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未來產業論壇丨首場共議月球資源開發與產業創新路徑

          每日經濟新聞 2024-05-22 19:32:59

          每經編輯 張凌霄

          培育壯大新興產業、超前布局建設未來產業,是打破掣肘新質生產力發展堵點卡點的重要抓手,同時也被廣泛視為重塑國際競爭新優勢、打造增長新引擎的重要機遇。浙江大學管理學院聚焦“未來產業”,推出多學科交叉融合“未來產業論壇”,進一步打破邊界,以商學教育創新變革服務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

          航空航天產業被稱為工業文明的皇冠,涉及到眾多產業生態,能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這一產業生態在我國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不僅為我國經濟發展提供了新動力,也為全球航天產業帶來了新的機遇。

          5月18日,一場云集院士、專家、企業家,共同探討航空航天產業發展脈絡的思想碰撞在管理學院金色大廳精彩呈現。論壇由浙江大學管理學院、浙江大學航空航天學院聯合主辦,每日經濟新聞媒體支持。

          浙江大學管理學院黨委書記兼副院長朱原在論壇致辭。他表示,當下單一學科的研究范式與思維模式已很難實現科技創新的重大突破和復雜問題的解決,唯有多學科交叉,才能夠協同攻關。浙江大學管理學院“學科交叉BEST戰略”就是要打破學科專業壁壘,將商業、工程、科學、技術等多學科交叉融合、互融互促。“我們與理工農科醫等各個學科建立協同創新聯合體,培養國家緊缺的交叉型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人才。今天的這場高質量論壇,就是我們與航空航天學院聯袂打造,聚焦航空航天產業”。

           

          浙江大學管理學院黨委書記兼副院長朱原

          作為航空航天產業發展的重要引擎,商業航空、低空經濟逐漸成為引領新時代經濟增長的重要力量,蘊藏著巨大的商業潛力和創新空間。朱原強調,希望通過本次論壇,能夠進一步激活商業航空和低空經濟兩大新增長引擎,加快培育重量級商業航天產業集群,為中國經濟注入新的活力。

          在主旨演講環節,中國科學院院士于登云帶來了《關于開發月球資源助推新質航天產業的思考》主旨演講。

          中國科學院院士
          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科學技術委員會副主任
          中國探月工程四期總設計師 于登云

          于登云院士分享了關于開發月球資的幾點思考。第一,開發月球資源,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質量的特征;第二,月球具有可供人類開發利用的豐富資源,是形成未來航天新業態重要方向。第三,開發月球資源是推動科技創新的重要引擎,也是培養人才和國際合作的重要抓手。第四,實施重大工程是加速月球資源開發的重要途徑,也是加快建設航天強國的重要標志。

          他指出,“月球是世界深空探測的重點和熱點,自1958年至今,人類共實施100多次月球探測任務。月球富含地球上稀缺的稀土、鈦鐵礦、鈾礦等礦產資源,這些資源的有效利用對新質生產力的發展具有重大意義”。 

          “開發月球資源是推動科技創新的重要引擎”主題中,于登云表示,開發月球資源風險高、難度大,帶動了一系列科技實現從“0”到“1”的原創性突破和從“1”到“10”的跨越性突破。我國自2004年以來先后實施了多次月球探測活動,在空間技術能力方面實現重大跨越,空間科學探索方面實現多個新發現。 

          最后他希望能與社會各界共同努力,加速推進我國后續月球探測活動,為加快創新型國家和航天強國建設、發展新質航天產業作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浙江大學管理學院常務副院長、黨委副書記謝小云教授則從探月精神出發,指出探月精神豐富了我們黨和人民的精神譜系。“我們選擇登月,不是因為它簡單,而是因為它很難”。兩彈一星精神、載人航天精神、探月精神……都和當下強調的企業家精神高度契合,令人敬重。這些精神體現了不屈不撓、開拓創新的時代特質,成為我們不斷前行的重要動力。


          浙江大學管理學院常務副院長、黨委副書記謝小云教授

          同時,他也強調,探月、探索太空不僅僅是一項工程技術,它對全球的新技術、制造、工程、生物醫藥等領域都具有極大的推進作用。在中國迫切需要科技自立自強的今天,更需要科學、技術、工程與管理緊密結合,共同為中國的科技創新及產業創新努力奮斗。

          除了探索月球,對衛星的探索也是航空航天產業的重要課題。

          浙江大學航空航天學院求是特聘教授、浙江大學微小衛星研究中心主任金仲和教授在主旨演講中分享了《微納衛星創新實踐與產業化探索》。

          浙江大學航空航天學院求是特聘教授

          浙江大學微小衛星研究中心主任金仲和教授

          金教授認為,商業航天需要有突破性的思維、突破性的技術。需要斷崖式的降低研制生產、發射、運維成本;需要形成工業化生產;需要實現衛星的一體化設計;需要完善智能技術體系化應用;衛星產業則需要突破性商業模式,從衛星用戶群體到衛星應用模式,都還有非常大的發展空間。

          2023年,我國商業運載火箭的發射次數和成功率顯著提升,共實施發射13次,相比2022年的5次同比增長160%。今年,“商業航天”首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強調積極打造生物制造、商業航天、低空經濟等新增長引擎。 

          在商業航天未來發展圓桌論壇環節,浙江大學管理學院“求是科創星辰”MBA微輔修項目學術主任金珺、浙江大學航空航天學院院長陳偉球、藍箭航天副總裁高永宏、鈦禾產業研究院創始人劉暢、浙江大學管理學院常務副院長謝小云共同探討了航空航天領域跨學科人才培養、生態發展、商業航天產業技術發展和未來應用場景。

           

          近期,工業和信息化部、科學技術部、財政部、中國民用航空局等四部門聯合印發的《通用航空裝備創新應用實施方案(2024—2030年)》提出,到2030年,通用航空裝備全面融入人民生產生活各領域,成為低空經濟增長的強大推動力,形成萬億元級市場規模。

          圍繞空間技術、低空經濟產業化發展的話題,浙江大學管理學院專聘副院長王小毅教授,浙江大學MBA校友、地衛二空間技術(杭州)有限公司合伙人范丹鶯,浙江大學EMBA校友、浙江極客橋智能裝備股份有限公司創始人兼董事長胡克飛,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杭州中心戰略發展部部長王吉旭,鵬鵠物宇創始人、CEO兼CTO 徐佳康分享了他們在低空經濟領域的實踐、對產業發展以及產業機遇識別的看法。

          除本次航空航天產業論壇外,浙江大學管理學院還將攜手每日經濟新聞,以“產業論壇+企業參訪+實踐分享”的形式于杭州、寧波、蘇州、深圳、合肥等產業聚集地,聯合推出“未來產業”系列活動,與專家學者、產業領袖、投資人等嘉賓,共議未來產業創新發展的推進路徑,洞悉產業新機遇、新變局,持續賦能經濟高質量發展,進而服務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航天 浙江省 創新 產業創新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日本精品在线观看_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一区二区三区_97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_国产中文字幕六九九九
        2.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五月丁香色综合久久4438 | 在线亚洲人成电影网站色 | 日韩亚洲中文字幕第一页 | 日本精品中文字幕二区a | 亚洲国内自拍资源总站 | 在线观看亚洲人成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