第一個重大科學發(fā)現(xiàn)。“拉索”在銀河系內(nèi)發(fā)現(xiàn)大量超高能宇宙加速器,并記錄到1.4拍(1拍等于千萬億)電子伏的伽馬光子,這是人類觀測到的最高能量光子。

          此后,成果接連涌現(xiàn)。

          今年2月,“拉索”團隊再傳重大發(fā)現(xiàn):在距離地球5000光年左右的天鵝座恒星形成區(qū),發(fā)現(xiàn)一個巨型超高能伽馬射線泡狀結(jié)構(gòu),是歷史上首次找到能量高于1億億電子伏的宇宙線的起源天體。

          “這次‘拉索’最大的發(fā)現(xiàn)是找到一個類似于大球的泡狀結(jié)構(gòu),通過數(shù)據(jù),我們認為泡狀結(jié)構(gòu)的中央可能就是宇宙線起源天體。”作為研究參與者,李驄難掩興奮。收集數(shù)據(jù)、分析信息、編程處理……工程建設(shè)完后,他便投入到了數(shù)據(jù)觀測中,馬不停蹄,“課題要是沒做完,心里就會老惦記。有時靈光一閃,找到思路,我就會趕緊編程記錄下來。”對他來說,探索的過程是一種享受。

          如今,基于“拉索”數(shù)據(jù),呂洪魁也在開展“深度學習在‘拉索’實驗數(shù)據(jù)分析中的應(yīng)用”研究。早上到崗之后,首先閱讀文獻,然后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最近我們利用深度學習模型,高效地挑選出了高能宇宙線中的質(zhì)子和氦核,實現(xiàn)了更好的粒子鑒別。與傳統(tǒng)方法相比,通過深度學習進行鑒別,準確率得到了明顯提升。”呂洪魁說。

          而從“拉索”成長起來的李凱,則投入到了一個全新研究項目——高能水下中微子望遠鏡實驗的研制工作。在這個年輕的科研人員看來,“拉索”帶給他更多的,是一種堅持不懈、勇于探索的精神,這段經(jīng)歷,也會激勵著他迎難而上。

          曾經(jīng),海子山上,午夜狼嚎聲響,是當?shù)厝丝谥?ldquo;連牦牛都不去的地方”;如今,稻城“拉索”,是目前世界上海拔最高、規(guī)模最大、靈敏度最強的宇宙線觀測站。“拉索”好似茫茫宇宙中的一個郵箱,一刻不停接收著天外來信,對于團隊中這群問天求索的年輕人來說,一個新宇宙的大門已被推開,他們肩負著開拓和創(chuàng)新的使命,創(chuàng)造出了一個又一個奇跡。

          責編 胡玲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lián)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xiàn)在本站,可聯(lián)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guān)注每日經(jīng)濟新聞APP

          每經(jīng)經(jīng)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日本精品在线观看_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一区二区三区_97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_国产中文字幕六九九九
        2.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亚洲欧洲一区二区欧美国产 | 香港国产一区二区 | 日韩高清亚洲日韩精品一区二区 | 亚洲欧美人成电影在线观看 | 中日韩视频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 日本免费大黄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