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光大銀行行長談營收、凈利潤“雙降” :主要受減費讓利政策、加大撥備計提力度等因素影響

          每日經濟新聞 2024-03-28 18:10:59

          日前,光大銀行召開了2023年度業績發布會。該行行長王志恒在發布會上表示,過去一年受貸款收益和投資收益下降,以及減費讓利政策等因素影響,光大銀行整體的利息收入和手續費收入都有所下降。凈利潤下降的主要因素是加大了信用減值的撥備計提力度。

          每經記者|肖世清    每經編輯|馬子卿    

          3月28日,光大銀行(SH601818,股價3.12元,總市值1843億元)召開了2023年度業績發布會,該行多位高管出席了發布會,并回應市場關切的問題。

          報告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末,光大銀行資產總額6.77萬億元(集團口徑,下同),比上年末增加4722.86億元,增長7.50%。值得注意的是,該行營收、凈利潤雙降。報告期內,該行實現營業收入1456.85億元,同比下降3.92%;實現凈利潤410.76億元,同比下降8.80%;實現歸母凈利潤407.92億元,同比下降8.96%。

          該行行長王志恒在發布會上表示,過去一年受貸款收益和投資收益下降,以及減費讓利政策等因素影響,光大銀行整體的利息收入和手續費收入都有所下降。凈利潤下降的主要因素是加大了信用減值的撥備計提力度,這主要是為了夯實資產質量的基礎,同時也嚴格執行監管的風險分類新規,進一步加強了存量風險的處置,這些措施對短期的盈利能力確實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今日早間開盤,光大銀行股價大幅下跌,A股一度跌超9%。截至3月28日收盤,光大銀行跌幅收窄至7%,股價為3.12元。對此,王志恒回應稱:“早上看到資本市場對光大銀行的一些反饋,我們基本面是穩定的,也沒有應該披露而沒有披露的重大風險事件,對光大銀行的未來我們是充滿信心的,對此也不必過度擔心和過度的解讀。”

          去年凈利潤達410.76億元

          去年光大銀行營收和凈利潤雙雙下降。截至2023年末,該行實現營業收入1456.85億元,同比下降3.92%;實現凈利潤410.76億元,同比下降8.80%;實現歸母凈利潤407.92億元,同比下降8.96%。

          從收入結構上看,報告期內,該行利息凈收入1074.80億元,同比下降5.43%;手續費及傭金凈收入236.98億元,同比下降11.39%。

          對于利潤“縮水”,光大銀行稱,2023年,該行持續加大實體經濟服務力度,進一步推出惠企利民舉措,加大減費讓利力度,降低市場主體經營成本,提升人民群眾金融消費體驗。為夯實高質量發展基礎,加強重點領域風險防控,該行加大了撥備計提力度,增強存量風險處置,短期盈利能力雖受到一定影響,但長期盈利能力得到保障。

          受行業大環境影響,光大銀行去年息差、利差也雙雙收窄。2023年,該行凈利差為1.68%,同比下降25個基點;凈利息收益率1.74%,同比下降27個基點。對此,該行解釋稱:“主要是受貸款利率重定價、新發放貸款利率下行、存量房貸款利率調整等因素影響。”

          另外,記者注意到,該行成本收入比較2022年小幅上升,截至2023年該行成本收入比為28.17%,同比增長0.29個百分點。

          堅持合理的規模增長速度

          截至2023年末,光大銀行資產總額達6.77萬億元,較上年末增長4723億元,增幅達7.5%;其中,貸款總額3.79萬億元,較上年末增長2147億元,增幅達6.0%;負債總額6.22萬億元,較上年末增長4275億元,增幅達7.4%。

          王志恒表示,高質量發展要保持規模速度的合理增長,堅決摒棄規模沖動。銀行要發展、要成長,一定的規模是必要的,但是要保持合理的增長速度,在能力所能承受的范圍內保持增長。他坦言,過往該行也有一些教訓,一些業務增長過快帶來了一定的風險,整體看其實是不適當的,在新的一輪發展中,光大銀行還是堅持合理的規模增長速度。

          從貸款投向行業來看,截至報告期末,該行科技型企業貸款、專精特新企業貸款、戰略性新興產業貸款、綠色貸款,均較上年末大幅增長,增幅均在44%以上。

          開源證券研報指出,光大銀行對公優勢顯著,2023年末對公貸款余額、2.17萬億元,同比增長12.14%,增速高于總貸款增速(6.01%)。行業分布上,制造業、租賃商服和交運行業的貸款占比顯著上升,或與其深厚的對公客戶基礎密不可分。

          零售貸款方面,個人經營貸同比高增16%,而消費貸、按揭和信用卡同比均有下降,或與零售需求較弱有關。2023年末吸收存款4.02萬億元,同比增長4.60%,增速較前三季度有所上升,其中活期存款占比30.18%,同比上升超2個百分點,有效減輕了負債成本壓力。

          此外,理財規模增速亮眼,2024年末達到1.31萬億元,同比增長10.53%,AUM總量2.73萬億元,同比增長12.42%,財富管理成色不斷彰顯。

          不良貸款率與上年持平

          報告期末,該行不良貸款余額474.76億元,比上年末增加28.02億元;不良貸款率1.25%,與上年末持平;關注類貸款率1.84%,與上年末持平;逾期貸款率1.95%,比上年末下降0.01個百分點;撥備覆蓋率181.27%,比上年末下降6.66個百分點。

          報告期末,該行資本凈額6513.82億元,比上年末增長9.80%;資本充足率13.50%,一級資本充足率11.36%,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9.18%,均符合監管要求。

          從不良貸款的行業分布情況來看,記者注意到,該行房地產業、制造業、批發和零售業不良貸款規模排在前三,不良貸款余額分別為88.33億元、46.96億元、39.98億元,分別占不良貸款余額的18.60%、9.88%、8.41%。

          該行副行長楊兵兵在發布會上回應稱,該行不良率近三年都保持穩定,背后是始終嚴守著風險底線,積極做好房地產、地方政府融資平臺和消費信貸三大重點領域的風險防范化解措施的一個工作效果體現。

          展望未來,楊兵兵稱,在金融領域各種矛盾和問題相互交織相互影響,部分重點領域的風險隱患仍然比較突出,對銀行資產質量還是帶來很大的挑戰。

          封面圖片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資料圖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貸款 銀行 光大銀行 股份制銀行 北京市 高股息精選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日本精品在线观看_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一区二区三区_97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_国产中文字幕六九九九
        2. <acronym id="mz9d1"><output id="mz9d1"></output></acronym>

          <sub id="mz9d1"><ol id="mz9d1"><nobr id="mz9d1"></nobr></ol></sub>
              1. <sup id="mz9d1"></sup>
                中文字幕不卡精品视频在线 | 中文字幕亚洲男人的天堂网络 | 在线播放对白太大了 | 思思热免费在线精品视频 | 亚洲欧美日韩在线一区二区 | 青青久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