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4-07-23 21:03:58
◎今年4月30日,江蘇舜天發布了2023年環境、社會與治理報告。每經品牌價值研究院注意到,這是江蘇舜天首次發布環境、社會與治理報告,總計75頁,主要包括公司治理、環境保護、產業聯動、人才培育、社會公益五大方面。“堅持合規經營”甚至成為ESG報告治理部分的重要章節。
每經記者|徐肖逍 每經編輯|魏官紅
2024年7月5日,ST舜天(江蘇舜天,600287.SH,股價2.78元,市值12.2億元)發布公告稱,近日公司及相關當事人收到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出具的《行政處罰決定書》及《市場禁入決定書》。其中,證監會決定對江蘇舜天責令改正,給予警告,并處以1000萬元罰款,時任董事長高松被給予警告,處以150萬元罰款,并被采取3年證券市場禁入措施。從7月9日開始,公司股票被實施其他風險警示,A股簡稱為ST舜天。
今年4月30日,江蘇舜天發布了2023年環境、社會與治理報告。每經品牌價值研究院注意到,這是江蘇舜天首次發布環境、社會與治理報告,總計75頁,主要包括公司治理、環境保護、產業聯動、人才培育、社會公益五大方面。無論是在公司治理、信息披露還是供應鏈管理方面,江蘇舜天都自稱嚴格遵守相關法規。“堅持合規經營”甚至成為ESG報告治理部分的重要章節。
針對這個現象,中央財經大學綠色金融國際研究院ESG中心聯合主任包婕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由于目前ESG信息披露的標準并未像年報一樣嚴格,對于這類財報造假的企業,其ESG報告數據的真實性可能令人存疑。因此,需要參考專業第三方的評價來綜合判斷企業信息披露的真實性和可靠性。
記者向江蘇舜天發去采訪函并致電,截至發稿未獲回復。
2024年4月30日,江蘇舜天首次發布環境、社會與治理報告,總計75頁,主要包括公司治理、環境保護、產業聯動、人才培育、社會公益五大方面。報告共設置了23個議題,并按重要程度進行了分級,主要關注的議題包括保障股東權益、堅持合規經營、加強信息披露等。
圖片來源:江蘇舜天2023環境、社會與治理報告截圖
在披露數據方面,環境保護和人才培養兩大部分展示得較為完整。如環境方面公布了溫室氣體排放量、各類能源消耗量等;人才培養方面公布了公司員工構成、員工流失率等。
總體來看,無論是在公司治理、信息披露還是供應鏈管理方面,江蘇舜天都強調嚴格遵守相關規定。“堅持合規經營”甚至成為公司ESG報告治理部分的重要章節。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江蘇舜天在每經-中財大綠金院“ESG行動派”數據平臺中評級中為C。包婕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雖然江蘇舜天披露了75頁的ESG報告,但公司披露的真實有效信息有限,很多內容都是浮于表面、泛泛而談,為了披露而披露。
在包婕看來,江蘇舜天的ESG報告看似各議題板塊均有披露,但探究細節則存在不少有待核實的內容。
她說:“由于目前ESG信息披露的標準并未像年報一樣嚴格,對于這類財報造假的企業,其ESG報告數據的真實性也更讓人生疑。因此,需要參考專業第三方的評價來綜合判斷企業信息披露的真實性和可靠性。”
她舉例道:“在實質性議題分析中,盡管江蘇舜天聲稱通過調查問卷和專家訪談評估了實質性議題重要性,但并沒有明確說明開展調研訪談工作的流程,也沒有披露發放問卷的具體數量和問卷回收情況。”
在公司治理板塊,江蘇舜天提到,持續優化由股東大會、董事會、監事會和經理層組成的治理架構(“三會一層”),穩步推進ESG管理與信息披露相關工作。其中2023年度召開股東大會4次,董事會會議9次(董事參會率達100%,審議通過議案35件),監事會會議6次(監事參會率達100%,審議通過議案11件)。
圖片來源:江蘇舜天2023環境、社會與治理報告截圖
公司聲稱“堅持合規經營”,基于合規工作原則,建立合規制度體系及風控合規體系,加強全面風險管理,開展合規普法培訓。
據證監會披露,江蘇舜天此前存在兩個方面的違法事實,一是江蘇舜天參與專網通信虛假自循環業務情況,二是江蘇舜天2009年至2021年年度報告存在虛假記載情況。
這兩大違法事實,都凸顯了江蘇舜天風控管理體系的嚴重不足,對公司高管監督不到位。
據證監會披露,高松自2016年歷任江蘇舜天總經理、董事長,在案證據能夠證明其自2014年起就分管、審批或參與洽談通訊器材內貿業務,其職務職責與該業務高度關聯。高松提交的證據不足以證明其已勤勉盡責。
而時任副總經理桂生春對通訊器材內貿業務開展過程中的諸多異常事項未能予以充分關注,其提交的證據不足以證明其對于通訊器材內貿業務相關事項已勤勉盡責。同時,時任財務部副經理王重人、時任副總經理李焱等都負有相關責任。
在重視投資伙伴章節,江蘇舜天稱公司自上市以來,嚴格依照相關法律法規做好公司治理和信息披露工作。但據證監會披露,江蘇舜天2009年至2021年年度報告共計虛增營業收入103億元,虛增營業成本94億元,虛增利潤總額9.3億元。
包婕表示:“財務造假是企業信用問題和治理問題。江蘇舜天在ESG報告中也披露了公司制定的內控、風控制度,但結合實際情況來看這些制度可能形同虛設,也反映了這些制度背后的漏洞,缺乏完善的機制和配套措施來嚴格防范財務造假風險。”
作為主營貿易的公司,供應鏈環節對江蘇舜天至關重要。
在報告提及的供應鏈板塊,江蘇舜天披露了具體的數據:截至2023年底,江蘇舜天供應商數量共有9001家,其中境外供應商944家。
為了強化供應管理,江蘇舜天提出了具體的解決措施:公司制定《供方選擇評價管理細則》《服務供方評審管理辦法》等文件,對涉及為公司提供產品和服務的所有供方進行能力評價和選擇,從資信、專業特點、生產能力、設備條件、技術水平、產品質量、經營狀況、工作環境、管理程序等方面對供應商進行調研與評分,并進行動態監控。
值得關注的是,在證監會披露的財務造假事件中,江蘇舜天參與的隋某力主導的專網通信業務,實質是合同、資金、票據流轉構成閉環的虛假自循環業務,無商業實質。
據證監會資料,江蘇舜天參與的專網通信業務中曾出現上下游企業均由隋某力或其他同一主體控制的情況,隋某力控制的公司或其他同一公司既作為江蘇舜天供應商又作為客戶交替出現。
包婕表示:“江蘇舜天在供應鏈管理方面雖然披露了相關政策,但并未披露具體的供應鏈評估與管理流程,也缺乏供應鏈ESG風險管理的內容。同時,在客戶管理方面,缺乏客戶滿意度、客戶權益保障、售后服務等內容,將客戶評級與客戶權益保障混為一談也是報告邏輯上的欠缺。”
封面圖片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劉國梅 攝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