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4-08-08 11:51:34
據相關消息,近日,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監管總局、中國證監會、財政部、農業農村部聯合發布《關于開展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加強金融支持鄉村全面振興專項行動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
實施金融保障糧食安全專項行動是《通知》的題中之意,在強化糧食安全戰略提供金融支持的同時,更是直接提出,將為農機裝備行業的發展提供支持。
因此,農機裝備行業有望直接受益于《通知》,并在政策暖風頻吹下迎來更大的發展機遇。
《通知》主要包括五大專項行動,第一個便是實施金融保障糧食安全專項行動,這不僅將對我國糧食生產起到激勵作用,對于作為糧食生產基礎保障的農機裝備行業來說,也將又一次迎來難得的政策機遇。
金融保障糧食安全專項行動主要聚焦三個方面,一是強化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穩產保供金融支持,拓展糧食生產、流通、收儲、加工等全產業鏈金融服務場景,滿足農業生產主體和農資企業多元化金融需求;二是要加大高標準農田和設施農業建設金融支持。因此,專項行動將進一步帶動農機裝備的銷售。
在今年7月24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的“推動高質量發展”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上,農業農村部副部長張興旺介紹,截至去年底,全國累計建成面積超過10億畝高標準農田。下一步,農業農村部還將啟動實施高標準農田建設工程質量“回頭看”和專項整治行動。
第三個方面則是要深化種業振興和農業科技金融服務,其中更是直接提出,要聚焦農機裝備生產、購置和使用需求,盤活“一大一小”農機具資產,通過貸款、租賃等方式支持農業現代化生產。
可見,農機裝備是金融保障糧食安全的重要落腳點之一。事實上,農機裝備的發展也一直受益于國家鄉村振興戰略和國家糧食安全戰略等政策性利好,并得到了大力鼓勵和支持。
央視網今年5月曾報道,今年以來,金融機構持續增加涉農信貸投放,一季度末全國涉農貸款余額同比增長13.5%,其中農機貸款成為涉農貸款中增速最快的領域之一,顯示出我國農業機械化水平持續提升。
根據全國農業機械化發展統計公報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我國農業綜合機械化率達73.11%,全國各類農機保有量超過2億臺套,總動力達11.06億千瓦。
宏觀政策的利好是我國農機裝備行業發展的重要動力之一,在糧食安全戰略的總基調下,農機行業的政策暖風頻吹。就在上個月,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還印發了《關于加力支持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的若干措施》,其中提到對農業機械的單臺報廢補貼最高達6萬元。而持續增長的市場存量更新換代需求正是農機行業的重要增長來源之一。
在政策之外,農機行業自身發展演變出的一些趨勢也值得關注。例如,隨著一系列政策的出臺,農機市場集中度在呈現持續提升的態勢,行業頭部企業的優勢在愈發顯現。
作為目前國內唯一一家農機連鎖流通類上市公司的吉峰科技,近年來就在“一體兩翼”的戰略指引下,向鏈接上游專精特新農機制造與下游農機銷售渠道的農機產業鏈平臺型公司發展。
具體來看,在“一體”高端特色農機制造業務板塊,吉峰科技在通過參股或控股方式整合收購農機產業鏈上游“專精特新”拔尖企業;“左翼”農機銷售服務業務正在向全國范圍內進行網絡覆蓋;“右翼”農機與“三農”產業鏈創新服務板塊則正通過聯盟外部資源進行孵化和成長。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證監會是此次《通知》的聯合發布方之一,可見資本市場對于包括農機在內的整個農業板塊的重視程度或將有所提升。
此外,需求較大的海外農機市場正迎來發展良機。今年6月,致力于在海外市場進行戰略布局的吉峰科技在日本投資設立了全資子公司,海外業務的發展將有望成為吉峰科技新的業績增長點。
文/小汶
(本文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