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4-04-23 23:28:54
◎華致酒行雖然去年營收突破百億元,但公司在行業中整體市占率仍然偏低。而結合白酒整體消費市場承壓的背景,以及茅臺等酒企持續加碼直銷渠道、提高出廠價,“賣得越多,賺得越少”似已成為華致酒行面臨的一個難題。
每經記者 熊嘉楠 每經編輯 文多
“酒類流通第一股”華致酒行2023年收入首破百億,但公司現狀卻難言十全十美。
財報數據顯示,公司2023年實現營收101.21億元,同比增長16.22%,歸母凈利2.35億元,同比下滑35.78%;扣非后凈利潤1.79億元,同比下滑46.86%。這也是公司連續第二年出現增收不增利的情況。
作為“名酒金牌服務商”,華致酒行的經營情況一直被視作行業終端渠道的參照。過去兩年間,白酒整體消費市場承壓,疊加茅臺等酒企持續加碼直銷渠道、提高出廠價,“賣得越多,賺得越少”似已成為華致酒行面臨的一個難題。這也讓華致酒行愈發重視利潤更高的精品酒業務。
此外,中國酒類流通領域市場集中度低,而企業數量眾多,華致酒行雖然去年營收突破百億元,但公司在行業中整體市占率仍然偏低。
公司的現狀也引發了投資者的擔憂,較2023年高點的35.4元/股,目前公司股價接近“腰斬”。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張建 攝(資料圖)
華致酒行邁入“百億俱樂部”,是公司發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也是國內酒類流通行業誕生的第一個“百億級”酒行。
從去年的產品類別來看,白酒產品依舊是華致酒行收入的主要來源。白酒、葡萄酒、進口烈性酒分別實現營收93.95億元、4.87億元和1.43億元,同比變動20.02%、-19.86%和-4.42%。
縱觀全年,第四季度單季實現營收18.68億元,總量雖然最少,但同比增幅最高,為52.11%。
在公司2023年度業績說明會上,華致酒行董事長吳向東就營收首破百億元表示:公司的保真連鎖品牌效應持續擴大,公司連鎖門店分銷能力不斷提升;其次公司基于對市場需求的精準研判,春節、中秋節、國慶節動態調整銷售策略并及時備貨,營銷工作調度有序。此外;公司不斷豐富產品矩陣,精品酒的持續開發支撐了產品多元化發展。
時間線拉長來看,華致酒行近年規模上的增長十分明顯。在2021年,公司擁有華致酒行、華致名酒庫連鎖門店2000多家、優質零售終端10500余家。目前,公司優質零售終端已達到30000多家。
營收從37億元到突破百億元,華致酒行僅僅用了5年時間。其收入規模的不斷增長與行業整體結構性繁榮息息相關。
前瞻產業研究院及相關數據顯示,2016—2022年,中國酒類流通行業市場規模呈現平穩波動趨勢。2022年,中國酒類流通行業市場規模超過1.1萬億元。
當前中國酒類市場集中度不斷提升,在流通市場整體規模不變的情況下,作為“名酒金牌服務員”的華致酒行自然受益。
值得注意的是,美國市場在2017年就呈現前十大和前五大經銷商分別占據全美酒水(含烈性酒及紅酒)市場74%和64.4%銷售額的局面。據機構研究報告,作為中國“酒業流通第一股”,華致酒行的市占率卻尚不足1%。
前瞻研究院在2023年8月的報告中表示,我國酒類流通行業屬于充分競爭行業,由于我國分銷渠道多樣、零售終端分散、行業起步較晚,占市場較大份額的大型龍頭企業較少,我國酒類流通行業集中度低。2022年,行業代表性企業華致酒行、名品世家的市場份額占比不到1%。
市場集中度低,而企業數量眾多,華致酒行近年來越發感受到行業競爭的壓力。不過,在到達百億元規模后,公司似乎也將主動放慢規模的擴張。
對于投資者提出的“是否會加速開店”問題,吳向東在2023年度業績說明會上表示:目前暫無加速開店的計劃,公司會對合作伙伴進行嚴格甄選,從合作伙伴的經營管理能力、資源情況以及資金實力進行綜合考量,并會結合所在地經濟發展狀況、消費水平、同行競爭狀況及店面選址等因素進行綜合評估。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張建 攝(資料圖)
多年以前,吳向東曾提出,要“永做名酒廠金牌服務員”。
有券商分析認為,2023年華致酒行穩定白酒茅五瀘等頭部品牌配額,標品貢獻主要收入來源,同時精品酒銷售持續推進。
但一些投資者似乎“高興”不起來,原因還是在于賣名酒不怎么賺錢。
公司整體毛利率已從2019年的約21%下滑至2023年的約11%,其中,2023年公司白酒(按產品分)毛利率為9.24%。
2023年,這已是公司連續兩年增收不增利。分地區來看,除華北地區毛利率微增以外,華東、華南、華中、電商均出現毛利率的下滑,其中,電商板塊和華南地區毛利率最低,僅6.86%和5%,遠低于公司的平均毛利水平。
對于毛利率的下滑,公司管理層也在業績說明會上作了解釋:白酒市場大部分產品價格承壓,公司為順應市場需求,主動調整產品結構,名酒銷售占比同比提高;名酒方面,因市場需求變化,部分名酒毛利有所下降,但符合市場整體趨勢。
2016年至2018年上半年,茅臺系列、五糧液系列產品合計為華致酒行貢獻了超八成的收入。其銷售的53度飛天茅臺和52度普五產品超半數為從酒企直接采購,其余則通過供應商采購。
上市之后,華致酒行不再單獨公布茅臺、五糧液系列酒相關收入占比。但在2021年4月,吳向東在業績說明會上表示,公司“‘茅五’等名酒營收占比仍高達70%”。
2018年—2022年期末時,公司預付款項較當年年初的增長分別為4.83%、112.99%、2.57%、161.83%、40.39%。對于預付款項的增長,公司在2019年—2022年年報中解釋稱主要因為預付茅臺、五糧液等酒企的款項同比增加所致。
2019年—2023年,公司對前五名主要供應商的采購額,占總采購額的比例分別為60.51%、49.98%、53.14%、35.17%、37.81%。
2017年至2021年,華致酒行的毛利率均在20%左右。可去年11月以來,茅臺與五糧液相繼宣布提高出廠價,但市場終端價格并沒有明顯提升。可見,終端批價未變,產品出廠價提升,華致酒行利潤承壓。
《每日經濟新聞·將進酒》記者注意到,2023年公司預付款項迎來上市以來的首次下滑,為17.92億元,較年初減少34.6%。
對此,公司財務總監胡亮鋒回應道:“預付款項的減少,為公司與主要供應商的付款政策調整所致。”
公司在年報中表示,公司與國內外知名釀酒企業及大型酒類流通商建立了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經銷的產品包括飛天茅臺、普通五糧液等知名酒品。同時,公司與國內酒企合作開發了“貴州茅臺酒(金)”“荷花酒”“釣魚臺精品酒(鐵蓋)”“古井貢酒1818”“虎頭汾酒”“習酒窖藏1988(鎏金)”“金酒鬼”“金內參”“賴高淮作品1989”等多款優質、暢銷酒品,是上述產品的總經銷。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張建 攝(資料圖)
賣得越多,賺得越少。這也讓華致酒行愈發重視利潤更高的精品酒業務。浙商證券在去年10月的研報中表示,2023年第三季度華致酒行收入同比增長13.35%,預計當前標品仍為收入主要貢獻來源,精品酒為利潤主要貢獻來源。
公司也始終宣稱,努力成為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精品酒水營銷和服務商。
?公司旗下負責精品酒銷售的子公司包括華致精品酒水商貿有限公司。該公司2023年實現營收15.56億元,同比下降58.4%,凈利潤1.09億元,同比下降26.97%。較2021年3.1億元的凈利潤相去甚遠。
公司高管也在2023年度業績說明會上表示:根據公司制定的年度精品酒營銷策略,2023年持續加大精品酒市場投入,導致精品酒的利潤貢獻率下降。
對于精品酒業務的下一步規劃,公司在2023年度業績說明會上稱:公司一直與各名酒廠保持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也在持續不斷地進行新品研發,并會擇時上市。
而對于2024年度的具體戰略規劃,吳向東在業績說明會上表示:將以保真體系和嚴苛管理筑牢品牌信用基石,持續增強產業鏈上下游的黏性,緊抓機遇拓展全渠道銷售網絡,做好上至國內外知名酒企的深度合作,下至終端網點和消費者的精細化服務;同時,加速數字化轉型,積極發展新媒體渠道,實現對用戶消費全場景需求下的個性化、精準化、快捷化響應。
封面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張建 攝(資料圖)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